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无码”度周末 街坊好悠闲(1)

来源:新快报     2022年12月12日        版次:A06    作者:夏世焱 毕志毅 李小萌 郗慧晶 邓迪 翟千惠 许婉婕 黄粤文

     ■在长隆欢乐世界景区内,不少年轻游客青睐“大摆锤”等刺激类游乐项目。

     ■一名年轻人在二沙岛广东美术馆内观展。

     ■在花城广场上,一个妈妈在认真地遛娃。

  看展逛景区泡图书馆......

  文化和旅游部12月9日发布《旅游景区疫情防控措施指南》(2022年12月修订版,以下简称新指南),不再要求旅游景区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近日,广州多个文博单位和旅游景区陆续发布恢复开放公告,并明确无需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即可进入景区参观。新指南发布的首个周末,新快报记者兵分多路探访文旅场所,发现街坊们上图书馆读书、去博物馆看展,或者外出去景区游玩,悠闲地度过一个“无码”的周末。

  市民趁周末“充电”

  “爸爸,我想借这本!”“嘘,小声点,这里是图书馆。”

  周末上午,苏先生和女儿欣欣来到了广州市内一家图书馆。一进馆,欣欣直奔科学技术图书区,寻找关于航天知识的书籍。小朋友找到自己想要的书时,难掩激动,被爸爸提醒要注意安静。“她最近迷上了航空航天,前段时间在家的时候就一直想着等广图开放了赶紧来借几本书呢!她兴趣爱好很广泛,图书馆是我们经常来的地方。闭馆这段时间,她憋坏了,昨天就催着我赶紧预约,睡前还定了闹钟,要在今天早上9点准时进馆。”苏先生告诉新快报记者。

  新快报记者在馆内看到,不少市民带着小朋友来读书。自修区里坐着众多备战研考、国考、四六级的考生,其实早在12月3日图书馆恢复开放当天,他们就带着电脑和书本来这里“报到”。一名考生表示,在家备考的效率不够高,还是要来图书馆跟大家一起学习才比较有“氛围感”。

  除了图书馆,博物馆也是市民喜欢打卡的地方。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早晨新鲜的青草香气,吸引了不少市民来宫苑区游玩;展厅之内,与文物“对话”的市民渐渐多了起来。“逛博物馆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每次走进来,我都觉得自己卸下了疲惫。”市民刘小姐说。

  “广州博物馆的《百件文物看广州》、广东省博物馆的《焦点:18-19世纪中西方视觉艺术的调适》、广州海事博物馆的《荣归锦上——18世纪以来的法国丝绸》……都在我的看展列表里,要一个一个‘打卡’。11月它们都闭馆了,周末无法来看展,感觉像缺了什么。”新快报记者见到张张时,她已经在展厅里待了一个多小时。

  新快报记者从广州市各个文博单位了解到,接下来将陆续推出多个跨年大展,以飨热爱历史文化和支持文博事业的市民。

  动物也在想念游客

  除了文明其精神,还要野蛮其体魄。在农讲所纪念馆广场上,不少街坊在此锻炼,他们听着鸟鸣跑步、在夜色里跳操,玩得不亦乐乎。

  逛动物园也是市民增长见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广州动物园,长颈鹿们又见到了热情的观众。

  熊猫走出了空调房,在室外展区“抠脚”,河马在戏水,小熊猫在树上晒太阳……初冬,阳光明媚的动物园里,人们观察着动物们的自然行为,也放松着自己的身心。

  广州动物园科普教育部部长黄志宏说,在动物园长大的动物们已经习惯了游客的存在,前段时间很少见到游客,动物们挺想念大家呢。

  当然,更吸引人的是一些著名景区。新快报记者还在广州塔二楼观景平台看到,有市民在此搭起帐篷,围炉煮茶,享受江风与月色。原来这是广州塔推出的“地标露营”项目,12月10日晚至次日,市民只需要提前预约就可以在这里露营。“不用扫码、不用查核酸检测报告的感觉真好,想去哪里都可以去的感觉真好!可以带孩子出来玩了。”市民张女士忍不住发出感慨。

  新快报记者从广之旅方面了解到,近七天的咨询量环比增加4倍左右,咨询方向以广东省内温泉为主。

  ■策划: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摄影: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毕志毅 李小萌 郗慧晶 邓迪 翟千惠

  ■采写:新快报记者 许婉婕 ■剪辑:新快报见习记者 黄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