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网红打卡栈道”是怎样建成的?来听听广州增城永宁街陂头村架空栈道设计师的分享

连城乡之栈道 促交融之桥梁

来源:广东建设报     2023年04月25日        版次:04    作者:文/图 谢凌峰

     广州增城永宁街陂头村架空栈道

  

  城市社会生活的成熟与发展,表现为公共交往的活跃和活动需求的增长。如何建立促进人们交流且生态和谐的公共空间?设计师们作出了种种积极的探索,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陂头村架空栈道,就是其中一个典范。

  陂头村架空栈道及排洪渠工程是2022年永宁街民生十件实事之一,位于永宁街陂头村后龙山西侧,架空栈道长约280米,高约3米,宽约1.5米,主体结构为钢结构。设计师采用现代简洁的手法,结合飘逸的曲线与纯净的白色,呈现出栈道在山林间穿梭的氛围,构建了一幅“栈桥过林田,人影穿树梢”的美景。

  

  【整体集约】适应环境,配合气候

  

  设计秉持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和最小化干预的原则,呼应环境肌理,将现有的空间秩序融入栈道设计中,使栈道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宛若山林间一条灵动的飘带。结合金属廊架和景观大树的设置,对栈道节点空间进行合理组织,形成遮阳避雨和驻足停留的空间,节点的有机分布也使栈道整体富有韵律变化之美。

  “从环境整体性出发,与自然协调发展”,栈道设计保持人们与自然对话的机会,两侧的大树触手可及,地面的植被和生物也清晰可见,营造独特的感官体验,触发人们尤其是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共情。

  

  【自然共生】建造环境,融为一体

  

  栈道建设在陂头村后龙山旁,自然景观资源优势突出,设计充分利用周边的生态景观与山地景观环境,让栈道整体走向顺应山体等高线,以灵活的布局方式,形成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流线型。栈道采用架空的方式建设,减少占地,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大的影响,同时保持周边生态环境,栈道两侧的动植物仍可以延续原来的活动路线或生长方式,不因栈道而受阻隔。

  在保证栈道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采用轻质钢结构和生态耐腐的材料,注重人、建筑与环境的共存和融合,强调生态的保护和修复,以最大利用和最小破坏来指导建设,体现“两型社会”的时代要求。

  

  【简洁为美】形态流畅,色彩纯净

  

  项目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内容和建设规模,避免华而不实、大而不当。设计讲求删繁就简,外形取意自然,展现的是融合整体而非仅建设本身,力求做到资源组合恰当、总体布局合理、景点特色明显。

  在选材、构造等方面,通过对细节的推敲,使栈道具有丰富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廊架采用玻璃和穿孔板结合以丰富其展示效果,并采用灯光设计勾勒出廊架外观;景观灯柱以不同角度倾斜,使栈道立面效果错落有致,远观像一首动人乐章的音符起伏跳动。

  栈道采用纯白色为主体色调,在自然山林的背景下,凸显了栈道优美的形态,充分展示了现代结构与园林美学的结合。夜景设计采用栏杆装饰灯及艺术灯柱照明结合,统一以淡黄暖色光为主,在满足基本照明的需求下,营造温馨宜人的氛围,同时强化了栈道的空间场所感。

  

  【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注重体验

  

  栈道不仅提供了漫步休闲的空间场所,同时也成为了场地中增添趣味性和景观性的媒介,与周边环境互成风景。沿线有节奏性地设计了主题大树、现代廊架等互动节点,满足人们对活动空间的功能需求,逐步形成一个复合的、有序的“公共漫游网络”。通过对地势高差的梳理,秉持“无障碍”和“零高差”的理念,注重步行过程中的安全感、舒适感和体验感,打造全龄友好的步行空间,让栈道做到真正的“可达可游”。

  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已有半年,使用频率非常高,大大增强了片区居民的沟通交流与幸福感,群众对政府部门和相关建设单位给予了高度认可和赞许。项目不仅迅速成为当地网红打卡点,还连接了城市与自然、社区与乡村、新客家与本地人,发挥了“连接城乡,促进交融”的社会价值,架起一道亮丽的风景,更连接了人们的美好生活!

  

  

  作者简介:  

  

  谢凌峰,教授级高工、建筑学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城乡规划师、道格玛设计合伙人、中联合创设计公司总建筑师、羊城设计联盟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