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快报讯 记者许莉芸报道 在各家互联网平台纷纷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不久后,1月15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且地方性法人银行要立足于服务已设立机构所在区域的客户。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定期和定活两便存款仅限自营平台,且禁止跨区域经营。作为中小银行“高息揽储”的触角,监管这一“刀”无疑让中小银行断了臂。失去“流量平台”后,处境被动的中小银行正寻求各种途径线上线下“自救”,全方位发力自营渠道。 加码线上线下自营渠道建设 监管“一刀切”后,有业内预计区域性银行将加大本地服务力度,民营银行调整负债结构,在线上,中小银行将加大自有 APP 和微信小程序等的推广力度,加强私域流量获客。同时,通过优化调整网点布局、推进网点智慧化转型等方式提高线下实体网点拓客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某民营银行人士表示,加大自营渠道的建设和开发是各家银行的当务之急。 “跟互联网平台合作下架后,目前正准备上调部分定存产品利率。”某民营银行人士就对新快报记者表示。目前,不少中小银行加大在自营渠道的销售力度。如北京中关村银行的首页就力推“定存6个月付息4.6%”的定存产品。在话术宣传上,一些小银行APP打出了“年末爆款”“限时发售”等字眼。 一些民营银行正加大提升客户黏性,如有中小银行正准备上线存款积分功能,这并非新鲜事,不少互联网银行如微众银行早已实现了此类功能。 如吉林亿联银行宣传“存款8000,每月收获一束花”,但阅读产品介绍后,原来只是购买定存产品能够享受3折、3.6折、1元购买“花点时间”的相应花束而已。 也有民营银行人士表示,早在去年开始尝试给客户一些较低收益存款的同时,赋予客户如低价兑换商品等的服务体验,“但效果一般,我们也正在做类似的文案和计划,未来可能将上马尝试。”不过,新快报记者体验发现,在产品、UI设计、交互等各方面,民营银行APP与互联网平台不可同日而语。 线下也加大揽储力度。“接下来会围绕已有客户,开发公司存款和零售存款,还会加大线下推广力度。”某民营银行相关人士表示。有银行还表示,今年将申请其他资质,如结构性存款等方面的资质,以此来弥补互联网存款途径的缺失。 坚守本土定位、精耕细作是关键 此前部分中小银行依赖互联网平台推广存款产品,这种“饮鸩止渴”式合作虽然短期解决了资金之忧,但长期看,不仅提高负债,而且让中小银行“上瘾”,以至于缺乏自身运营方面的精耕细作能力。 对此,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郑忱阳也认为,新规出台后,中小银行将“自食其力”,坚守本地地位,实现区域内的“精耕细作”。精细化客户管理、拓展自营渠道、创新存款产品、转变发展策略将是中小银行重要的“自救”方式。 “中小银行转变发展战略是大势所趋,合理运用灵活的体制机制和本地化区域优势,摒弃‘扩地域、重规模’大而全的发展思路,追求‘差异化、轻资本’小而美的成长路线是提升竞争力的根本。”郑忱阳说。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服务当地的中小微企业,是中小银行区别于国有、股份制大行发展的立足根基。 此外,从近年发展看,中小银行合并重组趋势加速。去年以来,就有山西、河南等多地六七起中小银行合并重组,涉及近30家银行机构,数量超过往年。在业内看来,这一趋势将在2021年继续,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银行资金和发展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