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准备好5万个粽子 迎接今年波罗诞

来源:新快报     2023年02月20日        版次:A04    作者:李应华 郑嘉俊 孙旭东 李小萌

     ■2月16日,黄埔区村民叶美英正在制作波罗鸡。

    

    

    

     ■2月16日,黄埔区张氏大宗祠,彩姐正在制作波罗粽。

  非遗传承人陈玉彩说,很多三年没见的亲友都说今年波罗诞要聚一聚

  每年农历二月十一至十三(阳历3月2日至3月4日)是波罗诞庙会。这是广州地区最大的民间传统庙会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逛波罗诞,买一对波罗鸡、几只波罗粽,是标准的“打卡”流程。

  临近波罗诞,记者到黄埔区穗东街道庙头社区走访看到,街坊们忙着制作吉祥物波罗鸡,迎接这场传统民俗盛会的到来。村民英姐兴奋地向记者展示自己纯手工制作的波罗鸡,她已经制作了上千只待售。市级非遗波罗粽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陈玉彩则在清早4时就叫上朋友们来到张氏大宗祠准备制作波罗粽,她预计要准备5万个波罗粽,阵阵粽香穿过烟火气十足的宗祠,在附近巷道飘散开来。

  波罗鸡

  32道工序组装

  希望更多年轻人支持并传承

  “今年波罗诞,我准备了上千只波罗鸡。”庙头村村民英姐兴奋地向记者展示自己纯手工制作的波罗鸡。作为这项手艺的传承人,英姐坦言:“辛苦但很快乐,很值得,也希望这项手艺能继续发扬光大,被更多的年轻人知道。”

  英姐名叫叶美英,上世纪80年代初,在家人的熏陶下,她跟大嫂学习波罗鸡的制作,然后拿到庙会上去卖,波罗鸡总是卖得一只不剩。看到这项手艺被这么多人认可,英姐很高兴。下班后,英姐总会抽空制作起波罗鸡,逐渐从爱好变成了副业。退休之后更是将其作为打发时间的乐事,一做就是30多年。

  由于制作工序复杂,过程辛苦,许多原来做波罗鸡的村民都纷纷“改行”做其他买卖了,但英姐仍坚守着这项手艺,她说,波罗鸡是源远流长的庙会文化的一部分,要好好传扬下去,今年的庙会会一如既往的兴旺热闹。

  传说每年的波罗鸡中有一只是会叫的,如果买到会叫的波罗鸡,就会鸿运当头,发财富贵了。村民带着这个美好的祝愿制作一只波罗鸡,远比想象中的复杂。从做鸡模到组装完成,总共要经过大大小小32道工序。

  平日里,英姐负责波罗鸡各个部件的制作和组装,而上色则由丈夫协助完成。其中最辛苦的一环就是蘸粉,每蘸一次就要拿出去晒,晒完再蘸,弄得腰酸背痛。而最麻烦的是染鸡毛——买来颜料后放到锅里煮开,再把鸡毛放入锅里染,经过数次微调,才能调到好看的绿色。“原材料也并不好找,像禾秆、鸡毛等材料要去清远、肇庆那些地方拿。”英姐表示,“虽然麻烦,但我想做,也相信自己能做得好。我希望更多年轻人了解波罗鸡背后的故事,支持这项民间手艺,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波罗粽

  主人一家要去逛庙会

  让来访亲友自行入屋吃波罗粽

  仿古祭海、五子朝王、风雅颂歌……回想起往年波罗诞期间的情景,陈玉彩仍历历在目。波罗诞作为广府百姓非常期待的民俗喜事,亦是八方游客共享的文化盛会,“今年的波罗诞会比以往还要热闹。”陈玉彩确信。

  除了精彩的民俗活动,波罗粽和工艺品波罗鸡是波罗诞极富特色的文化组成,陈玉彩是市级非遗波罗粽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于是便有了早起制作波罗粽的一幕。

  “做波罗粽必须要起早,要把豆子提前泡好,时间很讲究。”陈玉彩说,波罗粽是波罗诞的重要例牌,是逛“波罗诞”一定要尝的美食。

  波罗诞即南海神诞,缘起于黄埔南海神庙周边村落,至今至少已有千年历史。由此发展出的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15届,是岭南地区最古老、最盛大的民间庙会,庙会上出售的粽子即称为波罗粽。

  波罗粽最独特之处在于粽叶和蒸煮技巧。波罗粽的粽叶既不用冬青、竹叶,也不用荷叶,而是用芭蕉叶。经过处理的叶子保留特有的植物芬芳,打开做好的粽子一瞬间叶香伴着粽香。

  “全家人都在盼着今年的波罗诞,好多三年没见的亲戚朋友早早就说要粽一聚。”为了今年这个格外隆重的波罗诞,陈玉彩预计准备5万个粽子,是以往的两倍还多。她想让更多前来体验这场民俗盛会的朋友们品尝到波罗粽的味道。

  陈玉彩老家在广东云浮,嫁到黄埔之后才学会波罗粽的制作,而后便从1995年坚持至今。虽然儿子还未婚娶,但陈玉彩已经准备好要把这门手艺传给自己的儿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她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

  谈到传承,陈玉彩的大姑张阿姨更是分外感慨,在她看来,波罗诞、波罗粽让她记住了乡愁,关于南海神庙的历史文脉被一代代传承下来。时代虽在变迁,社会虽在发展,但儿时逛波罗诞、吃波罗粽的情与景未变丝毫。

  相传过去每逢波罗诞,村户十分忙碌,看大戏、观杂耍、逛庙会,村中少有闲人,无暇招呼前来拜访的亲友。于是村民就想出此法,在庙会前夕蒸好一大锅波罗粽,然后把家门钥匙给来访的亲友,嘱咐他们饿了就开门取粽吃,久而久之,成为习俗。

  知多D

  财主不讲武德 宰了老人的大公鸡

  关于波罗鸡的传说,村民介绍,从前庙头村有个张姓姑婆无儿无女,养了一只大公鸡,斗起鸡来百战百胜。惹起同村财主的嫉妒,他叫家丁偷偷把姑婆的公鸡抢了过来,谁知这只公鸡从此再不啼叫。财主气极,就叫人把公鸡宰了,把鸡毛扔到垃圾堆。

  伤心不已的姑婆将鸡毛捡回家,用黄泥作鸡身,纸皮作鸡皮,把鸡毛一根根粘上去,一只栩栩如生的公鸡做了出来。第二天早晨,姑婆又听到雄鸡在啼叫,她高兴之余又做了不少。适逢波罗诞的到来,姑婆就把鸡拿到庙会卖,大家就把这种鸡叫做波罗鸡。姑婆教会村中的姐妹做波罗鸡,久而久之,波罗鸡就成了游波罗必买的吉祥物。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 郑嘉俊 孙旭东 ■摄影: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