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州黄埔:“绣花”功夫绘就美景 文明创建惠民利民

来源:新快报     2021年10月29日        版次:A08    作者:李应华 李小萌

     ■黄埔区夏港街道青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居民们散步、下棋、拉家常,不仅环境好,生活也丰富多彩。

     ■黄埔区长岭街道长岭社区奥园春晓小区,“双报到”党员现场整治电动车乱停乱放、参与环境卫生清理。

     ■黄埔区联和街道富春社区的“幸福街市”环境干净整洁,档位规划有序。

  朝阳升起,秋季微凉的空气逐渐透露出暖意。乐器声、棋牌声、欢笑声渐次响起,社区里渐渐热闹起来。循声望去,广州市黄埔区夏港街道的青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周围,居民们散步、下棋、聊天,现场还有排队义诊的、义剪的,居民们的生活有了更多选择。

  丰富的生活、舒适的节奏,离不开环境优美、配套齐备的社区,而这源自黄埔区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孜孜以求。作为广州改革开放先行地和经济发展排头兵,黄埔区在城市建设上也铆足力量,立足民心民意,在精细精致、常态长效上下功夫,以“绣花”功夫绘就城市美图,推动文明创建工作从创建文明城市向共建城市文明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在全市多项文明指数测评中,黄埔区成绩优异,实地测评和入户调查指标均名列全市前茅。人民群众从生活的点滴变化中感受到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利民的诚意和暖意。

  ■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倪昌兴 叶茜/文

  ■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图 

  专啃“硬骨头” 办好家门口的民生实事

  “衣食住行”是群众日常生活的头等大事,但在部分老旧小区,“三线”(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裸露杂乱,不仅不整洁美观,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黄埔区夏港街道多次召开“三线”整治推进会议,协调黄埔供电局及中国电信等三大运营商现场施工协作,实地协商解决“三线”整治中的“硬骨头”。

  如今,夏港街道的不少老旧社区已经用扎带将原先裸露杂乱的“三线”统一捆扎放置,并用铝扣板遮挡隔离。楼道里各大运营商的配电箱被统一放置进不锈钢箱子,改变了原先多个配线箱四散分布的状况。

  “夏港街道‘三线’整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10月20日,‘三线’整理捆扎85处、安装铝合金百叶78平方米、翻新更换配电箱63个。青年社区、保税社区重点整治区域已全部完成整治,整体整治完成进度为90%。”青年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何惠珍说。

  文明创建的另一块“硬骨头”是农贸市场的脏乱差问题。但在联和街道的富春社区,“幸福街市”让附近的老百姓感觉很幸福。这里市场环境干净整洁、档位规划有序。

  “我们给摊位内部地面设置了一定坡度,并修建排水沟,方便摊主排水,摊位台面同样具备排水功能,从而保证摊位外的地面干净整洁,而且避免了市场内蚊虫大量滋生。”幸福街市经理李远洲介绍了其中秘诀。

  据悉,黄埔区按照“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属地配合、企业自愿”原则,对幸福街市进行升级改造,政府投入补贴资金达145万元。

  “我们市场的环境卫生好,价格也很实惠。我有时候还会带孩子一起过来,这里让人放心,购物体验也很好。”前来买菜的小区居民李先生说。社区是城市的“网格”,人们在这里能感受到城市文明的温度。

  为了办好家门口民生实事,黄埔区建立区领导挂点巡查督导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制度,开展文明城市创建 9 个专项整治行动巡查督办,从9月起,已安排20组联合巡查督导组,由区领导带队,对全区17个街镇26类176个示范点位进行督导,巡查发现督办问题1787个,现场办公25次,现场解决实际问题 96 个。

  “党建+创建” 全民动员文明城市创建

  在黄埔区长岭街道长岭社区奥园春晓小区,小区001网格党支部书记林萍开着网格员电动车在小区里巡查,看到有电单车乱停放,立即找来多名党员进行现场整治。

  “奥园春晓小区共有‘双报到’党员241名,网格党支部2个、党小组18个,以此建立党员责任区、拟定责任清单,成立创建工作组,并创新建立党员管理评分制度,将党员参与环境卫生、垃圾分类、文明劝导等工作量化积分并上榜公示,联合小区物业常态化开展创建工作。”长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治金介绍。

  今年9月以来,长岭社区组织党员重点针对奥园春晓小区基础设施损坏、垃圾乱堆乱放、堆积物堵塞消防楼道等问题落实动态巡查和立行立改。

  “自从9月党员‘双报到’以来,我参加了8次志愿服务活动,比如为共产党员户挂牌、消防安全宣传、垃圾分类等。”林萍说。

  不仅党员带头,黄埔区还坚持全方位持续发力,开展入户问卷调查模拟测评“全民总动员”。联和街道召集街道包村组、社区三委干部、出租屋管理员、物业管理单位,复盘前期入户调查全流程操作,入户解释,摸清各年龄居民分布情况,培训引导员,全面进行测评演练。

  “我们全面动员,梳理文明指数测评要素,分类逐项明确分工,消除群众盲区误区,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覆盖、无死角。”黄埔区联和街道办事处党建办主任徐茂杰说。

  在夏港街道,通过辖区宣传栏、LED屏等各种媒介,加强创建文明城市的氛围营造,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深入辖区单位、家庭、商铺宣传,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

  为全面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黄埔区还在全市率先组建了文明城市创建专业巡查队伍。今年国庆期间,这支队伍分4个片区对16街1镇开展全覆盖巡查、全方位督导、全系统评估、全效能应急,做到“五个一”,即坚持每天一次重点巡查、每周一次工作督导、每月一次网格测评、每季一次入户调查、每年一次迎检攻坚。自10月1日至今,累计21天共出动272人次,巡查点位518个,发现问题3262个,现场对1995个问题进行交办整改,并持续跟进关注。

  科技赋能

  精细化管理有智慧

  为广州科技创新主引擎,黄埔区的创建工作的科技感也越来越强。

  针对早晚高峰可能出现的道路交通拥堵状况,黄埔区公安分局利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不间断巡视和预判早晚高峰道路交通流量,对道路交通拥堵状况实时观察、快速反应、及时疏导、未堵先疏,辅助指挥员迅速下达指令,指挥警力合理分流、远端控流和交通管制,最大限度优化道路通行能力,保障交通安全和文明出行。

  此外,通过升级优化智能交通管控平台,实现交通信号灯智能联网、高效联动,根据路面车流、拥堵和事故等要素变化,对路口分时段进行方案控制,实施干线协调优化、可变车道切换等自动化交通管理。

  据悉,今年以来,黄埔区行车速度比去年提升了3公里/每小时、停车次数降低了26%、路口排队长度平均减少了20米—30米。

  城市道路市政基础设施是遍布城市的“毛细血管”,考验着精细化、科学化管养的真功夫。黄埔区运用创新科技,提升市政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引进创新技术新材料,抓好市政道路精细化管控。该市政智慧巡查系统,实现了网上全过程审批,消除了传统巡查管理监管模式中不及时、不直观等弊端。

  黄埔区市政设施管理中心主任陈文向记者展示了智慧巡查系统的操作界面:“我们研发电子传输、地图展示、数据信息化处理等功能,划分已录入、转维修、已接收、已修复、已确认、已收方、合格等10个模块,实现在网上清晰直观看到所发现的市政设施病害照片及描述,网上审批、安排维修单位,施工班组在网上接到任务后可以马上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