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东省时代公益基金会:让美育之花在田埂间朵朵盛放

来源:新快报     2022年07月22日        版次:A07    作者:严蓉 李斯璐

     ■“田埂花开”支教志愿老师给乡村孩子授课。

     ■“田埂花开”多功能艺术教室-写生模式。

  广东省时代公益基金会

  @清远阳山

  一间总成本约6万元的多功能艺术教室,可以给一个偏远地区的乡村小学带来怎样的改变?过去三年,广东省时代公益基金会(下称“时代基金会”)的重点公益项目时代中国“田埂花开”计划,在全国3省17个地市41县落地,除建设了174间“田埂花开”多功能艺术课室外,还输送超过100名音体美支教老师,共开展超过40000节艺术素质教育课,为乡镇中小学音美体教师提供超过50000人/次线上线下培训,受惠学生超过60万人。而仅仅在2021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时代基金会就通过广东省扶贫基金会捐款195万余元,建设了35间多功能艺术教室,为乡村小学的孩子们进行美育学习提供了最具有艺术氛围的空间。

  为孩子们营造艺术学习空间

  “自从有了这个多功能艺术课室,孩子们上美术、音乐课的积极性都不一样了,也激发了我很多关于美育的新想法,并在孩子们身上得到很好的教学实践。”清远市阳山县白莲学校的音乐老师陈燕春说,全校只有她一个艺术类老师,以前给孩子们上课比较单调,自从2021年3月春季开学,由时代基金会捐赠的“田埂花开”多功能艺术室建成使用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不仅孩子们对这个空间着了迷,上美育课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陈燕春也开始尝试跨学科教学,如用一些美术的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或者两者融合,形式更多样也更有吸引力。“以前有想法,但没有实现的场所,现在有了多功能艺术室,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带着孩子们上美育课,孩子们也都很喜欢。”陈燕春笑着说。

  “田埂花开”多功能艺术室究竟有何魔力?事实上,早在2019年10月,首间“田埂花开”多功能艺术室便在阳春市三甲镇中心小学三甲圩分校建成并投入使用,它是由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联合爱心设计团队原创设计打造的,在同一空间内可灵活切换成美术、音乐、舞蹈、合唱等功能模式,满足艺术教育的多种空间与物资需求。不同于一般儿童活动空间的色彩斑斓,“田埂花开”多功能艺术室有着浓郁的艺术氛围,也处处着力营造家一般温馨、温暖的感觉。

  “软硬兼施”破局乡村美育困境

  “田埂花开”计划对于多功能艺术室的选址,目前主要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乡村小学,每年时代基金会都会和当地教育局一同去考察,然后在符合条件的乡村学校进行改造。“2021年一共建造了35间多功能艺术室,其中10间在清远、10间在梅州、10间在阳江、5间在肇庆,主要都是在乡镇里教学环境条件相对落后的学校,而且比较缺乏艺术教育资源的地区。”田埂花开项目负责人刘明锋介绍,每间多功能艺术室的建造,包括硬件设施建设、软装柜子、音乐和美术教学物资配套等,合计单间艺术教室的总成本约6万元。

  “田埂花开”多功能艺术教室的可复制性,为其大规模推广建设提供了前提。在硬件条件改善后,乡村美育还面临艺术类专业师资匮乏的困境,针对这一问题,时代基金会同时为乡村小学不间断地输送艺术支教老师,并开展“田埂花开”在地教师孵化计划,为当地美育老师提供线上线下多形式的课程培训,以美育与空间建设联合并进的方式破局乡村美育的教育困境。

  “田埂花开”计划正是时代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和时代基金会结合自身优势,以在乡村小学普及系统的音乐、美术、体育教育作为工作目标,创新“教育服务+空间改造”的模式,软件硬件两手抓,以全方位培养乡村艺术师资,长久并持续地支援乡村艺术素质教育为己任,从根本上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和素质教育发展,并彰显企业参与社会帮扶的爱心力量。

  事实上,自2010年“广东扶贫济困日”启动以来,时代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和时代基金会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一直持续不断地参与到扶贫济困事业中,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至今,时代中国和时代基金会已连续12年支持“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参与帮扶的地区覆盖广东、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 采写:新快报记者 严蓉 李斯璐/ 图片:采访对象提供 / 责编:曾贵真 / 美编:郑理文 / 校对:任倩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