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临时受命替补上阵 只争朝夕谋振兴

来源:新快报     2022年09月29日        版次:T02    作者:梁彧 李斯璐

     何晓阳

     ■何晓阳(左二)到企业走访调研。

  驻清远市阳山县太平镇工作队队员何晓阳: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多想事、谋好事、做成事。”

  何晓阳

  驻清远市阳山县太平镇工作队队员

  派出单位:

  广州市工商业联合会

  “爸爸,你在哪里呀?”“爸爸在龙塘村,看看哪些地适合种植中药材。”清远市阳山县太平镇龙塘村的田间地头,一名男子正在视频通话,手机屏幕那头是一对双胞胎,透过父亲的镜头,认真看着周遭的一切风景。他们知道,那是爸爸用脚步丈量过的土地,是爸爸奋斗的地方。这名男子正是何晓阳。在原驻村干部家庭遇到困难、需要申请返回单位的情况下,何晓阳临时受命,替补上阵,参与到了乡村振兴工作中来。因为来得晚,何晓阳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去尽快适应陌生的环境及新的工作挑战,将人民的需求放在心上,将责任落到实处,以退役军人特有的良好素质和过硬本领,不怕苦、不怕难,冲在前、干在先,争取为乡村振兴建功立业。

  “新兵”向“领头羊”看齐

  虽然是退役老兵,但与身边其他已经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一年多的伙伴们相比,何晓阳称自己是个“新兵”:“才来了三个多月。”

  家有年仅十岁的双胞胎,何晓阳坦言,出发之前自己确实有点犹豫。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抉择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同样是军人出身的妻子对我说,国家有需要,我们这点觉悟还没有吗?你放心去吧,家里和孩子有我照顾。”妻子的话犹如定心丸,让他更坚定地迈出参与乡村振兴事业的步伐。

  作为乡村振兴的“新兵”,何晓阳深知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只有马不停蹄地,才能追赶上各项工作的进度,与其他同伴保持步调一致。令何晓阳感到庆幸的是,在乡村振兴一线,和他以前所在的部队一样,有着一群一心为民的“领军人”:“太平镇南面的白莲村村支书梁群隆就是其中一位。”

  8月的一天,梁群隆和何晓阳所在工作队一行人,陪同专家白莲村考察调研中药材种植山地地块,当专家提出当地山地坡度太大不具备种植中草药的条件时,梁群隆回答:“只要能够项目落地,终端包销,帮助我们增加收入,什么困难都可以解决,山地坡度大可挖机平坡。”简洁的回答使何晓阳心生敬佩:“乡村振兴正是需要更多像梁群隆这样的带头人,团结带领大家,走出属于自己村的特色振兴路,我希望今后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人。”

  努力追赶工作进度

  虽然驻镇时间不长,但善于观察的何晓阳,已经感受到乡村振兴工作所带来的改变。何晓阳得知多个村里原来路上是没有路灯的,人走夜路很不安全,大家很少出来活动。而在工作队的多方协调之下,目前部分村主干道已经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民从过去的夜不出户,到晚饭后可以出来到路灯下聊天、散步。“目前路灯已安装160盏,下一步还有134盏陆续安装到位。”何晓阳看着越来越敞亮的村道,仿佛也看见了乡村光明的未来。

  正因如此,何晓阳更努力地追赶工作进度,一心扑到乡村振兴一线:“关键在这短暂的两年多时间里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多想事、谋好事、做成事,我相信我们可以做到。”

  现有的帮扶机制也让何晓阳对乡村振兴这份事业信心十足:“过去脱贫攻坚是各单位派出干部直接驻村,而乡村振兴则是由一个单位牵头多个单位驻镇帮镇扶村,只要各组团单位精诚合作、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便能够更有效、快捷地实现多方资源整合,使得帮扶成效更为显著。”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彧 李斯璐 / 责编:马壮 / 美编:郑理文 / 校对:马少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