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让百姓受益受惠就是最有成就感的事

来源:新快报     2022年09月15日        版次:T08    作者:方轶

     姚锐淇 贵州省三都县委常委、副县长,粤黔协作三都工作小组组长

     ■姚锐淇走访茶青交易市场。

  贵州省三都县委常委、副县长,粤黔协作三都工作小组组长姚锐淇:

  “来的第一天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子里始终想着三个问题:我为什么来?来了干什么?离开时能留下什么?”

  2019年12月,作为新一任粤黔协作三都工作小组组长,姚锐淇提前到三都水族自治县报到。“来的第一天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子里始终想着三个问题:我为什么来?来了干什么?离开时能留下什么?”姚锐淇说。

  近三年来,姚锐淇用行动回答了这三个问题:他带领组员,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两地省、市(州)党委,政府关于新时期东西部协作决策部署,坚持“中央要求、三都所需、黄埔所能”,主动参与谋划全力推动三都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关工作。

  姚锐淇和三都工作小组的工作也得到了各方的肯定,小组曾被评为“感动三都”帮扶团队,2021年姚锐淇荣获广东省2019-2020年度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还被中共黔南州委表彰为“黔南州优秀共产党员”。

  把三都好“产品”变成好“商品”

  “参加结对帮扶,我才第一次听说了三都水族自治县。”姚锐淇说,刚到三都,他感觉这是个宁静的小县城,充满了浓郁的民族氛围,“这里曾是国家深度贫困县,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后,各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但基础仍较薄弱。”这其中,让姚锐淇体会最深的是,由于过去交通不便利带来的信息闭塞,这里缺乏市场经济意识,不大利于经济发展。

  “三都的自然条件非常好,物产优质,但‘只有产品,没有商品’,没有办法推向市场,扶贫产品平台也上不去,就连消费帮扶也没处发力。”姚锐淇说,当时三都有20多家生产者,但规模都很小,出产也基本限于本地销售,对于工作组的“商品化”建议,很多生产者觉得很麻烦、没必要,也不积极、不配合。

  要扭转这些生产者的想法,让他们逐渐具备市场经济意识,不仅很关键,而且不容易。在姚锐淇的带领下,工作组从做好服务和树立典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联系工商局、市监局等与申请商标相关的部门,将商品化事宜的要求、流程、材料等全部整理出来,并协助生产者申请;一方面,通过成功帮助几个产品上线“京东黄埔帮扶馆”,树立典型,发挥社会面带动作用。

  姚锐淇告诉新快报记者,王应进是三都的00后,2021年从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毕业后,工作组协助解决办公和仓储场所,帮助他和同学创立起“丰收年”电商公司,又指导和协助多款三都特色农产品在“832”平台上线。“从创立到去年底,近一年时间实现了销售额200多万元。”这让其他三都生产者直观地看到产品商品化后的收益,加上工作组经常走访宣传,逐渐转变了这些生产者的想法。目前三都县已经培育出“周覃马桑菌”和“贵金蚕蛹虫草”两大较为知名的品牌;有11家企业的80余个品类产品上线国家扶贫产品“823”平台。

  此外,为了扩大三都农产品的市场,提升其附加值,工作组还启动“粤港澳菜篮子基地”建设和“圳品”认证工作,如今三都拥有3个“粤港澳菜篮子基地”,以“圳品”认证培训班为基础的品牌提升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引进企业为三都装上发展引擎

  在区域协作中,产业帮扶是增强被帮扶地“造血”功能的关键举措。近三年来,姚锐淇带领工作组,借助东西部协作平台,将一个个广东优秀企业引进三都,为三都发展装上一个个产业引擎。

  2020年,协调引入多家企业落户三都,新增投资额6460万元,联结带动脱贫人口3581人。2021年,投资额更是破亿元,吸纳当地农户就业528人,通过就业及利益联结机制等累计带动脱贫人口292人;援建扶贫车间6个,吸纳就业447人;三都县粤黔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设立;吸引东部多家企业在三都成立公司;协调帮扶资金400万元帮助三都蛋禽龙头企业民达禽业公司增资扩产;协调帮扶资金70万元帮助贵州泽兴畜牧有限公司的生态鸽孵化及冷链项目建设,已发展为黔南州最大规模生态鸽养殖基地。2022年,广州帮扶资金1430万元配建的标准厂房、产业孵化基地、生产设施设备、园区路网等基础设施优化了三都营商环境;广东德保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东莞市诺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健豪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进驻三都,带动200余名群众就业,200户群众通过利益联结方式直接受益;立足三都县丰沛的林木资源,助力兴起林间菌类种植、生态板材生产、木质托盘加工、碎木屑制菌棒、废菌棒养土等循环产业;结合三都县山地多、土地零碎等特征,引入企业发展山地农业发展,由竹笋、蕨菜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入手,带动群众从原料生产、销售到产品加工等环节,稳定就业,实现增收。

  其中,姚锐淇对民达禽业这两年的发展经历印象深刻。“2020年,民达有6万只蛋鸡,现在拥有蛋鸡30万只;2020年,民达的厂房很小,不太起眼,现在已经扩大了两三倍,成为当地的禽蛋龙头。”姚锐淇感慨地说:“现在三都的48个原贫困村中,每个村都有帮扶项目。”在他看来,大企业落地三都,不仅给当地群众带来就业岗位和收入,还会对他们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素质,而这对三都的未来发展将潜移默化地产生长远而有利的影响。

  全面改善民生“点亮”百姓心

  除了产业协作结出的颗颗硕果,近三年,姚锐淇还带领工作组,在三都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用心投入也极大地提升了三都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姚锐淇介绍,这几年,黄埔区在三都教育上的投资累计超1个亿,建设了三都·黄埔幼儿园和三都·黄埔小学;黄埔区46所学校与三都45所乡镇及以上中小学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实现了结对帮扶全覆盖;除了通过组团式帮扶开展互访,选派三都教育管理人才、校长和教师到广州学校跟岗培训,今年还安排两所黄埔学校校长到三都的学校任职,多措并举地提升三都的办学水平。桩桩件件,他如数家珍,提起黄埔三都联合办班的可喜成绩,他尤其高兴,“第二届高考本科上线率100%,第三届高考本科上线率97.96%。”

  教育帮扶中,值得一提的还有“澡堂计划”。姚锐淇介绍,工作组在学校调研时,发现很多乡村小学的孩子一年级就住校了,但学校没有洗热水澡的地方,不利于孩子的卫生和健康。“工作组就通过联系爱心企业捐款,陆续为学校建起澡堂,让孩子们和老师们都能安心地洗上热水澡。”2021年和2022年,通过两期“澡堂计划”,工作组共筹集爱心捐款近250万元,为三都县15所学校建了澡堂,惠及7000多名师生,实现了县内寄宿制学校澡堂全覆盖。

  此外,在工作组推动下,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正式为三都县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授牌,成为黔南州首家两地共建单位;建成三都·黄埔医院,并成为婴幼儿、中老年慢性病和疫苗接种定点医院,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的医疗水平;投入3000多万元解决危房问题,让困难群众住得安心;援建6000多盏路灯,完成105个农村公路项目超29万平方米,铺就了经济发展的振兴路、群众便利的幸福路……

  姚锐淇说,现在晚上只要看到三都大山里亮起的一串路灯,他就觉得很温暖,“这些路灯虽然很微小,但它是群众生活的必需品,以前这里祖祖辈辈的夜晚都是黑黑的,现在终于亮起来了,老百姓的路亮了,心也亮了,我们的梦就圆满了。”他说,工作组将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让老百姓受益受惠,“这就是我们能留下来的东西”。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 责编:陈玉婷 / 美编:平红 / 校对:马少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