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让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才能做强帮扶产业”

来源:新快报     2022年09月15日        版次:T02    作者:曾贵真 王飞

     ■广州南沙区驻湛江徐闻县前山镇工作队正在探索一条既助力企业发展,又带动富民兴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工作队对云仔村撂荒了20年的370多亩荒地进行复耕,推动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广州南沙区驻湛江徐闻县前山镇工作队。

     ■工作队计划将废弃小学改造建设为党建共建活动中心、专家工作室等设施。

     ■村民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采摘辣椒,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广州市南沙区驻徐闻县前山镇工作队推动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服务好产业带动农民致富

  “让外来投资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企业能挣到钱,产业才能做大做强,帮扶才可持续。”对于产业振兴,广州市南沙区驻徐闻县前山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刘少泳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新快报记者日前走访了解到,工作队通过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做实做细各种服务,科技赋能、扶强产业,“种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帮着农民销、带着一起富”,探索一条既助力企业发展,又带动富民兴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科技兴农  攻关撂荒盐碱地 助企业实现高产值

  驻前山镇工作队由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人民政府、广州市南沙区司法局、广州市南沙区国企党工委(区财政局、区国资局)、广州市南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南沙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派员组成。

  前山镇全镇总面积为103平方公里,有耕地6.9万亩,其中坡地5.25万亩、水旱田1.65万亩。海岸线长23公里,港湾滩涂3万多亩。工作队对全镇13个行政村、2个社区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发现,当地养殖业已有相当规模,且形成较好产业链,但乡村产业竞争力不强,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品种、品质、品牌等方面仍亟待提升。

  驻前山镇工作队意识到,只有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而要产业振兴,首先就要让外来投资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企业能挣到钱,产业才能做大做强,帮扶才可持续。”刘少泳说。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去年驻镇帮扶不久,刘少泳主动对接了华南农业大学技术团队,建起了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服务站(“牛哥驿站”),决定用高科技助力产业发展。依托这个技术团队,镇政府和工作队与广州富牛山农业公司合作,共建起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我们选了一个最困难的地方进行科技攻坚,在云仔村盘活了撂荒20多年、贫瘠的370多亩盐碱地,种上了4个辣椒品种、2个黄姜品种。”负责此项目的华农教授姜峰告诉新快报记者,团队利用最新的科技体系进行高标准种植,怎么搭架、怎么种植、怎么预防病虫害、怎么提高产量和品质,都有科技的要素,结果初试牛刀就产生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高产优质的辣椒远销山东、湖北、河南、上海及广州、深圳等省市,“实现了870万元的高产值”。

  联农带农  扩展产业链条 带动农户家门口就业

  产业发展起来,联农带农作用就显现出来,带动村民实现了稳定增收。

  驻前山镇工作队首先通过土地流转,让闲置的农田重显价值,既帮农户以土地租赁的方式获得地租,又让土地源源不断地产出农产品。

  其次,工作队牵线搭台,让农民唱主角,带动了周围三个村的就业。“涉农企业在乡村创业,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民兄弟,支付他们的工资常常能占到种植业企业总产值的35%左右。”姜峰透露。种植基地负责人余春善告诉记者,去年一年就给当地农民发放了220万元的薪酬。这里平时每天用工都有五六十人,采摘时则要100多人。每人一个月有四千多元收入。本来在外地创业的他,项目建起来后也回来工作,“工资跟在外面创业差不多,还能就近照顾家庭,大家都说非常好。”他说。

  更重要的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种给农民看”的示范效应也显现出来。项目建设后,前来参观学习的已超过1200人次。工作队通过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了各村(社区、农场)支部书记、镇乡村振兴部门干部和部分种植户50余人,邀请华农教授进行授课并现场教学,参观撂荒地如何种出好果蔬,增强大家实践的信心和主动性。

  “去年因为遭遇了两次台风侵袭,内涝了两次,产量还达不到我们的预期,但每亩辣椒的产值已经有两万多元,今年如无意外,有望达到4万多元。农户自己种辣椒,一亩大概才3000斤,而我们用科技种植,产量最起码是三倍,而且货架期可以长达一个月。”姜峰教授说,辣椒种植的高效益让农户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人跟着他们一起种植,目前农户跟着种植的面积约有1000亩。姜峰表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将“教会农民干”,免费给育苗并提供技术,达到标准之后,收回来“帮着农民销”,解决农户参与生产的一系列后顾之忧。

  汲取了内涝灾害的教训,今年,驻镇工作队将进一步解决企业和农户生产的后顾之忧。目前已将示范园周边排灌渠改造纳入2022年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项目库,将投入200多万元帮扶资金,彻底解决示范园及周边村庄约3000亩农田排水不畅问题。

  为了延伸产业链条,工作队今年又协助流转了丁村约50亩的土地,并引进其他三家公司,将种业、种养业及农业技术托管等产业协同起来一起发展。

  辐射带动 建多个中心 “产学研”一条龙

  记者看到,种植基地的北面是一个废弃小学——云子小学。刘少泳透露,为了扶持产业发展,驻镇工作队所在的五个帮扶单位分别自筹资金50万元共250万元,规划把这里改建成党建共建活动中心、专家工作室、返乡创业孵化中心、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职业农民培训中心、产品展示中心、电商中心等,同时在旁边建设田头冷库、蔬菜水果分选打包站,可谓集“产学研”为一身。“建好后,我们将邀请华农专家过来传授科技知识,到田头手把手教学,辐射全镇甚至整个徐闻,教会农户高标准种植各种蔬菜,带着更多人一起种植,一起致富。”刘少泳说。

  驻镇工作队介绍,该改造项目既是为了扶持产业发展壮大,又能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稳定分红。刘少泳表示,项目已在走程序,即将动工,争取在今年内完工。

  “我们还计划通过新流转的土地,再做强黄姜、贡韭菜等几大产业,明年开始建设净菜及预制菜车间,实现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科技兴农全镇全覆盖。”姜峰信心满满地说。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通讯员 陈碧泉  /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 责编:马壮 / 美编:郑理文 / 校对: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