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黄阁镇着力推进河涌蝶变 推行立体式河湖长体系见成效 2022年06月10日  

黄阁镇河涌整治后

  

  

  

  广东建设报讯 记者姜兴贵,通讯员罗瑞娴、汤东君报道:“我们家就在河边,以前每天都要关紧窗户。现在不一样了,空气好,景色也美,家里的小朋友一有空就来河边玩!”广州南涌村村民叶伯笑着说。

  近日,广州公开全市11个区2021年度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考核结果,其中,南沙区考核等次为优秀。从一条又黑又臭的小河,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观河,黄阁镇南涌河的蝶变正是河湖长制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悉,包括南涌河在内,黄阁镇有25条内河涌和4条外江河道,通过构建立体式河湖长体系,在2020年完成全面消除黑臭河涌,2021年完成一级支流消除劣Ⅴ类攻坚任务,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获广州市人民政府督查激励。今年,黄阁镇还将启动两条碧道建设,分别以汽车和麒麟文化为主题,结合亲水环境为市民带来独一无二的黄阁印象。

  

  两年时间还百姓一条幸福河

  

  据介绍,上世纪90年代的南涌河还是一条清澈的小河,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零星的违建棚屋在河涌两岸建起,生活污水直排到河内,导致河涌淤积愈发严重,加之部分建筑和河道内种植的植被占用河道断面,水体变得黑臭,人们再也不敢靠近河边。

  曾经的乐园一度消失不见,居民期盼的幸福河几时回归?

  2017年,黄阁镇挂出河涌作战图,制定25条内河涌和4条外江河道的“作战计划”,至今总共完成整治940宗,整治面积约为17.6万平方米。南涌河因途经居民区多,也是老百姓感触最深的一条治理河涌。

  “变化真的太大了!三年前,我们家没有一天敢开窗。两年多这里就变回我小时候的样子,甚至更漂亮了!”60多岁的叶伯激动地告诉记者。

  据负责该项目的河长办工作人员邓志旺介绍,河涌经过改造整治,不仅漂亮了,而且排涝标准设计为5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不成灾。

  

  立体式河湖长体系巩固成果

  

  河涌整治取得阶段性结果,但是黄阁镇并未懈怠,切实履行河流湖泊“巡、管、治”全覆盖,让好的治理结果不断得到巩固优化。

  南沙区水务局主要领导多次到黄阁镇进行调研,对河涌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把脉问诊、精准施策,同时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对治水过程中所遇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目前,黄阁镇已经建好党政主导、全面参与的治水新格局,形成了由镇级河长、河湖警长、村级河长、民间河长、“河小青”志愿服务队等组成的立体式河湖长体系。

  要从根源处解决河涌治理问题,污水排放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关键节点。黄阁镇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查漏补缺项目,目前已完成8条村农村生活污水查漏补缺工作,新建污水主管道约8.8公里、污水支管6.5公里,立管改造18.7公里。同时,黄阁镇片区污水末端收集处理系统工程也已完成,新建污水管网12公里,进一步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

  

  结合黄阁文化打造亲水空间

  

  南沙区黄阁镇还计划在今年对乌洲涌完工的2.5公里段及东里新河涌全段800米注入碧道元素。

  一条汽车碧道,一条麒麟碧道,两者凸显黄阁的文化底蕴,以水为骨构建生动立体的的黄阁风貌。目前,两条碧道的设计图纸已经完成,正准备招标动工建设。

  汽车产业是黄阁经济驱动核,乌洲涌碧道通过展示黄阁汽车发展历程,创造一个属于黄阁汽车人的滨水活动场所。东里新河涌碧道则体现东里新风、黄阁传承的主题,将黄阁镇素有的浓厚广府地方宗祠文化、独特的麒麟文化、红色历史文化融入其中。

  除了文化景观外,东里碧道还将露营类、垂钓类、乐耕田员类等功能区域包含在碧道内,整合沿河零散菜地发展乐耕农旅,让市民畅游碧道,体验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