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翁方纲阮元伊秉绶在广府均有金石存迹 对清代后期金石学产生重要影响

来源:新快报     2021年11月28日        版次:A11    作者:梁志钦

     ■伊秉绶粤岳祠记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

     ■阮元 诗二首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

     ■尚有西斋记(翁方纲)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翁方纲摹米芾药洲题 清乾隆三十四年 (1769年)

  翁方纲、阮元、伊秉绶均是清代入粤官员,又是金石大家,他们重视地方文化教育,倡导金石之学,对清代后期的金石学产生重要的影响。广府金石研究成果,清代翁方纲的《粤东金石略》、阮元的《广东通志•金石志》、吴兰修的《南汉金石志》以及汪兆镛《番禺金石志》《广州城砖录》都有涉及,但未见以“广府”命名的金石专著。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在翁方纲的积极倡导下 金石学风气在广东快速传播

  翁方纲自乾隆二十九年(1764)奉命提督广东学政,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共八年。在广东任政期间,倾心于搜访金石,搜的金石碑刻文字凡五百六十二种。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著成《粤东金石略》九卷。按当时粤东各地区分类,记载金石名称、地点、年代及撰书人名字、行数、字径、题跋等,著名书法评论家黎向群表示,“可惜未记载摩崖、碑、碣的内容,是为一大遗憾。”

  据介绍,《粤东金石略》是翁方纲在广东考察、辑录、研究金石的结晶,所录石刻资料数量多、地域广,考证详列。大量收录碑刻名篇,如记载了众多的历代名人显宦的寓粤事迹,如唐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商隐以及唐书法家李北海等,还有宋理学家周敦颐、朱熹,宋文学家苏轼、苏辙、秦观、杨万里,宋书法家米芾等。翁方纲在粤也留下了不少的题记,除在药洲留下题记外,还在南海神庙内留题。

  黎向群介绍,“翁方纲在粤八载,为官之暇,搜求广东摩崖碑碣不遗余力,足迹遍布粤东各地区。他曾七次寻访《重刻张九龄神道碑》,五次到清远峡摹拓‘东坡钓矶’四字,用时四年搜寻米芾题‘药洲’石等等轶事,足见他对金石的痴迷与执着。

  黎向群认为,从翁方纲的著述《两汉金石记》和《粤东金石略》来看,主要以所见金石目录中著录情况、碑石的存亡及所在地,拓本与摹本的源流传承,字画的阙泐,书体的特征,章法布局等。

  黎向群认为,在翁方纲的积极倡导下,金石学风气在广东快速传播,并且培养出了一批岭南本土金石学者,如冯敏昌、潘有为、谢景卿、张锦芳、赵希璜、黄子高、叶梦龙等。

  阮元使粤地人才丰隆,学术风气大盛

  目前在“药洲遗址”里,也有阮元《次翁方纲诗韵二首》的石刻存迹。阮元(1764-1849)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从嘉庆二十二年(1817)阮元调任两广总督起,前后在粤达八年之久,6次兼任广东巡抚、学政、粤海关总督,对军事、经济、文化建树甚丰,尤其在学术文化建设事业上贡献甚巨。他亲自主持重修《广东通志》,这是一部广东的百科式的史书,涉及历史沿革、政治变迁、山川河流、文化古迹、金石文艺、风土人情等方面。因为这是一项规模巨大的工程,需广揽人才,聘当时“粤中第一学者”陈昌齐为总纂,参加具体修志的本地金石学家有谢兰生、叶梦龙、吴兰修、曾钊、熊景星、仪克中等。

  黎向群介绍,阮元为了广招人才,提倡朴学,于道光四年(1824)将广州越秀山越王台故址改建“学海堂”,作为粤秀书院、羊城书院、越华书院、端溪书院四大书院诸生研习经史之所,并亲自任山长,亦参与讲学,因赏识吴兰修博通经史,任命他为第一任学长。他注重经世致用的学风,从而使粤地人才丰隆,学术风气大盛。

  《广东通志•金石略》系十略之一,共十七卷,另附录,收录了粤东各地自商、周、汉、晋至元代的主要金石文字近六百种。为研究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以及山川名胜、道路关津、风俗物产、典章制度、人物职官等方面提供珍贵的历史资料。在阮元的《广东通志•金石略》成稿之前,已有翁方纲的《粤东金石略》,吴兰修的《南汉金石志》以及各地方所辑录的金石文字,为《广东通志•金石略》的成稿提供可靠的资料依据,同时又有一批著名而有经验的金石学者参入其中,内容和体例进一步得到完善,是粤东最完备的金石著作。

  《粤岳祠记》碑堪称伊隶“精品之最”

  乾隆五十四年(1789)伊秉绶考取进士,在京期间,拜刘墉为师,与翁方纲接触频繁,在金石学上受益颇深。其《留春草堂诗钞》中记载一些题金石的诗,数目不多,但十分珍贵,共有六首,如《题<衡方碑同覃溪先生寄桂未谷大令>》《焦山鼎铭旧拓本》《题徐雪庐孝廉防风碑考后》等,足以窥探其金石学上的学识与功力。

  据了解,目前他留在广府的金石存迹主要有现藏广州博物馆的伊秉绶隶书《粤岳祠记》碑拓本,该碑字形方正宽博,稳中求险绝,用笔圆润凝重,透见其正大光明的庙堂之风。《粤岳祠记》碑,是伊秉绶60岁佳作,其珍贵在于罗浮山未见其碑。“光绪己丑花朝。南海孔广陶跋释文曰:右记原嵌山馆楼壁。此记岳囗之所由名也。馆毁后。碑断为七而亡其二……得初拓本补镌五十余字。仍置原处。虽不能顿还旧观。幸不至日就湮没矣。”邬榕添《罗浮山摩崖石刻》,将《飞云顶粤岳祠记文刻》,列为“已佚摩崖石刻”部分。

  “邑人张友仁”编撰的《博罗县志•艺文》,录有曾燠撰《粤岳祠记》,“曾按:此嘉庆十八年刻石。宁化伊秉绶书。石存白云山云泉山馆中,未置山上。其后馆毁,碑断为七,观中道侣何永安护惜之,藏广州城内大清宫。”碑刻被称为“有文化的石头。”《粤岳祠记》碑堪称伊隶“精品之最”。

  故事

  翁方纲写《药洲石记》 述“索石”来龙去脉

  文化学者梁基永介绍,翁方纲在乾隆后期曾三度来广东做学政,是一省最高的文化教育官员,在清代与巡抚和总督是同级的,九曜石放置于学政衙门后花园中,癖好金石的翁方纲每日处理公务之暇,喜欢到花园中对着几块宋代题刻摩挲一番,有一回他离开广州到外地视察,回来时小妾告诉他,在花园里剔除榕树根的时候又发现了一处宋人题字,他高兴得马上赋诗以志欣喜。

  翁方纲在园中盘桓多年,一直以米题药洲石不在园中为恨,他打听到米题石在藩署(旧儿童公园)花园后,就多次写信给布政使。前文所提到,布政使口头答应归还,却一直用拖延的计策。直到翁方纲离任学政,始终没见着米题石一面。

  米题药洲石何时从学政花园搬到布政使署?连《广州府志》上也说“不知何时”,翁在开始的时候,是一直和布政使据理力争,离任后,他还念念不忘这块石头,时隔五十年,嘉庆二十二年(1817),他还写信向当时的总督提到这件事,总督深为老人的执拗感动,回信告诉他,石头确实还在布政署,前任的布政使康基田已经盖了一所亭子将石头保护起来了。翁听了颇为沮丧,恰好当时的布政使赵慎畛又重修亭子,赵氏久闻翁方纲的大名,很谦卑地请他为新筑的亭子作记,翁方纲知道米题药洲石归还无望,于是洋洋洒洒写下一篇《药洲石记》记自己索石的来龙去脉和对此石真伪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