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药品降价带来的“蝴蝶效应”

来源:新快报     2020年01月14日        版次:20    作者:梁瑜

     ■廖木兴/图

  上接19版

  大事4

  77家查账风暴

  2019年6月,一场针对医药行业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查账风暴开启,由国家财政部和医保局合作出手,涉及77家药企。

  其中,财政部监管局检查15家药企,包括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上海医药、步长制药、华润三九5家上市医药龙头,以及赛诺菲、施贵宝、礼来3家国际知名企业;31个地方财政厅(局)共检查62家企业,涉及智飞生物、同仁堂、天士力、石药集团等22家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其中,恒瑞医药、盘龙药业、南京正大天晴、沈阳三生制药、石家庄四药、石药集团欧意药业等知名药企在7月初国税总局武汉市税务局稽查中已被查出,有商贸公司为其虚开了增值税普通发票。

  记者点评

  这是一场医药行业的风暴。

  医药企业的虚假票据多与药品回扣相连。药企应做到费用真实、成本真实、收入真实,这些看似对其财务方面的要求,其实全部指向业务的真实。早在2014年底福建“两票制”实行那年,财政部厦门专员就调研了福建“两票制”,发现“两票制”仍不能从根本上抑制药价虚高,反倒使药价高开。查账风暴释放的信息是,“别以为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虽然查账对象难以全覆盖,但涉及众多知名药企,其警示作用还是很强大。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医保局也参与了此次会计检查工作。行内人士认为,这释放了两个信号,一个是此次查账在关注药企财税合规问题的同时,还关注医保基金使用的问题;另一个是国家医保局通过查账确定药企成本结构。据了解,抽查企业由财政部和国家医保局共同选定。国家医保局通过查账,更容易弄清药企的药品成本、费用、收入结构,彻底了解药品价格中究竟还有多少水分,为下一步的医保政策、药品带量采购提供决策依据、谈判空间。

  在“两票制”、医保控费等政策背景下,对药企的查账还会继续,涉及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打击力度只会越来越严。这也告诫了药企,带金销售这条路走不通了。

  大事5

  药企积极加入医保谈判

  经历了半个月的谈判和后续协商,2019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终于在2019年11月28日正式发布,并在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

  2019年度医保谈判共涉及150个药品,包括119个新增谈判药品和31个续约谈判药品。其中,有70个新增药品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经过本轮调整,2019年版目录共收录药品2709个。

  记者点评

  “四个产品谈了两天,很累。”参加2019国家医保谈判,有的药企一个药就谈了两个小时。对药企来说,有的不设低价的竞争性谈判更是让他们步步惊心,担心一失足成千古恨,一不小心就与良机失之交臂。

  国家医保目录掌握着大部分公立医院的销售市场,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进国家医保目录显得非常重要。在这次医保谈判中,跨国药企面临的压力和困境显而易见:药品降价的压力,原研药专利过期和仿制药/创新药挤压市场空间等的压力,因此,设法进入医保目录势在必行。而拥有中国市场占比不高、专利将过期的原研药,让企业更愿意抓住这次“团购”机会抢占市场份额。

  虽然入选药物基本打对折,但有创新能力、独家品种的企业,能够通过药品纳入医保减少营销费用和时间,在“团购”保量大情况下,以价换量,销量十数倍增长,也有很好的利润增长。

  其实,以价换量只是一个形式,具体怎么玩对自己最有利,每家药企都应充分了解自身优劣和政策利弊,组合拆分、收放自如,才能玩出最漂亮的花样。

  大事6

  内地药企赴港上市

  2019年以来,先后有基石药业、康希诺生物、维亚生物、方达控股、迈博药业、瀚森制药、复宏汉霖、亚盛医药、东曜药业、中国抗体、康龙化成和康宁杰瑞制药共12家生物医药公司在港上市。这12家公司的IPO募资总额达到305.82亿港元,折合39.35亿美元,超过欧洲生物医药公司同期筹集资金的10倍。并且在这12家生物医药公司中有8家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且2019年的募资额同比增长了约35%。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在沪、深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医药生物企业共18家,大部分选择科创板。

  记者点评

  港股上市新规和内地科创板为医药产业投资提供了历史性的新机遇。自2018年4月底港交所推行新政,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后,内地科创板也在2019年6月表示支持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医药生物企业内地IPO才算有点热情。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在沪、深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医药生物企业共18家,大部分选择科创板。

  2018年以来,港股IPO迎来热潮,流程简便、条件宽松、成功率高、排队时间短,成为企业热衷于赴港上市的主要原因,融资也更方便快捷,且更适合那些拥有海外战略的企业。

  但“未盈利”是一道两难的选择题。一方面,企业“未盈利”可以选择赴港IPO更方便快捷,以实现募集更多资金以支持进一步研发和商业化的目的;但同时,以为“未盈利”药企面临药品上市审批时间长、市场竞争随着时间逐渐加剧、销售能力短板等诸多风险,使得他们的投资风险相对较高,投资者虽关注但仍疑虑重重,这也是这些“未盈利”药企香港上市后股价频现破发的原因。

  而与之相反的是,科创板上市的药企境况却一片大好,多数企业股价表现较好。尤其是科创板医药生物企业,股价普遍涨幅较高。

  撇开其他因素,赴港IPO还是选择内地科创板,相信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和对比,跃跃欲试的医药企业会更慎重地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