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打造“和文化”聚人气 发展文化旅游聚财气

来源:新快报     2021年08月31日        版次:T10    作者:方轶 孙毅

     ■潮州市湘桥区桥东街道社光村美食街和综合市场。

     ■潮州市湘桥区桥东街道社光村,整治后孝亲池展现了生态美。

     ■潮州市湘桥区桥东街道社光村,社光文明长廊。

     ■社光新村的建成,解决了部分村民住房难的问题。

  潮州市湘桥区社光村创新基层治理:

  每当夕阳西下,潮州市湘桥区社光村的美食街就会渐渐热闹起来,村民、周边市民都喜欢来到这儿,尽情地品尝美食。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很多乡村前后对比面貌一新,从邋遢村变身“网红村”的湘桥区社光村就是典型。社光村年经济收入从2017年的约295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600万元,其中村民分红稳定在每年205万元左右;环境整洁优美、乡风和谐淳朴、公共事务公开公正、产业逐步推进……

  “我们一直按照乡村振兴五大内容推进各项工作,目前,美丽社光已经基本初步建成,精细化管理制度已经建成,现在我们正集中精力推进产业兴旺,今年内将初步建成文化旅游产业链。”社光村党总支部书记陈金中信心满满地说。

  加强党建引领 构建基层党建区域化格局

  走进社光村,“美丽社光”牌坊处是党建公园,一块巨型显示屏镶嵌在一旁。“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都能直播到这些户外平台。”陈金中向新快报记者介绍,村委会、村党总支和经联社的所有工作都会公开,“我们通过‘四议会两公开’,让党务、村务、财务都在‘阳光下运行’,让村民明明白白。”

  陈金中说,为了扭转原来涣散的党组织,这些年社光村着力提升党组织引领能力,牢固树立“大党建”理念,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构建起区域化党建平台,汇聚共建合力。

  在具体措施上,社光村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所,加强村两委班子的理论学习和队伍建设;将党支部升级为党总支部,并把党支部建到村民小组上,出台自治组织和群众组织向党组织报告“两个制度”;依托联席会议和乡贤咨询委员会等平台,与辖内韩山师范学院、恒大集团等单位建立共建关系,构建起基层党建区域化新格局;在大额资金使用、工程建设、工程租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上,充分征求党员群众、乡贤和共驻单位的意见建议,并定期向群众通报资金使用情况和工作进展,用公开透明提升党组织和村两委的公信力。“只有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民主,村民才能支持我们,我们也能更好地工作。”陈金中说。

  创新治理模式,围绕“和文化”打造文明乡风

  这些年,社光村在基层治理上大胆探索,创新治理模式,获得了“广东省文明家庭创建示范点”“广东省文明村镇”“广东省最美乡村”等一系列称号。

  陈金中介绍,社光村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科学有序的工作管理制度,“我们优化了村管理制度,包括办事制度和各项工作的落实制度。”他举例说,比如日月明工作制度,“日”就是每天的各项工作都要登记、落实;“月”就是每月召开联席会,班子成员要对自己工作卡上的工作一件件做汇报、说明,要总结上月的工作情况,布置下月的主要工作。

  再比如,在推进创文创卫工作中,社光村通过发动党员和村民签订承诺书,出台星级卫生文明户评选制度等措施,形成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道路平整干净,路边商铺、各家各户门前都收拾得很整洁,不少人家门前摆放着生机盎然的绿植……因为成效突出,4月29日,湘桥区星级卫生文明户创建现场会就在社光村举行。

  社光村的治理成效还体现在“乡风文明”建设上。有四大姓氏的社光村,以“和文化”为主题,打造“五福”“四美”乡风文明,大力倡导村民和睦、友善、民主、勤劳、明礼,四姓氏在党的引领下和谐发展,共创共享生态美、村容美、乡风美、生活美的幸福生活。

  “社光村不是几个党员的村,也不是村干部的村,而是2300多个村民的村。”陈金中说。为此,社光村一方面坚持引导教育和村民自我教育相结合,引导各村制定村规民约、社区邻里公约,开展“文明家庭”等评比,引导各村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5个群众性组织,扎实开展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工作;一方面加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并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服务、健康教育等多种活动。如今,村里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老人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文化公园、党建公园、法制公园和5个健身小广场遍布各处,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提前规划发展,“慢思维”打造文化旅游产业

  陈金中告诉新快报记者,今年换届后,村“两委”就做好了五年发展规划,“接下来,我们要重点推进产业振兴,今年底要初步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

  社光村地处城乡接合部,辖内不仅楼盘多、院校多,人口密集、消费力强,而且紧邻笔架山、慧如公园等旅游景点,所处区域内还有广济桥、宋窑、韩文公祠、泰佛殿等文物和旅游景观,规划依托社光村建设旅游观光园,探索建立一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陈金中介绍,社光村有500多年的历史,宗祠文化保存至今,村里这些年还广泛收集整理村史、四大姓氏的由来发展和民歌民谣等资料。“我以为,‘记住乡愁’不是指留下老房子,而是留下民歌民谣这些有文化价值的东西。”陈金中说,所以村里与学校合作整理了民谣,还创作了新的民歌《美丽社光》,“让村民有自豪感,鼓励他们一起参与家乡建设。”

  对于产业发展,陈金中认为,首先班子成员要加强学习,要有创新思维,积极引导村民从事第三产业。“服务业可以拉动就业,村民要增加收入,必须靠发展二三产业。”他告诉新快报记者,美食街上有一家很火的竹筒饭小店,几个人一个月能做到20多万元的流水,市民排队来买,非常不简单。

  “我们要做‘起点’,做别人没有的,因此我提出用‘慢思维’发展乡村旅游。”他解释说,慢思维就是要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比如一条街上有二三十家美食店,我们要让游客慢慢逛,慢慢品尝美食,形成了人流景观,聚起人气。”

  如今,美食街上的120个商铺已经开了40多家;开业两年的综合市场,72个摊位有60个在经营;美丽田园综合体7月份完工,种上了绿色无公害蔬菜,吸引了周边家庭周末亲子游;村里还与技工学校包联合作,定期开办厨师班……

  中午,新快报记者一行离开社光村时,党建公园的大屏幕上再次播放着“美丽社光”主题曲,朗朗上口的旋律悠扬又令人振奋,回响在美丽的社光村上空……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 图片:新快报记者 孙毅 / 责编:曾贵真 / 美编:张汉松 / 校对:陈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