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三治”融合 大园治村模式成“示范”

来源:新快报     2022年09月19日        版次:A03    作者:曾贵真

     ■每年大年初四的乡贤聚会上,大家群策群力共建美好家乡。

     ■大园村的志愿者每周都会到村里打扫卫生,共同维护环境。

     ■大园村抗日重要遗址启兴公祠曾破败不堪,如今合力建成红色景点和老人活动中心。

     ■大园村搭建戏台,让村里的潮剧发烧友“过把瘾”,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潮州市湘桥区大园村加强制度建设大力提高治村水平,推动乡村振兴

  成立志愿者团队,共同打扫卫生防四害;凝聚乡贤,出谋划策出钱出力建家乡;默默传帮带,共同传承传统工艺、文化……

  今年,由省委农办、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2021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单位”中,潮州市湘桥区凤新街道大园村光荣上榜。这个常住人口仅约1000人的乡村,是如何成为乡村治理全省示范村的?日前,新快报记者专访了大园村党总支委员、线条主任蔡育,揭秘了大园村的“善治”密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通讯员 陈怡

  从疫情防控到维护家园

  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

  大园村面积约0.2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1500人,其中常住约1000人,外来人口约400人。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城中村,近几年却在构建善治乡村中走在了前列。

  每个周五、周六的早上,大园村的志愿者都会穿上鲜红的志愿者服,拿起扫把,自觉地在村里打扫卫生、预防四害滋生。这支志愿者队伍除了23位注册志愿者外,还有很多五六十岁的村民自愿加入。

  “这支志愿者团队诞生于疫情暴发初期,当时党员干部和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协助疫情防控,慢慢地,大家意识到要一起维护家园,就常态化了。”蔡育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在村企上班的外来务工人员也加入了志愿者行列。大家平时不但服务大园村,街道和区里有什么需求,也会自觉帮忙。“比如创卫期间,大家都到附近在潮州大道维持交通秩序,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现在,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园村构建善治乡村的一股强大动力。

  加强宣传树立文明新风  形成红白事从简氛围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为了管理好乡村,大园村首先进一步落实村务、财务、群众监督制度,增强工作透明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是立足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不断提升依法依规治村的能力水平,包括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制度、道德评议会制度、红白理事会工作制度、禁赌禁毒会工作制度、乡贤委员会制度、道德评议会章程等等。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红白理事会工作制度。“上星期有个70多岁的老人去世,家属来办死亡登记手续,我们劝他们丧事简办,家属听从了我们的建议,没有再邀请亲戚朋友帮忙,家属几兄弟三天就办好了后事。而以前村里老人过世都要大操大办一个星期,劳民伤财,风气不好。”蔡育告诉新快报记者,农村一些传统根深蒂固,加上家里有亲人过世后,家属心情比较不好,因此村民的思想工作不好做。对此,村里的党员干部和红白理事会平时加强宣传,并从年轻人入手做思想工作,慢慢地,全村红白事从简的氛围就形成了。

  为了形成文明新风,大园村正在申请建设骨灰堂,以后村民过世火化后骨灰就能集中放在骨灰堂,避免土葬占用土地,也能减少清明时村民上山祭拜烧香带来的消防隐患。

  尊重乡贤凝聚共建热情  家乡建设人人参与

  大年初四是大园村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大园村都会邀请乡贤到村委会相聚,向大家介绍村里的发展大计,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尊重乡贤的氛围激发起大家齐心协力共建家乡的热情,解决了很多问题。

  蔡育介绍说,前几年,村里工业区有条泥土路要修建,考虑到村里存在资金困难后,乡贤们纷纷捐款,很快就凑够资金将路修了起来。在全村和村企等的共同努力下,现在大园村的道路已实现了100%硬底化。去年大年初四,有乡贤提到村里的重要抗日遗址启兴公祠已破败不堪,大园村高度重视,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乡贤纷纷出资,村委会也拨出一笔款,把它修建成红色景点和老人活动中心。

  这样的凝聚力体现在点点滴滴上。大园村是远近闻名的“中国工艺瓷之乡”,擅长动物雕塑和福禄寿等陶瓷的制作,产品远销海内外。村里两大陶瓷厂解散后,很多工人自立门户,现在全村有工艺瓷厂(作坊)94家、陶瓷企业6家。大家通过互相交流、学习,把这门技艺一代代传承了下来。看到近两年因为疫情外销受影响后,一些年轻人通过直播带货和互联网销售等方式,又把陶瓷销售带活了。

  为了弘扬潮乐,村里的长乐轩曲艺社一代接一代地传帮带,使潮州大锣鼓和各种乐器在大园村长鸣不衰,特别是一些青少年从小就接受了音乐的熏陶,并学会了手艺。新快报记者了解到,2017年在潮州市的一次比赛中,大园潮乐团获得了金奖,重要的大锣鼓手就是一名少年。蔡育透露,不久前,大园村还搭建了一个戏台,供村里的发烧友在每个周五、周六的晚上尽情演唱潮剧,业余生活好了,村民们的欢声笑语多了起来。

  新快报记者观察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激发村民共同参与乡村事务,大园村的乡村治理模式对构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乡村,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