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州考古“与时俱进” 博物馆热起来了,文物活起来了

来源:新快报     2021年07月04日        版次:A11    作者:潘玮倩

     三彩壶 唐 原件

     ■唐·三彩壶的当代复原件

  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我国文物工作取得开创性、历史性成就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通讯员 穗文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一代又一代文物工作者接续奋斗,文物保护利用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三五”时期,我国文物工作取得开创性、历史性成就,也是广州文化遗产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中华文明不断焕发新生机、历史文化遗产重现光辉,文物保护利用走进了百姓生活、融入了现代社会。博物馆热起来了、文物活起来了、文化遗产金名片亮起来了。

  成绩单: 广州五年发掘墓葬2380座

  广州过去五年的城市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究竟做得怎么样?日前,一份醒目的“成绩单”向市民公布:已开展考古项目1479宗,完成考古调查项目929宗,发掘新石器时期至清代墓葬2380座——

  2021年6月29日,“发现·保护·传承——‘十三五’时期广州城市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展”,在南汉二陵博物馆开幕。展览从“发现城市文脉”“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记忆”三部分,展出考古出土文物336件/套以及过百件辅助展品,比较全面展示了“十三五”时期广州城市考古的重要发现及文物保护利用的主要成绩。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国文物工作取得开创性、历史性成就,也是广州文化遗产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其间,广州配合国有土地收储和城市基本建设工程,开展考古项目1479宗,完成考古调查项目929宗,调查面积20226万平方米;勘探项目481宗,勘探面积约1240万平方米;发掘项目69宗,发掘面积4.57万平方米,发掘新石器时期至清代墓葬2380座,出土各类文物13016件/套。

  让文物在当代继续“生长”

  这些考古发现,让广州的城市记忆和历史图景更加丰满、鲜活而生动,极大地充实了广州的历史文化名城内涵,丰富了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

  增城墨依山、黄埔马头庄、茶岭、甘草岭、沙岭、大贤墩、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市大佛寺南院区、增城莲花书院……先人们的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不过隔了几百数千年的时间而已,而这时间在漫长的宇宙洪荒之中,又是多么简短的一瞬。所以,我们看到了同样有人文关怀色彩的“大亲”铜鼎。因酸性土壤等原因,在广州出土看到品相趋于完美的青铜器十分难得,更难得的是其上还刻有汉字,这件2018年在广州港疗养院项目出土的西汉铜鼎,上面的“大亲”标识,文献记载其是对父母的一种尊称,策展人陈馨对记者介绍。

  我们还“看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广州,人们面对下雨,是怎么穿鞋的。展厅中有五件唐朝的木履,2018年解放中路安置房项目唐至清遗址出土,同样,因为酸性土壤是个“大杀器”,这批近二十件木履有幸出土于淤泥层中、属于饱水状态,才能千年后和我们相见。唐代李白就写过诗“脚著谢公屐”,而这一批广州的木履,是有鞋面的,底部有的有齿、有的平底。它真的是当时的“市民”穿街过巷用的吗?对此,陈馨对记者介绍,这些木履底部都有一定的磨损,有的甚至卡进无数小石子,可见是当时的日常实用品,可能是直接套在布鞋或厚袜子外面使用,它比较方便,也不怕湿水,应对的正是岭南潮湿多雨的天气。

  “透物见人”,“广州先民”的丧葬习俗、生死观念与生活意趣,正是这样通过考古工作者的努力,逐一呈现在“广州市民”面前。“和博物馆不同,我们考古院的展览不仅展示文物,也展示出土文物背后的故事,特别是文物的发现和保护的全过程,这非常重要。”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易西兵说。五年来,广州文物保护利用取得重要成就,考古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丰硕,南越国木构水闸、南越国宫署遗址、康陵等重要遗址的保护取得新进展。

  让文物在当代继续“生长”,也是文物保护的一种模式。记者了解到,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还利用馆校共建平台与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合作对部分文物进行AR成果转化,观众通过手机扫一扫可以全方位观察器物细节、纹饰及器物功能等信息。展厅还展出了该院进行社会教育活动的文物DIY作品。

  令人惊艳的亮点,还有此前曾向社会公开征集的“唐·三彩壶原件”(残件)修复令,短短几个月已得到回响,展厅中,一件出自阳江市博物馆负责人手下的当代复原件,古朴造型下泛出闪亮而柔和的新色,是旧时光和新时代融合碰撞出的一件令人感慨的创作——

  考古融汇古今,连接就在当下。

  115处红色革命史迹,一展尽览

  就在“成绩单”公布的次日,“红色印迹 羊城烽火——广州革命史迹图片展”也于南汉二陵博物馆开幕。广州115处红色革命史迹,一展可尽览。这再一次拉近了历史和当下的距离。

  “以迹说史”,在展厅之中,详尽的图文展示,就仿佛一张穿越时空的地图长卷,带领读者走近历史现场。从早期的杨匏安旧居、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到唤起工农千百万的大革命阶段,留下赫赫记忆并保留至今的中共三大会址、农讲所旧址,再到在熊熊烈火中英雄本色不改的广州公社旧址、南石头监狱遗址,以及展现“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解放军进城式检阅台、广州解放纪念像,展览从“创组织,筚路蓝缕启山林”“大革命,唤起工农千百万”“反压迫,熊熊烈火淬真金”“抗侵略,一寸山河一寸血”“谋解放,天翻地覆慨而慷”“祭英烈,丰碑永恒耀千秋”六部分,比较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创立党组织并领导广大革命群众开展艰苦斗争、反抗压迫、抵御侵略、争取解放的历史。

  通过展览,把“藏在深巷人未识”的史迹呈现出来,把隐藏在史迹背后的故事发掘出来,把分散在城市不同角落里的史迹按照相同主题串联起来,为广大市民朋友讲述了“家门口的红色学堂”里的革命往事。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还同步策划了系列研学活动。今年3月开始,该院专业人员走进中学校园,为同学们开设广州革命史迹专题讲座,并组织老师和同学们先后走进中共三大旧址、春园、庙前西街37号、广州公社旧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等革命史迹点研学,实现了校园历史课本与广州乡土历史的连接。

  “参与考古”已经变成社会新风尚

  往事并不遥远,古今在此相逢,近年来,广州的考古和文博机构,在让历史和文物走进百姓生活、融入现代社会、开放共享数据、激发创新基因等的实践道路上,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文物,不再是静静地躺在高冷展柜中仅供膜拜和惊诧的物件,通过展示、公众参与描绘和共塑故事,它让古人的生活创举以及当下的生活习惯产生了关系;史迹,也不再是停留在课本或地图上的一行标题,它通过多媒体的立体展示,既在整体上全面拉起了一张具备收藏性的结构图表,又在各个亮点,讲述了就在身边的先辈感人故事——过往的人和事,给我们今天带来了宝贵的回忆和经验,这正是考古和展示的当下意义。

  而这样的意义,随着相关机构的不懈努力,以及广大群众日益增加的文化知识底蕴,越来越成为一种明显的追求,“有空看展”“周末去古迹打卡”,业已变成社会新风尚。

  比如前述的南汉二陵博物馆,是依托五代十国之一南汉国烈宗刘隐的德陵和高祖刘岩的康陵而建设的遗址类专题博物馆,坐落于广州大学城的这组古香古色大气磅礴的建筑,同时也是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的所在地。近年来,这里日渐成为拍照和度假的“网红”之地,不仅因为在展厅可以一站纵览广州数千年的文物、立地变成一个“广州古物百事通”,还因为,这个古老而崭新的地方,多次以“公众参与”“少儿活动”“公开征集”等名义,举办了大量新颖的考古参与活动,比如为镇馆之宝画像、为残缺的文物来重新造型(等于为心中的维纳斯补上自己想象中的手臂)、一起亲手修护南明铁炮等。“我们的公众考古活动包括考古发掘工地现场研学、‘我在南汉二陵修文物’等,‘公众考古体验探索营’也是我们的自营品牌,另外还有文物径研学、有本馆特色的‘我们的节日’社会教育活动等。”陈馨介绍。

  考古是一门科学,而如今的“考古人”,正致力于让市民“走进科学”;考古也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正逐渐让时人深深爱上,并流连忘返。

  ■本版图片由潘玮倩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