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打击侵权假冒保护知识产权 白云交出“非凡答卷”

来源:新快报     2022年09月09日        版次:A07    作者:李应华

     ■2019年11月,白云区举行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暨罚没物品集中销毁现场会,在现场共销毁假冒伪劣商品10万余件,总重100余吨,货值超过1亿元。通讯员供图

  整治后年度案件下降逾五成,举报数同比下降62.3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部署实施一系列知识产权重大战略,健全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深化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回望过去十年,广州市白云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不断加大打击侵权假冒力度,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白云区从曾经的涉假重灾区“后进生”摇身一变成为如今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区“模范生”,在打击侵权假冒、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方面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非凡答卷”。白云区知识产权局、白云区公安分局食药环侦大队双双获评2021年度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和公安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是广州市唯二入选单位。

  ■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 黄欣

  加强顶层设计 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白云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打假工作,将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视为重塑形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之举。2019年5月,《广州市白云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印发,这是第一份由白云区政府印发的打假重要文件,白云区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明确“形成压倒性态势”要求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白云打假模式”工作目标,同时成立区打假专项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全力推进全区打假工作。

  三年来,区打假工作专班牵头抓总,发挥统筹协调、宣传督导的重要作用,做好机制建设等基础保障,推动白云区编制出台了12份工作机制,其中《基层工作评议考核制度》《职能部门成员单位工作考核制度》为广州市首创对双打成员单位的责任考核以制度方式予以明确,《烟草制品市场联合监管工作机制》为广州市首个烟草和市场两部门卷烟打假联动机制。白云区24个镇街将打击侵权假冒列为重点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各职能部门强化协调联动,经过积极实践探索,形成了具有白云特色的镇街担负主体责任、部门形成执法合力,层级分明、逐级负责的工作体系。

  加强联动协作 打击能力明显提升

  三年来,白云区打假工作依托各方力量紧密协作,通过加强沟通协作,优化协作衔接机制,完善信息共享渠道,白云区打假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第一个三年打假行动总体目标基本达成,整治行动共查获案件3512宗,涉案总值超32亿元,三年追刑率均超40%,形成强大震慑,整治后年度案件总数同比下降51.22%,举报数同比下降62.38%,白云区侵权假冒案件总数全市占比由整治前的49.4%降至整治后的24.8%。

  一方面,职能部门间创新协作打击。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和区公安分局两部门突破以往行刑衔接走流程的既有套路,探索统一调度的“并联”执法全新模式,提高案源线索移交和案件查办效率,展现行刑协同优势,三年来通过联动机制查获案件214宗,涉案货值超10亿元。区市场监管局与区烟草专卖局联手创新,自2020年起全市首创对烟草专卖领域联合执法,当年查办卷烟商标案同比增长9倍,有效遏制假烟销售势头,2021年假烟大要案全市占比41%,首次降至五成以下,案发量、查获量分别同比下降37%、31%,做法得到烟草系统上下一致肯定,省烟草局将该区相关举措向全省推广。

  另一方面,各镇街与职能部门间强化协作巡查。全面落实“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各镇街联合职能部门实施综合整治, 全区紧抓出租屋清查铲除制售假售假土壤,紧盯物流寄递管控截断运输渠道,严抓涉假场所封停、拆违、扣分红等惩戒措施压实业主责任。三年来白云区相继组织开展“每周一打”“百日攻坚”等专项整治行动,24个镇街累计开展打假专项行动8000余次,出动人员10余万人次,检查出租屋、物流寄递点、专业市场、临街商铺等场所120余万家,发现线索2000余宗,拆除涉假违建超27万平米,67个经济联社扣发涉假业主分红98宗46.49万元。

  加强重点整治 区域形象明显改善

  白云区结合实际区情划定重点区域和重点产品,并针对出租屋、专业市场、物流寄递三大重点领域全力推进整治。

  经过三年重点整治,三元里皮具、化妆品商圈市面上摆卖假冒商品行为基本消失,市场内案件同比下降85%,中港皮具城通过第五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认定,成为全区首个、广州市第二个获评的“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景泰街机场东门外地公安跨区域案件清零;京溪街“卷烟打假模式”得到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肯定。

  化妆品是被列入白云区“6+6现代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的支柱型产业,通过三年打假,以往困扰白云区化妆品企业的假冒问题得到明显扭转,涉假案件同比下降27.78%,举报数同比大幅下降50.91%,不少企业对扎根白云提振了信心;白云曾是广受弊病的“A货集散地”,而如今多个国际知名品牌权利人反映该区制售假窝点明显减少,白云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加强政企合作

  营商环境明显优化

  白云区时刻关注企业需求,善于借助企业力量,凝聚起打击侵权假冒的强大合力,打造政企合作、多方参与的协同共治体系,实现打击侵权假冒效果最大化,具体可以归纳为“三个打通”。

  白云区打通了企业维权沟通渠道,积极为完美日记、阿道夫等本市、本区化妆品企业处理网络侵权线索200余宗,市场、公安两部门配合跨区域打假4次,捣毁侵权娇兰佳人制售假链条,赴潮汕为膜法世家打假;成立区化妆品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为企业解决投诉、咨询207件次,有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同时,该区打通了企业保护帮扶服务,举办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座谈会10余场,邀请国内外100余家企业参与交流,通过召开知识产权网络分享会、上门面对面咨询服务等方式,为辖区10家龙头化妆品企业提供“一对一”专属服务,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此外,该区还打通了政企合作维权通路。白云区主动对接微信品牌保护团队,与微信品牌保护团队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打通全国首个政府专属微信打假通道,累计查处售假微信号2600余个;与阿里巴巴签署《共同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监管(治理)合作协议》,依托大数据成功查处网络案例13宗;与阿里巴巴联合开展投诉举报快速处置,在线处理全国12315投诉举报平台线索超1.5万宗,发出责改434份。

  白云区第一个三年打假行动胜利收官,但是白云区打击侵权假冒、保护知识产权工作从未停歇,于2022—2024年持续推进第二个打击侵权假冒三年行动计划,在坚持第一个三年行动总体方向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工作思路由重点整治向综合治理转变、由行业治乱向规范做强转变、由健全机制向构建体系转变。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全面增强,打击侵权假冒力度不断加大,保护机制体系不断完善,人才队伍不断充实,白云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将不断迈上新台阶,以实际行动、亮眼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