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东莞第三法院力助农民工“追薪”1.38亿元

来源:新快报     2021年10月29日        版次:G06    作者:杨英杰

  新快报讯 记者 杨英杰 通讯员 钟紫薇报道 岁末是农民工工资结算争议多发期、高发期。据记者了解,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急难愁盼”问题,东莞第三法院把更快兑现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抓手,从源头治理、畅通渠道、加快兑现、加强惩戒下功夫,全链条精准发力,建立根治欠薪工作的长效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整治。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东莞第三法院共办结劳动争议案件4732宗,结案率超八成,执行到位金额1.38亿元。

  前端严控:提前介入减少纠纷成讼

  “我们跟着包工头到玩具公司做流水线工人,做了三个月工资一分没领,工头突然跑了,公司又不认账。”今年9月初,老周等10名工人到东莞桥头镇人社分局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人社分局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向桥头法庭通报,双方立即启动诉调对接机制,由法庭安排调解员提前介入。最终,公司经营者接受了调解建议,当天即和工人达成协议,并支付了两个月的工资,剩余部分在明年1月前付清,桥头法庭对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

  与工会、人社等部门建立信息沟通共享机制,第一时间掌握信息、介入调解,是东莞第三法院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纠纷成讼的一大“法宝”。该院不仅联合工会建立了“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一体化平台,在重点工业园区设立诉调对接工作站,派出法官、调解员驻站值班,为园区追讨欠薪的劳动者提供咨询、调解、出具协议书等服务,还加强与人社等部门的对接,启动“靠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强化源头化解、系统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中端提速:“三优先”原则争分夺秒追薪

  “下午2点我把欠款划到公司账户吧。”“那我们现在先去车间登记一下设备。”“啊?法官您稍等,5分钟之内我马上转钱!”

  这是9月28日东莞第三法院开展集中执行行动中的真实一幕。一家电子科技公司拖欠了工人1.3万元工资,执行法官到达现场后,公司负责人答应在下午2点前转账,在被告知在未收到款项前,法院需对公司的机器设备进行查封登记时,负责人立马改口,在5分钟之内转账还款。

  对于进入法院的欠薪案件,东莞第三法院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三优先”原则,即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在立案阶段,指定立案窗口优先立案、办理保全申请;在诉讼阶段,90%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使用特殊的绿色卷宗袋,提示法官对该类案件优先排期、送达、开庭,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提高审判效率,使大多数案件在两个月内审结;在执行阶段,发挥执行指挥中心的作用快查快控,部署开展专项行动,对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用好用足各种强制执行措施,全力解决拖欠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工资问题。

  节点严管:确保高效兑现执行款

  “法院不仅帮我们把工资执行到位了,还不用我们跑,担心我们手机操作不便,专门上门给我们办转款,太贴心了。” 5月27日,3名法庭工作人员在东莞谢岗镇某五金制品公司车间门口摆起了“摊”,为51名工人核对信息、办理转款,工人们拿到被拖欠的工资后喜不自胜。

  在执行工作中,东莞第三法院对欠薪案件实行“快立快移、节点管控、过程公开”模式,将送达查控流程限定在15天内完成,有可供执行财产易于变现的在一个月内执行完毕,并通过法官团队工作微信及时告知申请执行人进度。此外,对已到位的执行款精简审批发放流程,通过线上转款、上门办理等方式,缩短执行款发放时间,使劳动者无需到庭即可快速领款,有效减少当事人诉累。

  末端严惩:打击恶意欠薪行为

  “判决如下:被告人饶一龙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2021年1月29日,东莞第三法院对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进行公开宣判。

  被告人原系东莞市某针织有限公司的经营者,2018年在公司经营不善拖欠40名员工24万余元工资未付的情况下“跑路”,逃匿两年之久才归案,后通过亲属支付工人工资获得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