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地贫男童需做骨髓移植手术才能根治重症,家长一直以来为筹集治疗费而努力

妈妈进城做保姆 只为攒钱救儿子

来源:新快报     2019年10月10日        版次:07    作者:严蓉、李斯璐

     ■千博(左)在医院等待进行骨髓移植手术,笑容满面。

    

    

    

    

    

    

    

     广东公益 恤孤助学促进会公众号

     广东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公众号

     扶老 助残 救孤 济困 广东福利彩票 公益天地

     ■林千博筹款专用二维码。

  ●温暖1329号

  虽然只有40出头,但长年劳心劳力,已经让范冠华过早地白了头发。今年5岁的小儿子林千博出生两个多月后确诊患了重型地中海贫血,从此要靠输血和排铁生存。范冠华多次想过给孩子做骨髓移植手术,可因为凑不齐手术费只得一次又一次地错过机会。为了攒钱救儿子,她于2017年来广州做保姆。今年,当有一份全合骨髓出现在千博面前时,范冠华不愿再错失良机,她与丈夫东拼西凑筹到20万元,要为千博争取活下去的机会。令范冠华发愁的是,目前治疗费仍有20万元的缺口。

  孩子出生两个多月就确诊患了重症

  2014年11月22日,范冠华满心欢喜地迎来小千博。在这个茂名信宜的普通农家里,千博还有一个比他大10岁的姐姐。“生完老大之后,我的身体一直不太好,虽然很想生二孩,但总是不如愿。”范冠华说,小千博的到来,给了她更多的快乐,一子一女,加上丈夫,组成了完满的家庭。

  不过,小千博出生后黄疸总是不退,范冠华总有隐隐的担忧。孩子出生70天后突然发烧,在茂名市妇幼医院,医生给了范冠华及其丈夫一纸确诊通知书,通知书的内容把夫妻俩吓得呆若木鸡:小千博竟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

  “以前从来没听说过这种病,也没有做过相应的检查。”夫妻俩都在老家打临工,文化水平不高,不知道“地贫”是极难缠的病。在详细咨询了医生之后,范冠华更是愁眉不展:骨髓移植是彻底治愈重型地中海贫血的唯一途径,但风险高、费用大。如果选择保守治疗,则孩子每个月都要定时输血、排铁。“很多亲戚朋友都劝我说,放弃吧,但我看着孩子的眼睛,在那一刻下了决心,说什么我也要给他治。”范冠华说,孩子是无辜的,既然生了他,就要对他负责。

  妈妈为挣钱贴补家用抱着孩子摆摊

  近日,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科楼15楼的楼梯间,小千博正在跑来跑去,一会熊抱妈妈,一会要爸爸“骑大马”,欢快的笑声洒遍每个角落。

  “他前两天才输过血,所以精神特别好,可是一旦过了15天,就会像失去燃料的小机器,连走路都没有力气,经常要人抱着。”范冠华说,小千博活泼可爱,但是因为生病,每隔半个月就要输血一次,而且每天都要打排铁针。“他表面上配合所有的治疗,但我知道孩子想治好病,不想天天扎针”。

  范冠华告诉新快报记者,千博的身体一直很虚弱,经常生病,不断发烧,药物对他的作用似乎越来越弱,每次治疗都需要很长周期。因为要照顾千博,范冠华没办法外出工作,只靠孩子父亲一人打临工养家,家里常常入不敷出。范冠华经常“见缝插针”,抱着千博去摆地摊、做散工,挣钱贴补家用。

  看着千博一天天长大,范冠华不希望他一辈子靠输血排铁活下去,她想拼一次,凑足钱为千博做骨髓移植手术,如果一切顺利,千博就有重生的机会。

  孩子就要做手术 治疗费仍缺一半

  2016年,医院方面打电话给范冠华,告诉她一个好消息:中华骨髓库里找到了与千博百分之百匹配的骨髓。“我高兴坏了,可医生说要准备40万元,我们上哪里筹这么多钱?”范冠华说,无奈之下,这事只能拖着。2017年,范冠华咬牙把千博送进了幼儿园,请年迈的奶奶代为照顾,自己来广州做保姆。“一个月收入4000多元,我想存多点钱给千博做手术。”说起母子迫不得已的分离,范冠华突然红了眼圈,她至今记得当年离家一幕,小千博躲在房子里哭,一脸泪水不肯与她道别。

  在好心雇主的鼓励下,范冠华决定带儿子到南方医院做骨髓移植手术。“孩子的运气太好了,之前错过几次机会,没想到今年在台湾骨髓库里又一次找到全相合的骨髓,并最终确定了入仓日期。”范冠华说,这一年多她省吃俭用,加上四处借钱,已经凑到20万元,可距离医生说的40万元,还有一半缺口。

  范冠华说,辛苦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这一天,“我们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就会错过最佳移植期”。范冠华说,还有十多天儿子就要进行术前大化疗,时间不多了,她现在只想着筹款的事。

  【寻亲档案】

  1.(档案号)710100016,陈亚霞,女,约69岁。2010年10月11日由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转入广州市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已登入全国救助寻亲系统,推送头条寻人,已采集DNA录入全国打拐库,并登报寻亲,均未找到该人亲属。

  2.(档案号)713050005,申长明,女,约61岁,客家口音。2013年5月10日因在外流浪被广州市天河区服务队送至广州市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已登入全国救助寻亲系统,推送头条寻人,已采集DNA录入全国打拐库,并登报寻亲,均未找到该人亲属。

  3.(档案号)313070008,无名氏,女,约58岁。自称是汕头或潮州湘桥人。2013年7月31日在广州市救助管理站门口徘徊由救助站工作人员带领入站。来站时身穿白色上衣。已登入全国救助寻亲系统,推送头条寻人,已采集DNA录入全国打拐库,并登报寻亲,均未找到该人亲属。

  4.(档案号)715120004,无名氏,女,约58岁。2015年12月7日由广州市黄埔区服务队护送至广州市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已登入全国救助寻亲系统,推送头条寻人,已采集DNA录入全国打拐库,并登报寻亲,均未找到该人亲属。

  5.(档案号)316080005,冯女,女,约82岁。自述女儿叫吴秀清,女婿叫关细文,2016年8月16日由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转入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已登入全国救助寻亲系统,推送头条寻人,已采集DNA录入全国打拐库,并登报寻亲,均未找到该人亲属。

  6.(档案号)316110003,无名氏,女,约43岁,2016年11月14日由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转入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已登入全国救助寻亲系统,推送头条寻人,已采集DNA录入全国打拐库,并登报寻亲,均未找到该人亲属。

  【温馨提示】

  如果您是寻亲者的亲人,或是可以提供线索的知情人,请拨打本报寻亲热线18665089067或广州市救助管理站24小时值班电话020-82266873。

  公益指引

  ●公益账户: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天天公益专项基金

  ●银行账号:44032601040006253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广州远洋宾馆支行

  注:捐款时请注明“新快报温暖×号×××(受助者姓名)”, 如“新快报温暖1329号千博”。如需捐款收据,请在汇款时附注捐款收据回邮地址、联系人姓名及电话。请务必将银行的转账回执传真至新快报(传真:020-85180284),逐日登报明细以传真为准,分批公示以天天公益基金到账为准。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严蓉 李斯璐 ■本版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