广州海珠区因地办实事 1476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升级完成 2022年04月08日  

滨江街草芳围岭南特色投放点(通讯员供图)

  

  

  

  广东建设报讯 记者陈小珊,通讯员成广聚、李玉梅报道:“垃圾投放手不脏,垃圾厢房不会臭”——在广州市海珠区,一批批优化升级后的垃圾分类投放点成了“小区一景”,被许多居民称赞。

  让垃圾分类投放点变“邻避”为“邻利”,满足群众日常垃圾投放需求的同时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这桩“关键小事”考验着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据介绍,海珠区城管部门综合运用“十二步工作法”,2021年因地制宜优化升级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1476个,其中采用“一街一方案”打造269座美观实用的厢房示范样板和高标准建设145个星级投放点。目前1476个投放点已全部投用。

  如滨江街草芳围岭南特色投放点,集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环卫工人小憩、分类宣传窗口多种功能于一体;素社街兰蕙园小区投放点则整体造型古朴大气,外观上灰瓦飞檐、雕梁画栋,成为小区一景;赤岗街柏蕙花园小区、珠江帝景华苑小区等地的星级投放点,还引入了垃圾分类破袋机器人,配合居民破袋投放厨余垃圾……

  这批垃圾分类投放点是如何实现优化升级的?海珠区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分类投放点的选址、设计和日常管养三个阶段中都需要动脑筋、下功夫。

  在选址阶段,该区各街道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垃圾分类联席会议为平台征求群众意见,对全区分类投放点全面排查梳理,建立“一社区一档案”,根据居住小区的空间布局、人口、垃圾产生量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投放点选址和建设方案。

  在设计阶段,海珠区将垃圾分类投放点施工改造与社区容貌品质提升、社区微改造结合起来,让投放点融入社区景观,巧妙地把垃圾桶“藏”起来,让街角分类投放点变身为街角“口袋公园”。采用科技赋能,增添分类舒适智慧体验,部分小区引入垃圾分类破袋机器人,实现厨余垃圾零接触,让分类投放点变身为既满足投放需求、又体现科技美观的“景点”。

  在日常管养阶段,该区围绕投放环境、点位管养、桶点保洁、垃圾清运、桶边指导等关键环节,制定标准化、流程化操作指引,加强投放点日常管养维护,辐射带动周边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和社区建设中来。

  经过优化升级的1476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变成了便民、智能、洁净的“小区一景”“街角口袋公园”,解决了居民家门口的难题,受到群众好评,有效提升了居民群众参与分类的意愿,推动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