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方舱医院休闲区的图书角。 |
▼方舱医院备有洗衣机。 |
■每张床位配有储物柜和小箱子。 |
■琶洲方舱医院添置了许多临时厕所。 |
■张阿姨正在海珠区街头拍摄视频。 |
现场探营 琶洲方舱医院: 每张床位配一个插座,已通电 广州市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透露,将适时启用后备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11月5日,新快报记者到位于广交会展馆的琶洲方舱医院探访时发现,床位上的插座已通电。 方舱医院位于展馆一楼,分为5个大区,共设计了约3450个床位。在其中一个大区内,新快报记者看到约700张床位。按照护理组团说明,该区又分成了7个护理组团,每个组团约100张床,都设有相应固定的配套医护站。医护站沿柱边设置,靠近新风口附近,利于通风换气。 每两张床位有一个小隔断。白色床架上已铺上了床垫,旁边有一个小储物柜、一个透明小箱子,每两人共用一个医疗废物箱。每张床头斜上方还有一个插座。新快报记者现场测试了一下,插座已经通电了。不过,插座没有USB接口,若是要充电,要带上插头不要只带数据线。 按照现场的图示,男女不混住,另外有家庭组。具体来说,住宿时分3个成人(男)护理组团,3个成人(女)护理组团,以及1个儿童和家庭组团。 屋内最边上,有单人更衣区,一个个的小隔间里放置着塑料凳子。除了展馆原本的固定厕所外,在屋外,新增了临时饮水、洗澡、洗衣、如厕的设备。饮水机已经能接温水喝了;几台崭新的洗衣机也已备好。根据示意图显示,还会配备5个吹风机。不过,若真要去方舱医院,建议带上吹风机和洗衣粉(液)。 除了通往屋外的一面,空间内其他三面皆封闭。中心区域设有图书角,在文化类图书和休闲类图书两侧放置着一些绿植。坐在白色的沙发上,可以翻翻李清照的词、朱自清的散文,也可以去读《山海经》和《老人与海》。书架另一侧,还放了两台电视机。对面隔板上张贴了醒目的标语:“携手合作,聚力战胜疫情。” 市民视角 66岁张姨拍视频为海珠加油 “记录走过无数次的南华东路在今日的影像,也记录下我们的淡定与信心。”今年66岁的张阿姨居住在海珠桥南超过60年。11月5日早上,她和老伴走出小区验核酸,一路用手机镜头记录下增强防控措施首日的景象,为深爱的海珠加油。 在张阿姨的手机镜头里,昨日的海珠分外宁静。往日车水马龙的江南大道北几乎没有了汽车、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的通行,9时后公交车退出当天短暂的运营,马路更加显得空旷。 踏足南华东路,来往的行人多是出门验核酸、买菜的街坊。大家步履匆匆,但是依旧淡定从容。短短一条路上,验核酸的点位就有三个,排队的队伍在五个人左右。路过平日里经常帮衬的水果店,水果品种一如既往地丰富,张阿姨特意停下脚步买了两个桔子,“大吉大利,希望海珠这次快快好起来!” 张阿姨接着又去买了些菜。番茄、萝卜、白菜、茄子、葫芦……可供选择的品种不少,张阿姨买了萝卜和龙牙豆,价钱还是和平时一样。“前一晚已经买好了十几个鸡蛋,冰箱里有猪肉、腊肠、腊肉、牛肉丸、鱼干,所以都不用另外买肉了。加上家里常备的20斤米、5斤油、两包盐、两捆挂面、五盒罐头鲮鱼,我们就没去市场买太多。”细心的张阿姨表示,自己还准备了每天必须吃的甲状腺药物和降脂药物,都是半年的分量,所以一直很从容。 “海珠加油,广州加油!”回到家里,张阿姨在阳台用手机录上这么一段作为了视频的结尾。 ■统筹:新快报记者 王彤 ■采写:新快报记者 许力夫 梁志钦 陈慕媛 林翠珍 李佳文 王彤 ■摄影: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龚吉林 毕志毅 王飞 黄彦桃 郭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