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建好富民兴村产业带 做活旅游观光大文章

来源:新快报     2021年11月30日        版次:T08    作者:曾贵真 邓迪

     ■陆丰市河东镇青山村里的晒谷场上铺满了刚收割的稻谷。

     ■海丰县赤坑镇仁家村里几十亩土地通过流转租给本地村民种植番薯、辣椒。

     ■陆丰市河东镇,一间间民房被喷涂上美丽的色彩和画卷。

     ■马宫正在探索以“串珠成链”的发展模式,做强休闲旅游观光产业,推动全镇乡村振兴。

  汕尾多个镇街因地制宜全面谋划推进乡村振兴

  作为一个沿海城市,汕尾拥有广东第二长的海岸线。汕尾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汕尾市委书记张晓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强调,汕尾要全面接轨深圳、全力融入“双区”,强化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功能,加快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

  汕尾如何打造好这颗“靓丽明珠”?新快报记者日前走访发现,部分镇街正巧妙地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带的规划,根据当地的生态资源、文化优势等,因地制宜全面谋划推进乡村振兴。

  陆丰市河东镇:打造“山水画廊”景观,建设休闲观光小镇

  沿着陆丰市“山水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河东段一路走去,道路两边开阔,再也见不到昔日乱搭乱建的铁皮屋,一间间民房被喷涂上美丽的色彩和画卷,犹如一个流动的画廊。

  在准备重点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村青山村,村里的民房被深圳大芬村的画家喷涂得美轮美奂,村前的大池塘四周建好了休闲栈道,村里的晒谷场上铺满了刚收割的稻谷,整个村看起来充满了诗意和惬意,有种重温“乡愁”的感觉。

  陆丰市河东镇镇长邱汉专告诉新快报记者,河东镇有10个行政村,是一个纯农镇,根据陆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河东镇乡村振兴的发展定位是打造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小镇。2015年才建村的青山村,将以“山水画廊”景观示范带建设为契机,以“村庄变景区、田园变乐园”为目标,深入挖掘本村红色文化,推动文、农、旅产业融合发展,让“美丽村庄”向“美丽经济”转变,力争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河东镇副镇长林汉浩介绍说,青山村将利用村里现有的资源,通过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稻谷花海田园综合体、瞭望塔、电商驿站,引入阳光玫瑰采摘葡萄园等发展新模式,吸引大量游客到来,打造成河东镇农业休闲观光的示范点。新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青山村位于螺河东岸,是“山水画廊”的重要节点,又紧邻大路,地理位置优越,已具备了打造网红村的基础。

  邱汉专表示,河东镇认真做足“规划、建设、经营、治理”四篇文章,倾力打造“山水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支持示范带的建设,河东镇对沿路两边拆除了400多间违建房屋,包括很多用来开店的铁皮屋,创造了“零赔偿零冲突”的纪录。

  邱汉专说,之所以能做到“零赔偿零冲突”:一是得到支持,通过走深走实新时代群众路线,沿线各村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户代表大会,让群众充分明白乡村振兴的意义;二是示范,先由党员带头拆,再由群众自行拆,最后才由镇村干部协助拆,所以拆得很顺利。

  城区马宫街道:“串珠成链”发展,做强休闲旅游观光产业

  在汕尾地区,一直以来,马宫街道因为盛产海产品而出名,近几年,因为金町湾等网红景点的打造,马宫在全省的名气大升,游客暴增。马宫街道人大联络室主任黄进英告诉新快报记者,借助这几年发展起来的旅游优势,马宫正在探索以“串珠成链”的发展模式,做强休闲旅游观光产业,推动全镇乡村振兴。

  黄进英表示,“串珠成链”的具体做法是沿海、沿江(黄江),争取从长沙村开始一直到金町村,引导各村根据各自的发展优势、文化资源等,整镇推动乡村振兴。

  通过这几年的打造,金町村的金町湾因为有海滩和公寓的优势,旅游业已发展得比较成熟,“一到节假日有十万八万的人流过来,非常火爆。”他说,目前马宫正在重点打造好金霞光森林公园,做强长沙村的旅游业,打造红色文化、鱼工文化、祖祠文化等,谋划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新快报记者走访了解到,深汕高速的长沙湾出入口就位于长沙村,交通非常便利。在长沙村的旧码头附近,大片湿地吸引了大量海鸟落脚,时而腾地飞起,时而落下嬉戏;海上,穿梭长沙村的高铁不时会飞奔而过。因为风景秀丽,不时有游客来这里赏景观鸟拍照。

  长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文彬介绍说,随着游客的日渐增多,村里慢慢地发展,带动了村民的回流,这几年已经回流了几百人。因为有商机,很多年轻人回来创业,开网红店。其中村里的大排档已从原来的只有一家开到四家,快餐店也从零开始开到八家。

  新快报记者在长沙村看到,村里已建起了观鸟台、垂钓区,正在修复清代古炮台,而深汕西高速已在村里征地,正在建一座粤东最大的观光式服务区。徐文彬说,未来还计划利用鱼塭的区域,发动乡贤投资建设海滨小道,供游客踩自行车游玩,并建好小码头景点,吸引游客进来拍婚纱照,充分将村里的旅游业做强做大。

  黄进英说,马宫街道虽然不大,户籍人口仅有2.3万多人,有六个村两个社区,但旅游资源丰富、养殖业和捕鱼业发达,未来的发展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海丰县赤坑镇:

  以示范带建设带动

  全域美丽,实现全面振兴

  位于汕尾市海丰县的滨海生态乡村振兴示范带横跨赤坑、大湖两个镇,全长约25公里,以滨海风光、农业园区、空壳山千鸟观测台、十里银滩等多个景点为主线,沿途风貌、美丽乡村、休闲绿道、公共服务设施等都被列入了建设范围。

  这条示范带如何建设?日前,海丰县委书记郭文炯率队调研滨海生态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建设工作时强调,要坚持打好“产业培育牌”,深挖生态资源,优化产业路径,拓展发展空间,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渔则渔、宜游则游,培育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逐步把美丽乡村“盆景”串联成“风景”,全力打造富民兴村产业带,以示范建设带动全域美丽,实现全面振兴。

  海丰县委农办常务副主任林来佳告诉新快报记者,这条示范带的建设思路,是结合农业观光和滨海旅游,将两个镇捆绑一起成片开发。作为示范带起点的赤坑镇来说,首先一定要把镇区中心的功能建设好、发挥好。

  海丰县赤坑镇党委书记罗鸿雁表示,赤坑坐拥汕尾高铁站和两条高速路出入口的交通优势,根据汕尾市的总体规划,将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物流镇。乡村示范带的建设已经启动,美丽圩镇的建设是首要考虑的,目前已对两个主干道的改造进行美化亮化,示范带经过的六个行政村的改造都会提档升级。

  深圳市驻赤坑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王海洋表示,为了支持赤坑镇的美丽圩镇建设,帮扶单位已自筹资金补短板,重点将协助镇里解决12个公厕的改造、建设问题,同时计划在村里建设一个荔枝公园。对于挂点帮扶的岗头村、仁家村,将补好公共设施的短板,进行产业扶持,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样板村。

  仁家村是滨海生态乡村振兴示范带经过的第一个村,新快报记者发现,村前广场、村道等都建设得很好。村里几十亩土地通过流转租给本地村民种植番薯、辣椒,产业园的负责人马大姐告诉新快报记者,大家对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都非常支持,也充满了信心,下一步他们打算建一个旅游采摘园,种上草莓等水果供游客采摘,做强产业园。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 图片:新快报记者 邓迪 / 责编:梁美琪 / 美编:郑理文 / 校对:楚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