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拿大人手机玩《原神》,充值4800元

来源:新快报     2021年11月05日        版次:A06    作者:林钢威

    

    

     ■多个平台上有店家在售卖以实名认证的原神初始自抽账号、成品账号,其中销量高的自抽号就达到月售4万+。

  记者调查发现网络售卖游戏账号现象仍然存在

  新快报讯 记者林钢威报道  多位家长近日向新快报记者反映,未成年孩子使用他们的手机玩《原神》游戏欲罢不能,有的孩子用父母的钱狠下血本,直呼“玩得过瘾就充着玩”,一个晚上充值的费用就动辄几百上千元,而后知后觉的父母在事后申请退款无果。记者调查发现,网上售卖《原神》已实名认证游戏账号的现象依旧存在,而这也为未成年人玩游戏提供破解之法。

  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其中提到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真实有效身份信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10月18日召开“清朗·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全国视频工作会议。会议中提到,专项整治行动紧盯五类账号运营乱象就包括向未成年人租售网络游戏账号。严格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和登记要求,清理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账号的租售交易。

  11月3日,记者将问题向《原神》的客服工作人员进行反馈。截至发稿前,上海米哈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仍未就相关问题作出回应。

  家长投诉

  孩子拿家长手机充值 家长要求退款无果

  近日,在“新浪微博黑猫投诉平台”,记者检索发现,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用家长的手机在《原神》上充值,家长们希望,游戏平台能够退还充值的钱。

  张先生向新快报记者反映,就读高一的儿子小张最近迷上了一款名为《原神》的游戏,在学习之余常使用张先生的手机玩游戏。直到前不久,张先生突然发现自己的银行卡在扣款时出现异常,“由于银行卡是绑定社保,在扣社保钱的时候才发现银行卡的钱少了。结果我一查银行账号流水才发现,儿子竟背着我拿手机和银行卡去充值游戏。”让张先生意想不到的是,小张在充完钱后就把手机充值信息删除掉来瞒天过海。事后,小张也表示十分后悔,称“当时玩得过瘾就充着玩”。98元、198元、648元……不知不觉中,小张竟消费了4800余元。张先生得知后也向原神游戏官方申请退款,但是至今仍未退款。

  同样抵挡不住游戏诱惑的,还有李先生的孩子。他告诉记者,七岁的女儿用他手机号、身份证信息去注册《原神》游戏账号。直到近日,李先生看到银行发来的短信,才知道孩子一晚上就充值了2400元,事后经李先生了解,原来自己的支付密码在一次偶然间被孩子知道了,之后孩子就开始在游戏中不断进行充值。于是他将此情况反映给游戏客服要求退款,而客服却称孩子已经把充值的金额换成道具,无法退还。他认为,“家长有责任,让孩子知道了支付密码,同时游戏公司也有责任,对于这么大的充值金额游戏,游戏公司应该开启人脸识别进行验证,核实身份信息,加强对未成年人玩游戏的监管。”

  记者调查

  网络售卖游戏账号仍然存在

  近年来,游戏行业快速发展,租号、卖号的生意水涨船高。《原神》游戏玩家阿伟告诉记者,目前,玩家可通过购买游戏账号绕过身份验证,这意味着未成年人使用此类已实名游戏账号便可“肝”可“氪”,能在不受防沉迷系统的监管下玩游戏。

  10月底,记者在某知名电商平台上搜索《原神》,便检索出购买原神初始自抽账号、成品账号的链接,以销售量居高的一家名为“好兄弟网游”店家为例,其中销量最高的自抽号就达到月售4万+。当记者问其客服购买的账号是否需要身份认证?得到的回复是,国家规定玩游戏需要实名。买家购买的游戏账号已经绑定虚拟的成年人身份证号码,完成了实名认证。消费者购买的自抽账号、成品账号则无法修改身份信息。

  记者以9.8元的价格向该商家购买了一个《原神》自抽账号,在购买的过程中,仅有系统提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平台规则,购买网游类商品需年满18周岁。平台严禁商家向未成年人提供相关商品,禁止未成年人购买”,而商家却没有了解买家是否为未成年人,买家也无需提供身份信息。

  随后,记者使用该账号登录《原神》,在游戏里账户的用户中心一栏,记者查看到实名信息已经登记。在该充值的过程中,玩家不需要提供身份验证,也没有在线时间约束。

  记者在抖音上也发现同款自抽号,有个别《原神》主播通过让粉丝添加其QQ群,售卖已实名认证的游戏账号。

  虽然《原神》在游戏中的防沉迷系统说明中声明:“对于实名信息为未成年人(未满18周岁)的玩家,开启防沉迷限制,对当前账户的游戏时间和充值消费行为进行限制。”但未成年人通过在网上购买已经实名认证的游戏账号来避开实名认证,如此一来,游戏中的防沉迷系统便成了摆设。

  律师点评

  未成年人拿父母手机充值是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对此,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廖建勋律师表示,民法典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未成年人偷偷拿父母的手机进行大额充值,是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家长可以要求游戏公司退还相关的款项。如果对方不予退还,家长可以向工信部门投诉游戏平台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也可以向消协提起调解申请,介入调解;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该充值行为无效,并要求游戏公司退还相关款项。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向未成年人销售实名的游戏账号是违法的,电商平台、卖家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游戏公司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在技术上做足准备,对购买人进行实名验证,在下次登录游戏的时候也要进行实名认证或人脸识别,避免未成年人使用他人的实名账号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