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紧扣舞貔貅特色民俗文化 上下合力谋求发展新路径

来源:新快报     2023年01月27日        版次:A06    作者:冯树盛 张小奋 庄嘉宝 郭思杰

    

     ■麦客72House民宿

  广州市增城区佳松岭村: 

  大年初一,广州市增城区佳松岭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祠堂前、水井旁、村道上,皆可看到精灵活泼的貔貅上蹦下跳。这叫舞貔貅,是增城区客家人每逢喜事都要举行的传统表演活动,除了表达喜庆吉祥及祈求好运,还蕴含驱灾辟邪之意。2007年,舞貔貅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是增城区三大省级非遗项目之一。

  “广州舞貔貅看增城,增城舞貔貅看派潭佳松岭。”在佳松岭村,舞貔貅有超过170年的历史,发展至今已有五代传承人,过年期间,该村各合作社都会邀请舞貔貅队伍参与拜祠堂、入户拜年、武术表演等。佳松岭村结合传统文化和地域优势,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发掘内部特色、引进外部资源,走出一条独属于佳松岭村的振兴之路。

  1

  老中青薪火相传,舞貔貅生生不息

  1月18日上午,张永木召集张氏舞貔貅队进行新年演出前的排练。作为舞貔貅非遗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的他如今已年过七旬,却依旧精神矍铄。“貔貅是传说中龙的第九子,头像狮、身像虎,是一种凶猛吉祥的神兽。”张永木向新快报记者介绍道,舞貔貅由一人舞头、两人舞身和尾的方式扮演貔貅,两人分别扮演孙悟空和沙和尚,表演拜山、出山、逗猴、采青、归山等情节动作。整个表演以嬉闹、游戏、谐趣为特点,呈现出人与兽和谐相处及热闹祥和的气氛。

  演出者大部分是稚气未脱的孩子,演出前,大家挤坐在一团嬉戏打闹,但只要锣鼓声一响起,他们便立马正襟危坐,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的演出。14岁的张正从六年级开始学习舞貔貅,如今负责扮演孙悟空,“小时候过年,我看到他们在舞台上表演,就觉得很有趣、很好玩,后来看到村里招人就来报名了。”12岁的张思静是队伍里少见的女孩,接触舞貔貅已经两年半,“我最开始学的是打锣,但因为要错开来打,我学了两三个星期才学会。”说起学习舞貔貅的原因,张思静思索片刻说:“因为我很喜欢故事最后的结局是为民除害。”

  舞貔貅文化深深影响着佳松岭村每一位村民,在耳濡目染之下,越来越多的小孩子加入到舞貔貅的队列之中。舞貔貅非遗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张敬彬也是其中之一,今年24岁的他学习舞貔貅已经15年了。“我第一次接触到舞貔貅是在三年级,在派潭镇的一个戏剧院看到我师父跟我爸爸在练习舞貔貅,有一个特别经典的画面叫‘黄猴翻驾’,我觉得很有意思。”

  在张敬彬的童年时光里,每天放学到家吃完晚饭就要赶去参加训练,周末也是整天训练,“练习舞貔貅就是我的课余活动,因为爸爸是队员,回家之后还会给我‘开小灶’。”小时候的张敬彬也曾经因为训练艰苦而耍脾气说要放弃,“当时太小了,还不懂舞貔貅文化,后来我爸爸跟我解释舞貔貅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慢慢地理解了它的意义,就坚持下来了。”

  如今,为了大力发扬舞貔貅文化,佳松岭村张氏舞貔貅队走进校园,在派潭中学和派潭二小建立传承培训基地,每周向学员授课。队员们为了宣传舞貔貅而群策群力,“现在流行短视频,我们队内的大人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账号,会在网上发布日常训练和演出活动的视频,一方面为了记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宣传。”张敬彬说。

  2

  打造旅游综合体,带动村民齐增收

  在舞貔貅训练得热火朝天之际,相距不到百米的麦客72House民宿却是一派悠然自得,门前半月形的池塘和近处的百亩稻田相互映衬,令人心旷神怡。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该民宿以云从家祠为核心,整体承租空心村闲置的祠堂、鱼塘、果园、菜地、田地,在保留古祠堂原有历史风貌和传统核心元素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场景设计理念,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共享田园乡村民宿。“这个祠堂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已经荒废了二十多年,我们保留了原来的砖墙,加固地基,更换瓦顶,有些能用的木梁也保留了。”民宿负责人张国晋说。

  项目总投资计划为7500万元,规划用地约150亩,分两期共3年完成。一期投资4000万元,建成含1个共享乡村综合接待中心、12个共享乡宿小院、1个省级非遗舞貔貅文化展示中心、1个农耕展示中心、1个公益乡村儿童图书馆、1个农产品体验采摘园。二期投资3500万元,建成60亩共享乡村田园,50亩的后山竹林绿道,周边村民闲置宅基地及房屋建设改造成8至12个乡宿小院。

  佳松岭村党总支委员张祖锋向记者介绍,民宿在建设过程中创新发展模式,将村庄规划、集体经济发展与民宿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采取“企业+村民入股(技术、资金、土地)+分红”的方式,对项目周边旧房屋进行改造升级,合作经营民宿私房菜馆、乡宿小院,让村民在获得保底租金收益的同时,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以就业带动、入股分红、保底租金等方式,促进村民持续稳定增收。

  “他们有一个优点就是团结,推进祠堂土地整合时,只用了一晚上就全部签字同意了,民宿外面道路的改造工程只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张国晋认为,发展乡村民宿有三个原则:不触碰村民利益;为村民创造利益;大家一起发展。“我们做的东西都是共享制,要和村民去共同发展、和谐相处,这样才能在这条村长久发展。”

  3

  挖掘小盆景潜力 打造振兴大产业

  花都赤坭镇是全国知名的盆景小镇,但佳松岭村同样是个隐藏的“盆景大观园”,年销售量超过5000株,产值超过200万元。村民李张旺的父亲李容兴是佳松岭村“盆景种植第一人”,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钻研盆景。在父亲的影响下,李张旺也从小就对盆景产生浓厚兴趣:“我会跟着父亲上山挖掘植株,也会一起骑单车到东莞卖盆景。”尽管后来也有不少村民陆续加入盆景产业,但由于市场竞争加剧,缺乏对外拓展的渠道,导致面临发展瓶颈。

  李张旺之前也没有将盆景作为自己的主业,而是到广州从事家具生意。直到2019年,李张旺深感盆景倘若发展起来将大有建树,便决定返乡创业,大规模培育盆景。他打造了一个约6亩的盆景种植地,有罗汉松、春花、紫薇等十多个品种,成为目前村内盆景规模最大的从业者。“我们村民都认为,接下来一定要将盆景进行产业化发展,吸引更多客源拓展市场。”他说。

  佳松岭村干部同样注意到盆景产业的内在潜力,并在前段时间组织了18户从事盆景生意的村民到花都考察学习。佳松岭村党总支书记黄小琴表示,未来,佳松岭村将以“小盆景 大产业”方向为引领,将盆景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新型产业。

  在生产方面,由小规模向大规模发展,成立佳松岭村盆景协会,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进行规模化生产,针对缺乏年轻手艺人的问题,将会借鉴佳松岭村省级非遗舞貔貅的传承经验,采取盆景园艺教学或者开展盆景文化进校园等方式。在销售层面,重点实施千家万户小观园计划,打造墩头片区盆景文化长廊,计划在派潭镇政府、佳松岭村委等场地进行盆景展览,同时与酒店、民宿、商超、博物馆等进行合作。

  ■总策划:冯树盛 

  ■统筹:新快报记者 张小奋 

  ■采写:新快报记者 庄嘉宝 

  ■摄影:新快报记者 郭思杰

  【探访南粤名村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