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云浮高位推进 美丽圩镇建设全方位提升

来源:新快报     2021年11月30日        版次:T10    作者:农艳芳 孙毅

     ■太平镇凤凰湿地公园文化综合展览馆内设图书室,供市民休闲阅读。

     ■驻太平镇工作队合影。

     ■六祖镇芦溪芳甸文化广场附近的碧道公园。

     ■太平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内展示了当地民俗舞火龙。

     ■六祖镇街区路面干净整洁美观。

  在佛光路上,云浮市新兴县六祖镇环境风貌“肉眼可见”的整洁美观,六祖镇副镇长叶培源提到,启动美丽圩镇创建后,六祖镇集成圩率先完成了管线落地、道路升级、雨污分流等改造,同时,医疗卫生、教育、“微网格”基层治理等公共配套服务也加快了完善,“接下来我们就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更大范围的改造升级。”而在新兴县太平镇,该镇人大主席符国洪说,结合美丽圩镇建设“10个一”标准,他们在圩镇功能完善、产业发展、基层治理、风貌提升等方面都做出具体规划并推进落地,一期建设中打造出的党建文化公园、湿地公园也初步达成“回乡就是旅游,楼下就是绿地,出门就是公园”的愿景。

  拓展“美丽圩镇”的内涵和外延

  云浮市自2020年起正式启动美丽圩镇创建行动,拓展“美丽圩镇”的内涵和外延,既注重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全面改造圩镇落后面貌,又强调对接中心城区(县城),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公共服务投入。云浮市委乡村振兴办介绍,美丽圩镇创建行动着眼将“美丽圩镇”作为打破城乡发展不平衡、撬动镇域经济发展引擎的抓手,“‘面子’与‘里子’一体推进,以圩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发展。”

  目前,云浮市63个镇(街)通过4轮美丽圩镇建设专项竞赛,在探索建设党建强、产业美、生态美、乡风美、治理美、生活美的“一强五美”圩镇过程中找到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定位。依据“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的原则,各镇(街)结合资源禀赋做出科学长远规划并推进落地,一批有特色、有品质、可复制的美丽圩镇“样板”正不断涌现。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云浮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美丽圩镇创建领导小组,联合统筹17个成员单位共同推进美丽圩镇建设,紧紧围绕“一强五美”建设目标,促进全市各镇(街)的全方位提升。今年2月,云浮市美丽圩镇创建行动还被列入省委深改革重大专项改革试点。

  六祖镇

  圩镇面貌优化提升

  擦亮“六祖”文旅大品牌

  灰色琉璃瓦装点房檐、橘色外立面粉刷平整,楼房之间、街道上空不见通信、有线电视等“蜘蛛网”遍布场面,宽敞平坦的沥青路面向四方延展……步入六祖镇,舒展自如油然而生:点缀着禅文化元素的路灯排列整齐,11.6公里的六祖大道全线铺设了沥青路面、花岗岩道牙,覆盖景石、景墙、绿化、路灯等设施,黄花风铃、紫荆花等按时节开放。

  “如今集成圩已经全面升级排水管,困扰多年的内涝问题被彻底解决。”沥青主道下面,排水、排污管道也已全面升级。

  叶培源说,圩镇的公共服务配套也在这次美丽圩镇建设中一并完善,义务教育服务网、基本医疗卫生和养老保障网的搭建也已基本达到建设要求、“微网格”治理领导机构、治理方案建立健全,镇村污水处理设施顺利建成……而5公里长的集成河碧道仍在抓紧建设,当地群众正在一旁公园的巍巍古树下静心锻炼,绿树青草相伴,木石掩映和谐,“这是我们围绕‘10个一’打造的一段万里碧道。”

  “10个一”,指的是云浮市美丽圩镇创建的十个建设重点,包括“一个功能完善的党群服务阵地、一个鲜明的主导产业、一个有特色风貌的示范街区、一个星级农贸市场、一个开放共享的文体场所、一个地段的万里碧道、一张健全的雨污分流和垃圾分类处理网、一张全覆盖的基本医疗卫生和养老保障网、一张优质均衡的学前和义务教育服务网、一张‘微网格’大治理平安网”等。

  叶培源介绍,他们计划以滨水游径串联临水的城镇街道和乡村居民点、景区景点等,带动河湖水域周边产业发展,引领形成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同时,依托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将“旅游+产业+生活”贯穿“禅意之旅”精品线路,形成以禅文化的农业观光乡村旅游为主,集农家乐、采摘园、民宿等吃住玩相结合的旅游综合体。圩镇环境风貌的提质升级又为六祖打造旅游强镇增强实力。

  太平镇

  民生风貌同步入手

  打造宜居宜游宜业新格局

  太平镇的凤凰湿地公园又是“10个一”的一个精品之作。

  穿过高大古朴的公园大门,进入太平镇凤凰湿地公园,视野骤然开阔,一侧原始树林幽静清朗,一侧太平镇文化综合展览馆(凤凰来仪阁)恢宏大气,眼前湖水碧波荡漾,踏上石桥见白鹭于湿地丛中轻飞戏舞……“五一试开放了5天,前后吸引了5万多人来游玩,可以说是非常火爆。”符国洪介绍道,将这原是滩涂的湿地公园开发起来后,太平镇拥有了占地7.1万平方米,兼具旅游接待、市民休闲、科普教育、文化宣传、候鸟栖息、水生态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市最大镇级公园。

  在太平镇生活了几十年的彩柔百货李氏夫妇提起近年圩镇的变化,忍不住喜笑颜开,“公园很漂亮,也很舒服,现在路也修好了,整个镇子跟城市似的干净又美观。”百货店门前的沥青路上车来车往,对面的茗隆阁门前也是停满了大小车辆,里面喧嚣热闹,服务员忙碌招待着座位上的大人小孩。老板娘陈翠华说,镇圩变美了,道路更加通畅,听说镇里多了党建公园和湿地公园,不少旅客也特意来游玩,店里的生意更红火了。

  实际上,太平镇在第一期的美丽圩镇创建中完成了党建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镇学校、卫生院扩容提质及圩镇外立面、圩镇道路、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凤凰水闸、人民大桥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建设,整体功能布局进一步得到完善。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里,竹编、花灯、舞火龙等太平当地民俗物件精心摆放,合着墙面上的说明传达着其背后的美好寓意。楼上的云浮乡村振兴学院太平分院已经组织了多次的教学培训,符国洪说,这里成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阵地,“主要面向农户,结合当地的茶叶、青梅等产业开展培训教学,做好助农服务。”

  通过美丽圩镇创建,太平镇确定了“一核”带“三区”的发展思路。驻太平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也表示将结合“一核两线三区”思路,助力推进圩镇核心区能量发挥,辐射“高铁经济商贸区”、“县城功能承载区”及“生态旅游示范区”发展建设。

  接下来,他们也将继续深耕细作一片茶叶、一颗青梅、一个火龙果,以“百亩果园、千亩茶园、万亩梅园、万千田园”促进农业就近就地产业化,利用好“禅茶文化之旅”这条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串联凤凰湿地公园、象窝山生态园等10多处旅游景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 采写: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 /  图片:新快报记者 孙毅 / 责编:陈玉婷 / 美编:黄海艳 / 校对:陈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