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坑村茶叶种植基地。 |
■增坑村丰收节吸引了大量客流到来。 |
■美丽的增坑村有碧道吸引游客。 |
■增坑村丰收节的一幕。 |
河源市和平县增坑村通过打造特色村寨,谋划乡村振兴发展大计 将党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夯实“盘皇茶”产业基础,打造好“畲寨”文化名片、发展生态旅游…… 在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有“中国最小畲寨”之称的河源市和平县东水镇增坑村,帮扶单位和村两委积极谋划,通过探索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好根基、铺好道路。 一个平台 凝聚村民参与乡村建设 增坑村位于和平县东水镇西南端,距镇上19公里,是和平县最早设立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行政村,也是革命老区村。 增坑村由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福田区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挂钩帮扶,在帮扶单位的引领下,增坑村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特色茶产业和旅游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截至去年底,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万元,曾经的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多元,全部达到“八有”标准。 增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蓝小卫介绍,近几年来,增坑村党支部围绕“打造特色村寨”的主线工作,以党建为引领,实现了党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度融合,走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路径。 蓝小卫告诉新快报记者,对于村里的建设,增坑村的党员敢于亮明身份,起到带头作用。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村庄要发展,都难免涉及土地使用问题。当涉及个人的土地问题时,增坑村的许多党员优先把自己的土地让出来,带动了其他村民一起参与乡村建设。 更令增坑村民津津乐道的是,村里还引入了“为村”云平台。蓝小卫说,增坑村将党务和村里的其他事务都放到了平台上公开,有了这个平台,村民通过手机就能知道村里每天的动态。 刚引入“为村”平台时,很多村民都不了解。为动员群众积极利用“为村”了解党建事务、共同参与村庄建设,党员主动带头在平台上点赞、留言、提建议,同时把家属也带动起来,再一个个教会村民使用。 蓝小卫说,“为村”的运作不仅让村务更公开透明,也畅通了村“两委”跟村民的沟通渠道,村民在平台上提出了很多积极的建议和意见,村“两委”看到信息后便及时回复和解决问题。比如,增坑村的自来水是从山上引下来的,遇到雨天难免存在浑浊的情况,有村民反映了饮用水问题后,村里通过安装过滤装置,及时解决了这个民生问题。 一大产业 让家家户户都能增收 在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如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去年11月,河源市制定印发了《河源市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提出十条硬措施,同时允许各地有效试探。 蓝小卫表示,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关键还是要夯实产业基础。他介绍说,在产业振兴方面,增坑村目前在茶叶发展上已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马增茶素有“盘皇茶”之称,在增坑村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按祖上训诫,马增茶的种植制作原本只能由畲族本族人掌握。2005年,乡贤蓝运泉外出成功创业回村,决定带领村民走出一条富民路。他挨家挨户走访游说畲族村民,做通畲族族老的思想工作,将马增茶的种植、制作技术流程公开,广泛动员种植。 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壮大,目前,增坑村已种植近千亩茶叶,并已正式注册“盘皇茶”品牌,驰名省内外,产品在珠三角、河源市供不应求,还成了和平县东水镇“一乡一品”的名品。如今,增坑村家家户户都可以通过种植、制作、销售盘皇茶获得收入。 同时,帮扶单位按照“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产业思路,推动增坑村与马增茶叶公司深度合作,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让农村贫困户直接参与采摘、加工等环节的工作,给曾经的贫困户带来了就业机会。 蓝小卫表示,接下来,要让村民和公司联合起来,把整个茶叶产业做强做大,促进集体和村民收入的提高。 有产业,村民就有了脱贫致富的希望。贫困户蓝伟权以前帮别人开车,一年收入仅三四万元,如今,他自己种了一些茶树,同时还在隔壁村一个约30亩的闲置场地建起养殖场,第一批养了1500只鸡鸭,年收入达到七八万元,收入翻了一番。 一大规划 变身游玩休闲特色村 在蓝小卫看来,有了传统产业还不够,要真正促进乡村振兴,推动村集体和村民持续增收,还要依托村里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近年来,增坑村通过不断发展特色民俗文化旅游,努力吸引游客。蓝小卫介绍,增坑村是一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拥有比较好的生态环境,加上近几年村容村貌的提升,增坑村在外面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村里的游客也正越来越多,很多人还选择自驾来村里游玩。 每年的9月23日是农民丰收节,增坑村依托丰收盛会,举办具有畲族特色的丰收节:在节日当天,村里便设立民俗、农耕、非遗、美食、本土等剧目,让祭祀仪式、畲族伞舞、客家山歌、出嫁仪式等传统民俗得以一一呈现。2018年,增坑村成功举办首届采茶节和农民丰收节活动后就打响了增坑茶的名声,令“中国最小畲寨”这张名片广为人知。 “这些特色民俗文化受到游客欢迎,每年的9月份也成为了增坑村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蓝小卫说,“不仅是本村村民,周边村许多村民也会来到活动现场,售出大量本土农副产品,让村民的收入有基本保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帮扶单位与增坑村计划以茶产业为基础,深入挖掘当地畲族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多元化、具有畲族特色的旅游品牌,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驻增坑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谢伟良也表示,他们正在进一步推进增坑村的产业总体规划,加大民宿、农家乐等的建设力度,争取将增坑村变成一个老百姓游玩、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经过近几年的帮扶发展,增坑村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获得了“广东省卫生村”“河源市文明村”“和平县生态文明村”“东水镇卫生村”等称号,特别是在去年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系列评选活动中,增坑村斩获“广东省贫困村创建名村”荣誉。 对于乡村振兴,蓝小卫最后表示:“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逐步去摸索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并逐步完善。”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 责编:农艳芳 / 美编:陈凤翔 / 校对: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