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电动车主驶在路上也爱恨交加

来源:新快报     2022年08月12日        版次:A04    作者:李应华 王彤 麦婉诗 陈慕媛 杨喜茵 李超朝 林翠珍

     ■在海珠区江南大道南,载有孩童的一辆电动车在机动车道上骑行。

     ■越秀区广信黄田小区内单车棚停放情况。

     ■10日中午,员村二横路上,电动车与机动车“抢路”。

  停车指引不明晰 充电桩分布不均衡

  事实上,电动车使用者在享受通勤方便的同时,在停放、充电的体验上也吐槽不断。尤其是7月1日起,新修订的《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下称《实施办法》)正式施行,其中规定已经建好的小区需设置或者改造集中停放、充电场所,同时禁止在室内场所停放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或为其充电,禁止携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及其电池进入电梯轿厢。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新法规之下,不少车主仍然因为充电桩难觅而继续入屋充电或者“飞线”充电。与此同时,记者走访还发现,非机动车道缺失或不连贯的老难题依旧让电动车主们大叹“太难了”。

  充电桩配套未完善无处充电,车主很“头痕”

  “充电都是把电瓶拆下来提到家里面充电,没有其他办法。”刚刚冒雨回到家的李先生看了一眼面前的简易单车棚说。

  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越秀区麓景路周边少见充电桩。李先生告诉记者,这里一到晚上巷子两旁就停满了电动车,拆下电池回家充电是他们最常用的方式。当然为了安全起见,也有村民自购了升级的充电器,检测到电池充满后能自动断电,较过去来说更加安全。

  住在广州大学城的周女士告诉记者,大学城这边一共有四条保留村,村内都是自建房,她自己的房子有三层,一楼有很大的空间来停放电动车,现在依然还要在家里充电。为了安全一点,还特意另外自己买入了一个充电器,当电池充满时会自动断电。“这边村里没有充电桩,很多人都卸下电池拿回住的地方去充电,很多租房子的租客其实也是偷偷拿上去充的,确实存在消防隐患。”周女士坦承。她表示,如果要使用充电桩的话,要到附近的商业街,走路大概需要10分钟左右,她去那边看过,也有部分居民会特意开车过去充电。“村里面对于电动车充电的需求还是很大的,如果村内能有集中充电的地方,量大不远的话肯定很受欢迎。”周女士如是说。

  就算安装了充电桩,车主在使用时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在番禺区祈福新邨,小区内大大小小的充电桩有十多处,能够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整体来说是良好的,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也存在一些小问题。”居民王女士介绍说,充电柜充满后也不会自动断电,如果不及时拿出会仍按照0.7元/小时计费,充电设备有损坏后也没有及时维修,有时候需要“碰运气”找好的插头。

  此外,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小区内指引路标较少,部分充电装置没有遮雨设施、部分充电柜存在损坏情况,甚至有的充电柜在扫码后显示“设备离线”,完全不能使用,充电设施的后期维修保养问题又成为短板。

  因无路可走,电动车“被逼”上机动车道?

  今年7月初,家住南沙区万达广场附近的卢小姐,在离家不远处的一家电动车品牌连锁店内,以接近2000元的价格购入了一辆电动车,并在之后不久进行上牌登记。一个月的使用过后,她谈了自己的感受:“拥有电动车超级爽,出行很方便,尤其是去这种不远但走路又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她提到,自己如果步行久了,脚容易出现酸痛的情况,电动车让她更有动力在下班后去周边参加绘画、舞蹈等兴趣班。

  不过,非机动车道的缺失令她头疼。她说,自家附近没有专用的非机动车道,经常需要上马路骑行或者和行人一起走在人行道上,这一点比较危险。因此,她希望广州能够加快推进非机动车道的建设,让机动车、电动车和行人能够各行其道。

  8月10日下午2时左右,新快报记者来到位于海珠区的江南大道南路段。该路段右侧划有1米左右的非机动车道,路上的非机动车道标志有些磨损。下午2时10分至20分期间,此路段约有60辆电动车经过,其中1辆逆行,而机动车有15辆经过。60辆电动车中仅有大概三成骑行在非机动车道上。居住在附近的市民李叔说,给非机动车划分的道路不够宽敞,平时也没留意地上的标识,感觉如果加个围栏会好一些。记者在附近骑行发现,靠近居住小区的路段大多比较狭窄,未设有非机动车道,需要机动车与电动车相互礼让。

  在天河区黄埔大道中工作的孙小姐则表示,有些地方设有1米宽的非机动车道“已是不错”,去上班的她经常需要和行人抢路。由于担心在机动车道行驶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她坚持在人行区域开电动车。她提到,其中有个比较麻烦的问题是经常需要停下避让行人,赶时间的时候,也担心行人的人身安全。

  无处可停?随意停? 电动车该何处安放

  新快报记者在黄埔区云埔街道弘大领寓创意园内某公寓门口看到,一排电动车停放在没有停车位的位置,记者从创意园保安处了解到,目前小区并无规划指定的停车位,园区内的居民可自行停放。

  正在停车的林先生告诉记者,他居住在这里的公寓有将近一年的时间,骑电动车进出,从没有遭遇保安拦截,园区内也没有指定的电动车停放区域,他平时是停放在公寓楼下,每次下班都能找到地方停放电动车。林先生表示,他也希望能够规划建设电动车停车位。目前没有停车位,他也不知道该把电动车停放在何处,如果能够规划好电动车车位,那园区内的电动车可以规范管理,他也乐于将电动车停放在指定区域。

  随后,新快报记者在黄埔区香雪牌坊处留意到了道路两旁的电动车车位空旷,在一个停车区域仅有两辆车停在停车位里,停车位的外面就有两辆电动车停放,导致行人走过都要绕路。记者一直等到车主张先生出现,他表示,由于太过于匆忙去见客户,他没有及时将车辆停放在电动车车位。他认为电动车占据的位置不大,才将车辆停在指定位置的外边。

  在黄埔荔红路上,记者看到在道路旁商铺门口横七竖八停放着的电动车,店主陈女士表示,部分市民将电动车停在她商铺的门口,对她进出自己的商铺造成影响。道路两旁的电动车规划停车位有限,以至于电动车会出现乱停乱放的现象。

  陈女士认为,目前的停车位也存在缺陷,大多停车位没有雨棚,下雨天不少电动车车主将车停在屋檐下,而大晴天车位在太阳底下暴晒,有车主将电动车放在树底下,即使树下没有划好的电动车车位。

  ■统筹: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麦婉诗 陈慕媛 杨喜茵 李超朝 

  见习记者 林翠珍 实习生 张永奇

  【电动车的“罪与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