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全方位升级 打造广东红薯产业强镇

来源:新快报     2022年08月12日        版次:T02    作者:方轶 王飞

     ■雷州市甘薯产业种苗繁育及技术推广中心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工作队到少榄村党群服务中心走访调研。

     ■农户正在地里收红薯。

     ■广州南沙区驻湛江雷州市杨家镇工作队。

     ■孩子们在完成硬底化的巷道内玩耍。

     ■少榄村正在对全部巷道进行硬底化,将极大改善人居环境。

     ■路通财通,一条大马路将吴划自然村和钟家自然村连接到了乡道。

  广州南沙区驻湛江雷州市杨家镇工作队:

  在湛江雷州市杨家镇郎武村,杨家蜜薯脱毒种苗基地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香甜软糯的蜜薯是杨家镇的特色农产品,在驻杨家镇工作队的助力下,杨家镇蜜薯产业正逐步升级壮大,向着广东红薯产业强镇的目标稳步前进。

  驻杨家镇工作队由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政府、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区分局、南沙区民政局及水务局和广州南沙公共资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组成,驻镇一年来,工作队扎实推进“五大”振兴工作,通过统筹各方资源要素,在产业、教育、消费、农村基础建设等多方面实干见效,为镇村发展注入新动力,为村民生活带来真变化。“乡村振兴是发展的大好机遇,我们一定要帮助杨家镇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工作队队长符立新说。

  聚力社会资源 为杨家镇发展添砖加瓦

  杨家镇有25个行政村,地域广却底子薄。为此,驻镇工作队在用好乡村振兴驻镇帮扶资金的同时,努力引入帮扶资源,聚集多方力量,加强帮扶共建。

  工作队在走访时发现,少榄小学基础设施亟待改善,师生最渴望的就是拥有一间图书室。工作队立即多方联系,通过对接雷州市第八中学,于今年年初为少榄小学带来了图书室,崭新的书架上摆放着首批捐赠图书500多本,涉及名著、科学、历史等多种类型,学校师生都激动不已。

  为了改善各村小学的教学环境,工作队详细收集学校需求,形成清单并向后方成员单位寻求支援。南沙区民政局发动区内社会组织慷慨解囊,为少榄小学捐赠现金4.8万元和一批教具、书籍。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区分局联合社会力量,为钟家小学和吴划小学捐献约1000本书籍和一批文具。不仅如此,南沙区民政局还发动南沙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与杨家镇签订驻镇帮扶协议。今年六一儿童节,联合会会员单位又筹集善款3.3万元,为少榄小学学生采购校服,为老师配备正装,为学生送去学习用品。

  众人拾柴火焰高。除了教育,工作队还将社会力量引入更广泛的帮扶范围:在南沙区爱心企业和派出单位的捐赠下,少榄村和吴划村村委收到了办公设施设备,群众办事更加方便舒心;杨家黑糯米在南沙区社会组织党委、南沙“时间银行”的支持下,走上“直播带货”平台;成员单位积极购销杨家蜜薯、杨家黑糯米等特色产品累计18.4万元;广州市红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与杨家镇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并成立劳务服务站,村民就业更加方便;由南沙区民政局牵线搭台、南沙公控集团和雷州市民政局分别出资修缮改造的少榄村综合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中心设有医务室、健身康复室、托老室、阅读室、娱乐室、手工(蒲织)工作室等活动空间,将极大地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方便群众居家养老。

  “组团单位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更好地推进帮扶工作,必须依靠社会力量。”符立新表示,接下来,工作队将加强共建活动,在教育、人才等方面链接更多社会资源,为杨家镇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强化产业帮扶 推动传统产业再上台阶

  在广泛链接社会力量的同时,驻杨家镇工作队深知,只有提产业发展水平,增强自身经济发展能力,才能实现杨家镇真正的乡村振兴。因此,驻镇一年来,工作队着力强化产业帮扶。

  红薯是杨家镇的主要农业产业之一。前几年致富带头人——雷州市源果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明冠回乡创业,带动乡亲种红薯,种植面积已发展到近3万亩。在杨家镇,源果汇农业建立的红薯产业基地规划建设面积10000亩,目前已开发超七成,还建设了农产品分拣仓库和电商产业园,基本实现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生产,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红薯约2万亩,是雷州市红薯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杨家镇红薯优势特色产业再上台阶,工作队主动对接杨家镇红薯产业,积极推进农业品牌“杨家蜜薯”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建设。

  然而,由于红薯连年大面积种植,使得品种退化,品质下降的同时,产量也有所降低。更可怕的是,目前雷州地区已经发现红薯种苗病毒呈快速蔓延趋势,危害严重。工作队调研得知后十分重视,一方面抓紧对接杨家镇投入镇帮扶资金破解红薯产业困局,一方面邀请派出单位领导前来调研,争取支持。

  通过多方咨询和论证,脱毒种苗是解决上述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甚至是唯一的途径。于是,建立“雷州市甘薯产业种苗繁育及技术推广中心建设项目(杨家蜜薯脱毒种苗基地)”被提上了工作日程。在工作队的助力下,杨家镇政府、雷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甘薯研究团队合作推动项目落地杨家镇郎武村,建设智能型工厂化育苗基地。脱毒种苗基地建成后,将与杨家镇宅湾村现有的“杨家蜜薯种植基地”组成“杨家蜜薯产业带”,预计年辐射带动番薯良种种苗扩繁面积5000多亩、种植面积达30000亩,年产值预计超过2.8亿元,并可带动600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1300多人就业,带领杨家镇村民大幅增收。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脱毒种苗基地的资金手续正在审批,基地建设也在稳步推进,预计2023年4月份即可建成投产。

  符立新介绍,工作队将与镇政府、雷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磋商研究,制定详细的产业合作帮扶方案,围绕将杨家镇打造成广东红薯产业强镇的目标,在推进红薯产业实现智能化生产、电商产业园智能化改进、种苗繁育基地进一步扩大等方面给予大力帮扶。此外,工作队还将依托派出单位引进珠三角产业资源,深入挖掘除蜜薯外的“名特优新”农产品,还考虑引入其他经济作物,丰富杨家镇产业结构,带动全镇种植产业发展。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 责编:马壮 / 美编:吴煌展 / 校对:陈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