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场馆赛后并不寂寞—— 采取多元化运营 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2年04月08日  

雅典奥运会游泳池内漂满垃圾

雅典奥运会沙滩排球馆内长满棕榈树等野生植被

里约热内卢游泳馆变成臭水沟

“冰立方”赛后将用于举办高级别游泳赛事和冰上赛事

  

  

  广东建设报记者 王芷芸

  

  距离北京冬奥会结束已过去一个多月,随着运动员和观众的离开,原本热闹非凡的场馆也逐渐趋于平静。这些留下来的场馆,在前期的合理规划下将继续焕发生机。

  奥运会是四年一次的体育盛会,通过盛会的举办不仅能够提高举办城市的知名度、宣传城市文化, 而且能够通过场馆建设改善举办城市的交通、繁荣旅游业等。然而,奥运会之后, 那些美轮美奂的奥运场馆将何去何从?该如何运营?是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提前规划、科技赋能、多方参与、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本次北京冬奥会场馆给出的答案。

  

  赛后场馆:短暂辉煌后的落寞

  

  每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是全人类的体育盛事。为了容纳来自全球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提供场地举办精彩的赛事,奥运场馆的建设成为奥运举办国至关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巨大的开支。据了解,2012年伦敦奥运场馆建设主要位于东伦敦,最初预算为34亿英镑,后来暴增至93亿英镑。而2020年东京奥运会,有8个场馆是专门为奥运会建造的,单是新建场馆耗资就约30亿美元。

  奥运场馆及相关交通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当地发展,如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城市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交通、旅游、房地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由此,澳大利亚在当年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关场馆在赛后也得到了较好的利用。

  但纵观历史,辉煌之后被抛弃的奥运场馆并不在少数。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为例,当时雅典政府花费高达数十亿美元用于奥运会36个场馆的建造、改进和运营。但建设规划不够周全,尤其场馆建设支出、场馆赛后利用和场馆建设工期等方面存在很大隐患,甚至忽略了后奥运时代的计划统筹。因此在赛事结束后,众多体育场的使用和维护情况并不理想,除跆拳道综合运动中心和举重中心偶尔用于召开会议和举办音乐会外,包含主体育场在内的其他场馆已然陈旧残破,绝大部分场馆在赛后始终处于关闭状态,没有向公众开放。

  更为极端的例子则发生在巴西里约,当地政府为2016年奥运会投入近46亿美元建造的场馆,仅在赛事结束半年后就沦为一片废墟。有媒体描述如今的马拉卡纳体育场堆满垃圾,看台上的天花板布满漏洞,馆内遗失的座椅多达7000个;游泳馆已经变得锈迹斑斑,游泳馆外展板上巴西艺术家阿德里阿娜·瓦莱乔的壁画,如今成为飘荡在风中的碎片。

  这番景象不禁让人唏嘘,按照里约市政府原本的计划,奥林匹克公园应该在奥运结束后以政府、民营合作方式招标,将场地交给民营机构开发管理25年。但截至2016年底,只有一家企业表示有意管理奥林匹克公园,且没有提供充分的财务保障。曾花费巨资兴建奥林匹克公园的巴西政府在赛后直接接手管理1号和2号竞技场、田径场以及网球中心,而像水上运动馆、高尔夫球场等场馆只能处于关停闲置状态。而出于安全考虑,这些场地也没有向民众开放。

  现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形成共识:一场成功的盛会不仅在于举办期的精彩呈现,后续对于场馆的利用也应是衡量其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从政府到个人,都希望奥运场馆在赛后也能得到充分运用,但在利用的同时也面临因缺乏前期规划而导致超额投入,赛后利用率低以巨额维修费而难以实现场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他山之石:探索奥运场馆再利用

  

  对于奥运赛事场馆的再利用,世界各国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通用方案,但结合自身情况,不少国家也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奥运场馆再利用模式。

  前期规划, 充分考虑赛后利用  前提的合理规划不仅可以使得盛会成功举办,而且在赛后也能使场馆得到充分利用。据了解,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共新建了15个体育场, 翻新10个体育场来为奥运会服务, 其中很多场馆是临时性设施。

  对于这些场馆的利用, 政府做了周详的安排, 不仅考虑地理位置, 而且在赛前就成立了那珀摩西奥公司统一管理场馆的综合利用, 大部分奥运村公寓在奥运会当年就卖给了公众。现在, 所有的体育场馆都依靠自己的收入维持营运, 不需要政府的任何补贴。巴塞罗那奥运会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好结合, 这就是著名的“巴塞罗那效应”。

  引入民间资本,提升市场化管理水平  为解决奥运会场馆赛后“无人运营”的局面,奥运会举办地政府可广泛进行民间资本招标,让私人企业和公共机构都参与进来, 尽量让民间资本参与到赛后场馆的管理和经营中, 提高场馆市场化运营水平。例如, 亚特兰大奥运会集资3亿多元进行场馆建设, 后来又增加了一些投入, 亚特兰大组织者对后奥运匹克的场馆利用深思熟虑, 他们事先已考虑哪些场馆在比赛以后能够充分被使用, 哪些场馆能被赞助商利用。奥运会结束后, 把一些临时的设施恢复原貌, 又利用一些多余的奥运设施建成了相关的绿色公园。

  采取多元化运营模式,提高场馆利用率  通过探索多元化的运营模式不仅能为运营者带来可观的收入,而且能够促进场馆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包括积极申办大型国际赛事、引入大型的会议、演唱会等,将其打造为旅游景点;其次,还可以将职业体育融入到奥运场馆的运营使用之中,如在2013年,负责奥运会后伊丽莎白女王奥林匹克公园公共空间的开发和管理的奥林匹克公园遗产公司,将伦敦奥运会主体育场“伦敦碗”长期租赁给了英超西汉姆联俱乐部,为这座体育场重新注入了荣誉与活力。此外,还可以积极探索广告、冠名权、商业赞助等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努力扩大场馆经营收益。

  

  积极探索:北京奥运场馆“双栖使用”

  

  秉承着绿色、共享、开放的理念,北京冬奥会经过科学的规划和统筹,成为了夏季奥遗产传承利用的新标杆,同时也在探索中形成了场馆赛后利用的北京实践。

  据了解,本次冬奥会共使用了14个2008年夏季奥运会“遗产”, 其中国家体育场“鸟巢”继续发挥其承接大型活动的功能,举行了冬奥会的开闭幕式,避免了场馆的重复建设,节约了资源。其次,在改造所有夏奥会比赛场馆时,通过科技创新,在场馆上新增或优化了制冰、制雪设施,使适用性大大提升,具备冰雪项目和夏季运动双向转换的能力,使其能够“双栖使用”。

  在重复利用,科技加持的基础上,北京冬奥会场馆还积极探索赛后的多元化运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据悉,北京冬奥场馆在此后将继续承接国际顶级冰雪赛事,例如承办北美冰球联赛中国赛、世界冰壶世锦赛、花样滑冰大奖赛、大跳台世界杯、世界极限运动会等,同时场馆还将服务于国家队、俱乐部与运动员及其他专业运动队,为其提供专业的训练比赛场地;其次,奥运场馆还将探索文化体育双擎共驱商业运营模式,承接国内外演唱会、时装秀、舞台剧、企业庆典、新产品发布会、品牌发布会、展示会、明星见面会、高端论坛等商业活动,以及灯光秀、音乐会等文艺演出和特色文化活动。

  正如国际奥委会品牌和可持续发展总监玛丽·萨鲁瓦所说,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双奥之城”,北京冬奥会场馆利用模式,汇集了往届奥运会在可持续方面的优点,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