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河源市连平县:32公里“灯舞连平”碧道串起乡村振兴示范带

来源:新快报     2021年10月29日        版次:T12    作者:朱清海 王飞

     ■忠信农业生态产业园,占地总面积2648亩的园区,目前项目一期建设已完成。

     ■连平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曾智生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

     ■忠信人民广场的升级建设,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休闲场所。

     ■随着碧道沿线忠信人民广场提升建设等项目完成,接下来将积极探索“碧道+”多元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沿河碧道与周边乡村联动的景观体系,为乡村旅游带动产业兴旺注入强劲动力。

  住客家民宿,叹智慧农业,品地道美食,漫游柘陂村红色教育基地、司前村家训文化传承基地、上坣村花灯制作基地……一条全长32公里的“灯舞连平”碧道,将河源市连平县南部4个镇12个村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农文旅融合驱动的乡村振兴之路。

  除了这条十里花灯红色乡村振兴示范带,连平县九连山脉沿新丰江乡村振兴示范带、百里席水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千年禅养乡村振兴示范带、万亩桃园乡村振兴示范带也已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连平县结合全县实际和资源特色,以全域旅游撬动乡村振兴持续发展,培育壮大富民兴村产业,努力打造广东乡村振兴的“连平样本”。

  探索“碧道+乡村”多元融合发展模式

  走省道S341线,从东部进入连平县的第一村,就是忠信镇柘陂村。作为广东省红色村,柘陂村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解放前中共连平县委临时所在地曾设在该村华南小学。除了红色旅游,柘陂村还成功打造“红黑紫”(红玫瑰、黑蒜、紫珠)富民兴村产业。

  作为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忠信花灯”的发源地,忠信镇司前村跻身“全国传统古村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花灯文化和家训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声名远扬。忠信花灯作为集绘画、剪纸、书法、对联、诗词、编织等于一体的传统民俗造型艺术,成为连平县的一张文化名片。

  在连平县,像柘陂村、司前村“各美其美”的村庄有很多,如何把这些特色乡村串珠成链,带动更多村庄“美美与共”?近年来,连平县全力推进南部片区十里花灯红色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忠信农业生态产业园为核心,通过碧道整合忠信片区(油溪镇、忠信镇、三角镇、大湖镇)丰富的生态资源、农业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特色资源,将碧道沿线建成适合骑行、游玩、观赏的农文旅综合体,打造珠三角区域最好的亲子度假旅游目的地。

  新快报记者在忠信农业生态产业园见到,占地总面积2648亩的园区,目前项目一期建设已完成;占地面积约700亩,完成投资5.8亿元,包括新农村示范民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两部分。其中,民宿区占地100多亩,共8个合院、124栋客家风情建筑,具备民宿功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占地500多亩,集高科技种植、科研育苗、科普观光、农产品采摘、产业研学于一体,蔚为壮观。

  “交通非常便利,最近的高速公路出口就在园区门口。”据园区工作人员介绍,“灯舞连平”碧道今年年底全部建成,预计明年正式开放。随着碧道沿线忠信人民广场提升建设等项目完成,接下来将积极探索“碧道+”多元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沿河碧道与周边乡村联动的景观体系,为乡村旅游带动产业兴旺注入强劲动力。

  打造“九、十、百、千、万”乡村振兴示范带

  流水潺潺的碧道、百花争艳的小花园、四季常青的小菜园、干净整洁的小公园……在连平县陂头镇陂头村,村党支部书记谢彩虹喜笑颜开:“现在政策那么好,政府非常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村民住得更舒服了。”

  今年,陂头镇发出了“美丽庭院”创建倡议书,号召全镇妇女姐妹身先力行,积极投身“美丽庭院”创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以家庭面貌的焕然一新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改造提升。“我们在全镇打造‘内环’和‘外环’两条观光休闲环线,分别将沿线乡村串联起来,推动乡村旅游连片发展。”陂头镇人大副主席谢永贵说,连平县规划打造的千年禅养乡村振兴示范带,其中,燕岩古寺就在陂头镇,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以全域旅游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美丽经济,加快‘融深’‘融湾’的步伐。”连平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曾智生告诉新快报记者,目前正在加快推动《连平县乡村振兴+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出台,打造连平县乡村振兴3.0版,通过整合全域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乡村产业资源、交通体系等,以乡村振兴示范带为抓手,明确全域旅游及乡村振兴发展思路,探索“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创新发展模式。

  曾智生用“九、十、百、千、万”概括连平规划打造的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其中,九连山脉沿新丰江乡村振兴示范带串联元善镇、溪山镇、隆街镇,全长约30公里,涵盖25个行政村;十里花灯红色乡村振兴示范带辐射范围最广,约698.746平方公里,西起油溪镇,串联高莞镇、忠信镇、三角镇、大湖镇,全长约35公里,涵盖38个行政村;百里席水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北起内莞镇显村村,串联元善镇,南至田源镇肖屋村,全长约35公里;千年禅养乡村振兴示范带串联元善镇、陂头镇,全长约28公里;万亩桃园乡村振兴示范带以上坪镇为中心,串联布联村、中村村等14个行政村,全长约20公里。

  构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长效管理机制

  “乡村振兴不能一蹴而就,要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久久为功。”曾智生说,为确保长期高效推动连平县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今年7月,连平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的通知,并出台《连平县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办法(试行)》《连平县乡村振兴工作队伍管理规定(试行)》《连平县构建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试行)》《连平县乡村振兴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连平县乡村振兴项目评选办法(试行)》,构建完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长效管理机制。

  《意见》提出,通过常态化考核、制度化奖惩、动态化管理,加强人员管理、培养和使用,建立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且政治、本领、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工作队伍。“乡村振兴,人是关键因素。”曾智生说,在强化队伍管理上,目标就是要建设“想干事(思考能力强、有公心)、能干事(工作能力强、有思路)、干成事(执行能力强、有干劲)”的乡村振兴工作队伍。

  接地气是《意见》及相关办法一大亮点。首先是在乡村振兴规划上,要求以乡村发展和村民需求为导向,突出地域特色、注重简单实用,镇村组织、村民参与,因地制宜组织编制乡村振兴规划,规划要“接地气”,让村民“看得懂”并能“跟着做”。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增强村民参与度及作为乡村振兴主体的主人翁责任感。并将村民参与度、满意度作为项目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意见》指出,始终把“富民兴村”这个核心要义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深挖历史文化资源,擦亮文化品牌,打造一批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村和风情小镇,塑造“粤美乡村”旅游品牌。下一步,连平县将大力推进全域旅游,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开发带动乡村振兴,走出一条富有连平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 责编:梁美琪 / 美编:张汉松 / 校对:任倩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