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十四年了,我们的手机号码没敢换过”

来源:新快报     2022年09月09日        版次:A04    作者:严蓉 李斯璐 潘芝珍

     ■晓燕自小生得端正漂亮,除了眼皮上有小小疤痕外,身上没有更明显的特征可以辨认。

  家寻宝贝

  “她当时上二年级,会写自己的名字,会写爸爸妈妈的名字。她还记得我们的号码,十四年了,我们不敢换号码不敢搬家,就盼着有一天,也许奇迹会发生……”话音未落,魏华峰已涕泪横流。多少次午夜梦回,女儿魏晓燕恍惚间出现眼前,那个人人见到都会夸漂亮的小姑娘,始终印刻在魏华峰的脑海里,也成了一根扎在他心头无法消融的尖刺,每一思及,就会心痛难忍。2008年12月27日,在广州市海珠区赤岗大塘村的出租屋附近,魏华峰当时年仅7岁的大女儿魏晓燕失踪了,至今毫无音讯。

  务工家庭的幸福往昔

  魏华峰的老家,在河南南阳的偏僻农村。2000年时,经人介绍,他和同乡包金瑞组建了家庭,次年便迎来女儿魏晓燕。夫妻俩虽在农村,却没有一点重男轻女的思想,他们非常疼爱晓燕,每天都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尽一切努力给她最好的养护。

  2003年,抱着“多挣点钱”的想法,魏华峰孤身一人先来到广州,勤劳肯干的他很快找到一份快递员的工作。“刚稳定下来,我就到处看房子想把晓燕和她妈妈接来。”魏华峰选定大塘村一家租屋后,像“蚂蚁搬家”一样跑了不知多少趟,才买齐一家三口生活必需的物件。看着狭小但洁净的“家”,魏华峰心花怒放,迫不及待地将妻女迎来广州,一家人在新的城市安了家。

  “我每天都在外面送快递,东奔西跑地忙,孩子妈主要就是在家照顾孩子,有时也接点手工活补贴家用。”魏华峰说,夫妻俩很快适应了广州的生活,不久,儿子魏涛出生,儿女双全组成的“好”字,让魏华峰每天的干劲更足,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有模样。

  时光荏苒,两个孩子慢慢长大,晓燕聪明可爱又懂事,魏涛也活泼机灵。尽管生活尚不富足,但夫妇两人内心像裹着蜜糖一样甜。让包金瑞尤为欣慰的是,晓燕年纪虽小,但却懂得体谅父母、照顾弟弟。“有一次我很忙没空去接他们放学,弟弟走到半路肚子疼,瘦瘦弱弱的晓燕竟然把弟弟背回了家。”回想多年前的场景,包金瑞的眼泪簌簌往下掉。

  女儿失踪妈妈再无笑容

  2008年12月27日,这个日子,魏华峰至今记忆犹新。

  那天下午4点多,正在派件的魏华峰突然接到包金瑞的电话:“女儿不见了!晓燕不知道去哪儿了!你快回来……”惊慌失措的魏华峰赶紧放下手头的事往家里赶。

  原来,下午2点多,睡完午觉的魏晓燕带着弟弟一起下楼去玩,包金瑞则坐在楼下做手工。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包金瑞好不容易从堆积如山的扣子里抬起头伸了个懒腰,却猛然惊觉很久没有见到两姐弟的身影。很快,弟弟魏涛自己回来了,而魏晓燕却始终不见人影。

  “我们疯了一样到处找,都找不到,后来还去报了警,但当时摄像头没有现在这么多,只看到一个30多岁的男性背影带着晓燕离开了。”魏华峰攥着拳头,嘴唇颤抖,“有人带走了晓燕,那个背影,他带走了我们的女儿!”事发后,夫妻两人几乎问遍了全村人,但没有人给出任何目击线索。就这样,当时已经7岁的小女孩晓燕,仿佛从人间蒸发了一样,自此杳无音信。

  孩子失踪后,魏华峰夫妻俩的关系也越来越差,经常爆发争吵,包金瑞的内心既自责又痛苦,整日以泪洗面,而魏华峰也始终无法走出失子之痛。

  “女儿丢了以后,我越来越自卑,不想再去人多的地方,也再没在人前咧嘴笑过,我就怕人家会说,你看这个女人,自己女儿都看不住,还有脸在这里笑!”包金瑞再次痛哭失声。

  一切保持原样等待奇迹

  “很多人劝我们,说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但失去孩子的痛苦,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能更深更重。”包金瑞说,女儿失踪后,魏华峰在自己的快递车上贴上了寻子启事,还把晓燕仅有的几张照片反复打印、翻拍,到处去张贴。最初,他们接到过不少“知情人”电话,但没有一条线索有助于找到晓燕,更有甚者,以发现晓燕踪迹为诱饵,骗魏华峰满怀希望赶到江西,险遭诈骗。

  夫妻俩知道,聪明的晓燕记得家附近的路,也记得他们的电话号码和姓名等信息,所以,魏华峰十多年来不敢搬家、不敢换手机号码,他总幻想着哪一天推开门,晓燕会像以前那样,蹦蹦跳跳地朝他跑来,围着他“爸爸,爸爸”喊个不停。

  2014年,包金瑞又生下一个女儿,但新生命丝毫不能减轻她对晓燕的思念。“自从有了抖音之后,我把晓燕的事情也放了上去,还在宝贝回家网站上注册上传了寻女信息,只可惜到现在还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包金瑞说,晓燕从小就生得端正漂亮,除了眼皮上有一个小小的疤痕之外,没有其他非常明显的身体特征可以辨认。

  两年前,为了魏涛和小女儿的上学问题,包金瑞带着两个孩子回了河南老家,但魏华峰一直坚守在广州大塘昔日的出租屋里,他也想回老家颐养天年,却牵挂着晓燕不敢离开,怕万一晓燕真的回来了,找不到家里人怎么办?“如果她还活着,今年已经21岁,是个大姑娘了,我相信她还记得自己的身世,也许在另一个城市的另一个角落,孩子也在找我们……”魏华峰说,“能在有生之年再见女儿,是他生命中最重的期待,如果这辈子找不到晓燕,我死不瞑目。”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严蓉 李斯璐 潘芝珍

  ■本版图片: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