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州黄埔区集聚8家中科院研究院形成“院地合作”新高地

来源:新快报     2023年01月28日        版次:A02    作者:李佳文 李应华

     ■广州市黄埔区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

     ■随着25栋大楼封顶、19栋建成投产,百余家优质企业入驻,广州设计之都迎来发展高潮。

  大院强所埋首科研 推动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新快报讯 科技研发机构是基础科技的摇篮,如何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贡献力量,广州的大院强所、创新企业、科技部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创新、在增强竞争力中壮大、在构建大平台中发展。目前,黄埔区已集聚中科院2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10个高水平创新平台,1个成果转化母基金,总共13个重大项目。国家纳米中心、空天院、微电子所、自动化所、长春应化所、金属所等8家中科院直属单位均在该区设立了研究院,形成“院地合作”的新高地。

  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破解高端轮胎制造难题

  据介绍,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黄埔材料院”)正聚焦破解轮胎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轮胎生产国,但由于还不掌握高端轮胎(如航空轮胎)的生产技术,该领域完全依赖进口,轮胎产业呈现出“大而不强”的典型特征。

  为解决这些难题,黄埔材料院在广州开发区的支持下建设了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包含航空轮胎动力学大装置、硬核科技中心、航空轮胎制造试验基地三个部分,用以解决新材料、先进软件、轮胎橡胶工艺和配方等技术不足,为国产高端轮胎打进民航轮胎、高端汽车轮胎、特种工程车辆轮胎等高附加值、高技术门槛产品市场赋能。

  耐腐蚀材料研发拓展新领域技术边界

  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州高新区联合举办的新型研发机构——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腐创院”)也在黄埔开展耐腐蚀材料、表面改性技术、腐蚀防护涂料与涂层、缓蚀剂、阴极保护、监检测技术、工程结构安全评价与寿命预测及失效分析等七大重点方向研发。

  其科研团队解决了材料耐腐蚀问题,推动神舟系列规模使用镁合金;在核电技术中首次实现自主解决大型压水堆核电站核岛中的自主服役安全评定。

  腐创院院长韩恩厚介绍说,全世界为腐蚀付出的代价是每年GDP的3%-5%。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能更好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拓展新领域的技术边界。

  西电广研院成立校企创新平台15个

  此外,作为黄埔区引进、共建的高校科研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电广研院”)从2020年7月注册成立以来,先后获批立项广东省高水平研发机构、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平台三个省级平台;共同发起建设广州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密码与网络安全研究院、琶洲实验室(黄埔)三个重大科研平台。

  西电广研院主动探索点上聚焦、线上贯通、面上联动的成果转化新体系,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截至2022年11月,共获批立项政府支持项目103项。

  同时,西电广研院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助力湾区产业升级,成立校企联合创新创业平台15个,签约金额超1亿元;签约校企合作项目50项,协议金额达2100万元,其中广州市合作企业占26%,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企业占52%,协助企业解决诸多实际产业问题。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李应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