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中国将追求更高水平的金融业对外开放

“一行两会”有关负责人谈金融业对外开放

来源:新快报     2020年09月07日        版次:02    作者:

    

  据新华社电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金融业不断提升对实体经济的输血功能,并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

  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取得哪些新进展?下一阶段将如何扩大开放?6日举行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一行两会”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答。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说:“今年以来,中国的逆周期金融调控既保持了物价稳定和资产价格的基本平稳,同时也为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维护金融稳定提供了有效的、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服务好国内经济的同时,中国金融业不断追求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具体来看,一方面中国取消了对银行、证券、期货和基金管理等领域的外资持股限制,降低了资产规模、经营年限等股东资质方面的限制,同时在企业征信、信用评级、支付清算等领域给予外资国民待遇,积极推动会计、税收和交易制度的国际接轨。

  “在今年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之中,金融业准入的负面清单已经正式清零。更多的外资和外资机构正在有序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新格局。”陈雨露指出。

  在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看来,“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不仅是说,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在做。”

  据了解,2018年以来,银保监会宣布实施了34项银行保险业扩大开放措施,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修订已经基本完成。近两年来,银保监会共批准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公司来华设立各类机构近100家。

  “这说明外资金融机构和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和中国金融发展充满信心。我们将继续秉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原则,落实内外一致、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引进更多专业化、有特色的外资金融机构来华展业,鼓励中外资机构在产品、业务、管理、人才培训等方面深化合作。”周亮说。

  与此同时,银保监会还将稳步推进中资银行保险机构走出去,深化“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体系改革,加强国际金融合作。

  在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也在积极行动:不断推动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提升,倡导和引领全球绿色金融发展。

  “随着中国金融服务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未来人民币能够承载更大的国际责任。”陈雨露表示。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市值第二大的市场,股票市场总市值突破70万亿元,为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也不断深化。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说,开放发展壮大资本市场,显著提高股权融资比重,对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供给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阶段,需要更多能吸收风险的股权投资来培育和支持创新企业。

  方星海介绍,下一阶段,中国证监会将持续完善对外开放产品体系,继续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对外开放,不断提高证券期货业双向开放的水平,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及时防范和化解跨境资本市场风险。

  “证监会将在新形势下加快推进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以市场化改革促更大的开放,形成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方星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