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休闲游戏如何打翻身仗?趣味性与功能性融合或成机遇

来源:新快报     2023年02月15日        版次:A16    作者:梁茹欣

    

     支持单位 广州市天河区软件和信息产业协会

     加入我们一起玩

  随着游戏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曾经作为市场主要驱动之一的休闲、超休闲等游戏渐渐难以独善其身,同样经历着市场饱和、新游突围难等诸多困境。

  近日,海外老牌超休闲游戏发行公司Voodoo相关发行负责人甚至给出了“超休闲已死”的结论。有行业人士表示,尽管整体来说,目前超休闲游戏仍占有一定市场,但也势必越来越边缘化。厂商要跳出过去单纯借鉴、换皮的研运逻辑,寻求突围。

  ■新快报记者 梁茹欣

  “超休闲已死”盖棺定论尚早?

  在各个细分玩法赛道上,当前的超休闲、休闲类游戏仍是主要的用户“收割机”。数据平台Sensor Tower于2022年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因游戏玩法简单、受众广泛以及广告变现模式清晰,超休闲手游在全球移动游戏市场中的热度连年不减。自2019年以来,超休闲游戏已连续4年成为全球下载量最高的手游品类。仅在2022年前8个月,全球超休闲手游下载量已达到87.3亿,占全球手游总下载量的30%,内购收入累计逼近1.6亿美元。作为超休闲游戏最大市场集中地,亚洲市场在此期间贡献了全球的38%下载量。

  与此同时,超休闲手游市场产品更迭速度加快,新游愈加难以出头。在Sensor Tower统计的全球超休闲游戏下载榜单中,2021年下载量排名前十的超休闲游戏中,已有6款跌出2022年榜单前十。同样情况也发生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档里。在2023年春节假期期间,国区App Store免费榜前五十中鲜少有超休闲游戏。

  游戏产业分析师张书乐对新快报记者表示,由于手游兴起之初的硬件性能和网络速度等瓶颈因素限制,在功能机向智能机过渡的阶段和智能机初期,超休闲、休闲类游戏一度是手游市场中的绝对主流。在他看来,“超休闲游戏的内容承载、玩法体验都过于单薄,很难保持用户黏性。随着上述瓶颈的突破,尽管目前的超休闲游戏仍占有一定市场,但也势必越来越边缘化。”

  不同品类手游中度化趋势加深

  不同超休闲、休闲类游戏,中重度游戏的游戏性强、耐玩度高,通常具备较强的用户粘性。该类游戏在长线运营的过程中,往往能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实现用户量的增加与回流。而面对众多中重度游戏盘踞的头部市场,超休闲游戏只通过能买量手段获得更多用户。

  然而,超休闲游戏当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一方面,囿于移动应用平台隐私政策变化、用户对游戏内容要求提高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厂商的买量成本持续上升。据市场研究机构Tenjin与Game Analytics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超休闲基准报告》显示,超休闲游戏在安卓端和iOS端上的CPI中位数(Cost Per Install,每次安装成本)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安卓端从0.05美元上涨至0.20美元,涨幅高达了300%;iOS端从0.17美元上涨至0.42美元,涨幅接近147%。另一方面,部分中重度游戏在自身游戏中内置一些超休闲玩法来提升用户体验和加强游戏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蚕食超休闲游戏的生存空间。

  事实上,近些年重度、超休闲、休闲等不同游戏均逐渐向中度化靠拢,逐渐成为一种行业趋势。比如,休闲类游戏厂商开始将产品转向中度化方向,并在产品加入内购,或者采取IAA(广告变现)与IAP(内购付费)优势互补的混合变现模式,从而延长用户和产品的生命周期。

  有行业人士表示,撇开用户的粘性和留存等考虑因素,单从产品内购水平来看,内购比例占到80%-90%的是重度游戏,占40%-60%则为中度游戏。例如,休闲游戏出身的海彼网络,其研运的《弹壳特攻队》就被不少人视为中度游戏。而该款游戏曾凭借“动作Roguelike(这类游戏一般具有装备道具场景随机性,游戏进程单向性等特点)+割草”融合玩法,在2022年多次闯入中国手游海外商店收入前十。

  张书乐分析指出,游戏重度化,从来都是各游戏载体的必然趋势,也是游戏精品化的底层逻辑。从休闲游戏进入中度游戏,是厂商求存的必然选择,但超休闲游戏厂商过去大多在传统休闲游戏玩法和画面上进行换皮、变种和微创新的套路,已经不适应在中度游戏中的竞争,其产品设计、研发都势必要有玩法创新和类型上的突破,否则难以转型成功。

  趣味性与功能性融合带来新机遇

  在近日举办的2022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发布的《2022年中国游戏出海情况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出现了2018年来首次下降,达173.46亿美元,同比下降3.7%。

  近几年,大量游戏厂商选择出海。向来走“短平快”路线的超休闲、休闲类游戏则成为众多厂商投石问路的主要品类。不过,此前伽马数据发布的《2022年休闲游戏发展报告》指出,休闲游戏在中国自主研发移动游戏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比不足5%,而在美、英等多个重要海外移动游戏市场中,休闲游戏内购收入均占当地移动游戏市场收入的20%以上。

  据该机构的观点认为,相比于中重度游戏,休闲游戏更容易承担功能性作用。在可预见的未来,游戏的趣味性与功能性相结合或将成为更多行业提升用户关注度的重要手段,如医疗康复、健身运动等热门领域都具备与休闲游戏进一步融合的契机,未来定制化开发休闲游戏也将成为游戏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热点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大多休闲游戏,几乎都来源于对国外成功案例的借鉴。在业内人士看来,如何跳出过去单纯借鉴、换皮的研运逻辑,积累研发力量、强化对于全球市场的探索,也是企业突围市场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