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参赛作品倍增 选手水平显著提高 大赛影响力越来越大(2)

来源:新快报     2022年08月21日        版次:A05    作者:许婉婕 毛毛雨 林翠珍 孙毅 林里 郭思杰

     ■大赛现场,选手在专心致志地篆刻。

  选手故事

  ●余懿

  坚持练书法

  是为了“把字写好看”

  在第一场比赛中,新快报记者发现有一名选手早早地就收拾好个人物品,站在桌旁等待监考老师过来,整体状态比其他选手放松不少。她叫余懿,今年15岁,即将升上高一,练习毛笔字已经6年。“我想把字写好看”是她坚持练习书法的初衷,而父母也从未逼迫她学习书法。跟余懿一样,10岁的陈曦也是自己要求学习书法的。她是书画大赛书法现场赛的“老选手”,上一次比赛获得了三等奖,这次比赛,她写了两张作品,比赛结束时上交第一次写的那张。“我想选一张我最满意的。”她说。

  ●陈奕铧和陈奕镪

  3岁开始学草书 

  赛场上是同桌

  陈奕铧和陈奕镪是双胞胎兄弟,今年10岁,一起在3年前开始学习草书。他们在现场赛上是同桌,一个写古诗《滁州西涧》,一个写对联,写完之后都觉得超常发挥。陈奕铧说在现场有点紧张也有点兴奋,但全程很专注地写,写完就一点都不紧张了。“比在家写得好多了!”他们开心地说。

  现在是暑假,兄弟俩每天8:30至17:00学习书法,开学后则在周末花一天学习。“他们每次回来都很开心地分享当天的收获,还经常挑出最喜欢的作品送给我。以前会羡慕妈妈的字好看,现在他们说要当爸爸的老师。”他们的妈妈说。

  ●李艺哲

  父子一起学篆刻 

  结果老爸放弃了

  在现场,几名选手的“装备”和其他选手不太一样,放大镜、印床、刻刀……原来他们的参赛项目是篆刻。12岁的李艺哲马上就要上初一了,他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篆刻。“我爸爸带我去听了一场关于篆刻的讲座,回来之后我们都很想学,所以买了一堆材料,我就开始跟着篆刻的书自学。后来觉得应该进行系统的学习,这才报名跟着老师学习专业的篆刻。不过后来我爸爸没有继续学了。”他笑着说。

  ●冯女士的孩子

  学习繁忙 

  但每周书法课从不落下

  赛场外,有不少学生家长在等待孩子比赛完出来。冯女士的孩子正在上初中,一开始让孩子学习书法主要是为了磨炼孩子的心性,想让孩子能静下心来。学了几年之后,孩子渐渐喜欢上了书法。虽然学业繁忙时很难保证足够的练习时间,但每周的书法课从不落下。

  专家说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桂光:

  选手水平愈来愈高 

  执笔和运笔仍要加强

  大赛间隙,新快报记者采访了张桂光。他肯定了本次大赛选手的整体水平,认为六届比赛以来,参赛选手在书法字体的种类和书写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执笔,初学者和教学的老师都应该注重学生的执笔姿势,要遵守书法撰写的规范,在遵守基本规范的前提下再进行发挥;另外是要正确掌握运笔的方式,在临摹古碑帖的过程中,注重提、按、顿、挫等笔法的学习,不能单纯地模仿,要打好基本功。

  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梁晓庄:

  选手开始回归自然 

  真正在写字上下功夫

  以前的选手参赛是为写书法而写书法,喜欢学习现代流行的东西;现在看到他们慢慢回归经典、回归自然,开始注重字体的基本结构和基础的用笔等,看到他们开始真正在写字上下功夫。书法是书写者在平时的生活中能用得上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青少年选手的作品是一种天真的作品,而不是严肃的作品,他们在专注中获得快乐。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虽然现在他们不可能完全理解写在笔下的楹联诗词和句子,但是随着人生经历的丰富,他们能慢慢理解、慢慢锤炼自己的品格,这也是书法提升一个人素质的最好的体现。

  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李志东:

  书法审美很重要 

  格局放开使人走得更远

  (选手的)水平比之前高,一届比一届都有进步,路子越来越正。原来是楷书为主,现在各种字体都写得很到位,书写的字体得到了很大扩充,特别是写篆书,选手们很淡定,不怯场,可以看出是下了很多功夫的。投稿更加广泛也更有代表性了,说明社会非常重视书法文化的传承,能够反映我们省青少年书法的真实水平。

  书法是一种文化修养,学书法不能一蹴而就,从书法里的谋篇布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或待人接物的性格;书法也是一种人格修炼,可以陶冶性情、变化气质。同时,书法审美很重要,审美提高后,追求也更高。俗话说“不跟时人争,要跟古人争”,格局放开会使人走得更远。

  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授靳继君:

  书法要坚持练习 

  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此次比赛的选手年龄区别很大,小的只有五六岁。他们未来的路还很长,难免会遇到困难,这就需要披荆斩棘、排除万难。家长、老师和学校各方协调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很大作用,当孩子进入高中后,学习任务会逐渐加大,但仍应坚持练习书法,书法应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书法本身就是美育的核心内容,对人格的培养和性格的优化都起着积极作用。除了基本功之外,心态也很重要,现场赛会给到选手更多压力,通过初评进入决赛的都是精英,相信他们不会受这种干扰,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环境、调整自己的节奏,把自己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

  此次比赛收到的投稿作品数量比以往翻了几番,显示大赛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提升,并且能够整合好各类物质资源和文化艺术资源,以后的道路会越走越长越宽阔。

  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国学院(非遗传承学院)院长陈凯:

  5种字体都有人学

  才能说明弘扬书法做好了

  现场赛的学生都写得很熟练,可见在美育方面下了功夫。很多孩子从一开始学习老师的字,但我们要引导他们学经典的碑帖、学古人、学大家,这才是正确的方法。书法需要一定的个性,但对青少年来说能把经典学好就已经很好。

  互联网时代,我们不可能每天用毛笔写字,一开始学书法是靠爱好的。我认为青少年学习书法首先要了解中国的书法史,在学习过程中要多看文章,在技法之外文化要跟上,这样鉴赏能力才能跟上,不然永远到达不了高端的水平。

  从文字的源头来了解文字很重要,汉字从甲骨文发展到现在的字体,文字和文化始终是连在一起的,要善于发现文字形、音、意的魅力。以前的比赛,很少有人写篆书,此次比赛有部分选手书写篆书、雕刻印章,涉猎更全面。中国书法有篆、隶、楷、行、草5种书体,每种都有人学,这才是我们弘扬好书法的重要标志。

  广东书法与艺术研究院展览教研部主任罗炳生:

  繁简体并用还需要

  更为细致的引导和纠正

  此次大赛的赛制更完善,选手来源更广泛,选手的专业素养也非常不错,但我仍然发现几个问题。首先是繁简字并用的问题,书法艺术有自己的规范,有的字不同字形会表示不同的意义,带有特定意义的字需要通过繁体字来呈现。繁简体并用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指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纠正要更为细致。

  其次,有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练习草书。我认为,草书更宜用于表达性情,在孩子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表现性情是很难的,低龄的初学者是否有必要学习草书还值得讨论。

  ■采写:新快报记者 许婉婕 见习记者 毛毛雨 林翠珍 ■摄影:新快报记者 孙毅 林里 郭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