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干出特区速度 华里社区俩月换了新模样

来源:新快报     2021年10月29日        版次:T15    作者:方轶

     ■华里小学的课桌椅全部换新。

     ■中秋节前,华里社区段道路完成升级改造。

     ■华里社区率先建成“五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

     ■华里社区环境优美,处处明亮整洁。

     ■汕头市驻濠江区滨海街道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入户走访。

  汕头市驻濠江区滨海街道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

  翻新教室,更换旧桌椅,改善学习环境;改造社区主干道,修建停车场,让群众出行更安全舒心;率先建起退役军人服务站,让社区退伍军人有了共同的“家”……驻镇进村不到三个月,汕头市驻濠江区滨海街道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驻滨海街道工作队”)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在华里社区的乡村建设方面,已经给群众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应该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打实地帮助社区群众解决实际需求,让群众享受到乡村振兴的发展红利。”驻滨海街道工作队成员、华里社区第一书记陈铨说。

  社区引领样板示范 创新教育帮扶模式

  驻滨海街道工作队由汕头市发展和改革局牵头,汕头市委组织部、市应急管理局、市审计局、市总工会和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成,共有6名成员。滨海街道下辖9个社区居委会,华里社区是其中之一。驻滨海街道工作队进驻后,迅速开展走访,调研全街道情况,尤其关注群众关心和急难愁盼的问题,教育就是其中之一。

  工作队到来后,华里小学发生了大变化,先是在9月15日,589名学生全部更换了崭新的课桌椅;国庆节期间,六年级其中两个教室更是焕然一新,铺了地板、刷了墙面、重新布设线路,教学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华里社区党委书记丁海辉告诉新快报记者,华里社区一直非常重视教育,9月1日开学当天,他就和陈书记到华里小学了解情况,看到孩子们的课桌椅很破旧后,“当天中午,陈书记就和我们班子一起研究这个问题,当天就联系到热心企业捐赠600套课桌椅。”两周后,课桌椅顺利到位,孩子们和老师们都很开心。工作队又继续发动宣传,联系到两位乡贤捐赠资金翻新教室,社区人员和学校则利用国庆假期加紧施工,让孩子们回校时看到了全新的教室。

  “在教育帮扶中,驻滨海街道工作队和社区居委坚持了实事求是和创新发展相结合的思路,因此才有了社区带头、学校管理、创建样板教室、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的帮扶模式。”陈铨说,“社区的带动引领,模范样板的示范,能够给热心人士和企业以信心,激发他们的公益热情。我们希望以这两间改造完成的教室为样板,发动更多热心企业、人士,一间一间教室逐步升级改造,利用三年时间,让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

  广泛宣传同心同力

  用特区速度升级道路

  出行也是老百姓最关切的问题之一,同样在今年9月,华里社区的群众再也不用为道路坑洼、随处停车等问题苦恼了——连通濠江区主干道河中路的滨海内街华里社区段,终于完成了升级改造,还配套建设了一个有281个停车位的公共停车场。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于9月启动,当月即完工,“用特区的干劲干出特区的速度。”陈铨说。

  众所周知,主干道在改造升级过程中,肯定会对群众的出行,沿街商铺的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陈铨介绍,为了争取群众对修路的理解和支持,工作队联合社区干部在动工前就广泛宣传,改造完成后,又结合创文工作和新建的停车场,向群众宣传规范道路交通秩序,共同守护华里的卫生环境。

  如今,车辆沿着滨海内街华里社区段连接“四好”农村公路行驶,随着公路延伸,社区环境优美,处处明亮整洁,群众安居乐业,一幅美丽乡村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

  率先高标准建设

  这个退役军人服务站不一般

  在华里社区,有一个别处少见的“军人之家”,这就是华里社区的退役军人服务站。“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建立退役军人服务站是举措之一。”丁海辉介绍,华里社区现在有退伍军人91人,现役军人7人,服务站主要承担社区退役军人来访登记、政策咨询、权益维护、就业指导、关系接转等方面工作。

  据了解,华里社区高度重视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不仅腾出专用场地配套设施,并将社区历年所有退役军人和现役军人的信息“一人一档”建档立卡,设置专人管理,同时设立退役军人办事窗口,将退役军人的服务保障落到实处。工作队也对服务站建设高度重视,在建设期间,多次到服务站了解建设进度,提出建设意见,与社区共同谋划服务站的发展方向。为了打造“五星级”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9月18日,服务站全新升级亮相,硬件更加完善,服务更加贴心,受到了社区退伍军人的一致好评。

  “在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华里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高标准完成了建设工作,得到了很多参观领导的肯定,而且有不少社区都来学习借鉴。”丁海辉说,接下来,要利用好服务站,营造尊崇军人、尊重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引导激发退役军人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陈铨介绍,在调研过程中,工作队和社区居委都认为,乡村建设不是搞大拆大建,重点是在村庄现有格局风貌的基础上,通过微改造,逐步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内在功能,提高生活品质,“接下来,我们会结合社区实际,一步一脚印地推进社区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建设好美丽宜居的现代乡村,让群众切切实实享受到乡村振兴的发展红利”。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  责编:马壮 / 美编:郑理文 / 校对: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