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建军联合爱心企业家走访慰问重点监测户。 |
驻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工作队队长于建军: 名字中带着“建军”两字,人如其名,于建军从小就是向往部队。在26年的军旅生涯中,于建军受党组织教育、在领导岗位锤炼,他说部队有几样“宝贵精神财富”犹如刻在骨子里一样影响着他,比如对党性的理解,讲大局,服从命令;比如热爱群众;比如艰苦奋斗、执着的干事精神…… 从一个战场到另一个战场,这些“宝贵精神财富”都潜移默化地融入了乡村振兴工作中。在这其中,因为一滴水,送一台洗衣机的故事,就相当暖心。 敢啃“硬骨头”, 引导村民走产业振兴之路 于建军从小生活在河北的农村,坦言自己“吃着农民粮,长在土地上”。进驻白渡镇后,于建军深刻意识到“乡村振兴,产业为王”的重要性。为此,他啃下很多阻碍产业发展的“硬骨头”,提出不少创新做法,助力当地强产业、促增收。 了解到悦一村一个约130亩蔬菜基地中还存在撂荒地没有流转后,于建军立马协助镇组织部门加强对村委班子的培养,通过换思维解决难痛点。同时,不断与村干部、村民、种植户等交心,并引领种植户参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等,促进产销两旺、联农带农。经过努力,使各方达成了产业振兴的共识,该基地的面积扩大到了如今的近300亩规模。 于建军和工作队员调研发现凤岭村水资源充足、耕地土壤肥沃等优势后,指引该村前期流转土地100亩,引入了梅州市某龙头农业企业发展稻虾共生项目,可为村民每年增加收入40000元。第二期的200余亩土地,将根据项目进展情况以继续承租或用土地入股的方式继续合作。以实招硬招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驻镇一年来,于建军带领工作队员,已协助白渡镇流转土地1000多亩,为牢牢守住粮食安全,促进产业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舍小家为大家, 思念双亲却难抽身回家探望 部队多年的培养,让于建军养成了热心为民的好习惯。对于白渡镇的重点返贫监测户16户35人,更是时刻关心、暖心帮扶。 桃柳村的刘奶奶已经102岁。去年冬天,于建军照旧走进刘奶奶家去探望她。突然间,屋檐下的他感觉头上被滴了一滴水。抬头一看,发现是挂在护栏上的衣服在滴水。原来,刘奶奶家没有洗衣机,阴雨天衣服不能甩干就容易滴水。于建军当即拿出手机下单,自己花了798元给他们家买了一台容量大且实用的洗衣机。同时还嘱咐同去的村委干部一定要帮刘奶奶家拉好电,手把手教他们使用洗衣机。 俗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近在咫尺的老人用心用情,但对远在河北老家年逾七旬的双亲,于建军却只能用“无尽的思念和深深的愧疚”来形容了。他告诉新快报记者,因为疫情影响、工作繁忙,他已经三年没能回老家去探望双亲了。 同时,于建军认为是一种强大的责任感让他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队长,我严格要求自己,别人做到的我首先要做到。只有率先垂范,才能团结一心、干出成绩。”于建军说,事实也证明,整个工作队经过不断磨合、分工,现在很和谐、团结,特别是关键时刻可以保持一个声音、同走一个步伐,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队长,我严格要求自己,别人做到的我首先要做到。只有率先垂范,才能团结一心、干出成绩。” 于建军 驻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工作队队长 派出单位 广州市荔湾区花地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