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变身宣传能手 讲述乡村振兴好故事

来源:新快报     2022年09月29日        版次:T03    作者:农艳芳 朱清海

    

     ■李奋(左)与村民交谈。

  驻湛江市遂溪县乌塘镇工作队队员李奋:

  “将帮扶工作之中发生的、遇到的值得宣传、有意义的人和事写出来投稿发表,是很有必要的。”

  李奋

  驻湛江市遂溪县帮扶工作组联络员、驻遂溪县乌塘镇工作队队员

  派出单位:

  广州市越秀区街道办事处

  2021年7月起,李奋的朋友圈“画风”发生了变化:一篇接一篇关于乌塘镇的乡村振兴工作宣传报道,逐渐替代了原本时常迸发的阅读感悟。他半开玩笑地说,这一年多,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完成了“从执法人员到乡村振兴宣传小能手的变身”。作为广州市越秀区派驻湛江市遂溪县帮扶工作组联络员、驻乌塘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李奋已在学习强国、省市级媒体、发布平台等发表20多篇作品。

  踏进田间地头 看见村民的致富梦

  在越秀区街道办事处综合行政执法队工作了多年的李奋,虽日常爱好阅读写作,但并未真刀真枪写稿发表过。来到乌塘镇后,兼任驻县组联络员的李奋,需一并承担起材料整理、宣传联络等职责,然而他“以前没有接触从事宣传工作的人,也没有跟媒体打过交道”,一时重压在肩。

  2021年8月中,李奋到罗屋村田头走访时,遇到了村民罗哥,便攀谈起来。交谈中,李奋得知罗哥正打理着16亩豆角地,计划错峰上市卖个好价钱,他还租下40余亩地准备种上辣椒……这是李奋头一次跟罗屋村的村民详聊,看着罗哥讲述时眼里透出的光亮,李奋事后说:“当时突然就感受到了村民想要致富的那种强烈又朴素的情感。”

  后来,李奋以《心中燃烧着一个致富梦》为题写作的乡村振兴日记顺利发表,成为驻遂溪县帮扶工作组及驻乌塘镇工作队发出的首篇乡村振兴报道,他的转型之旅就此开启。在完成实地走访调研后,工作队也结合实际,助力罗屋村和塘沟村的蔬菜种植基地扩大种植规模、助推湛川河谷荔枝“云销会”成功举办,进一步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和增收。李奋说:“当我们真正把自己当作村里人融入后,会真实体会到农民的迫切需求,看到他们的智慧,也才能更好发挥我们的力量帮到点上。”

  将帮扶中的好故事展示出来

  来到乌塘镇这一年多,李奋和同事们见证了当地的许多变化,“就说岑家村,环村路实现硬底化后,村民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原来,岑家村离镇圩较远,此前也完成了部分道路硬底化,但相较其他村庄的全面硬底化,还是一度让岑家村村民感觉矮一截。

  全面走访调研后,驻乌塘镇工作队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将第一笔帮扶资金用于改造提升岑家村的道路。“我们赶在当年春节前完成施工,村干部说村民们能在新年踏上新路,都很高兴。”李奋提到,不少村民知道道路硬底化是工作队助力完成的,他们见到我们都报以微笑,“当你能通过组织提供的平台和资源帮助到别人时,收获到的善意和感激是很不一样的”。

  2022年8月底,工作队夜访岑家村时,又发现了白天发现不到的问题。队员们驾车向尚未安装路灯的岑家村口行进时,突然被一位坐在路边看牛的老人家吓到。原来,这位五保户陈天胜与养着的牛互为依靠,夜里总守着牛、不愿离开路边田头回家睡觉。

  “在老人看牛的地方装一个太阳能灯,调整好时间自动亮灯和熄灯”“安装夜间反光标识,让来往车辆知道不远处有人”“还应该给老人搭建一个帐篷”……一条条工作思路随着李奋的笔被记录下来、传播出去,一个个帮扶项目也在李奋文字流淌的同时落地推进,“希望自己接下来还能在国家级的刊物上讲述亲历的第一手乡村振兴故事,我也将继续和队员们扎实做好帮扶工作、取得考核好成绩。”李奋说。

  / 采写: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 朱清海 / 责编:马壮 / 美编:郑理文 / 校对: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