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家电“团购”超低价吸睛,付款后却等不来发货

来源:新快报     2023年02月22日        版次:A15    作者:陈学东

     VCG供图

  小区业主群内出现新型诈骗

  “变频空调旗舰店卖12999元,团购价6999元,便宜快一半。”这样的家电网络团购,你看了会心动吗?和社区团购不一样的是,家电数码团购在近两年隐秘生长,客单价动辄几千上万,而且价格远低于官方渠道,这类家电团购到底靠不靠谱?

  根据网友投诉,记者了解到,不少网友通过所谓的“**电器团购”微信群,以远低于市场价格的“团购价”购买商品,但付款之后久等不见货品,才意识到可能遭遇了诈骗。

  ■新快报记者 陈学东

  付款后群主“人间蒸发”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的所谓“电器团购群”都是个人建立的,看着是小区的业主推荐的,参与者防备心理就降低了,而在这种私人“电器团购群”中购买产品,主要存在付款后没有发货或者货品是翻新机等问题。

  家住广州黄埔区某小区的业主韩先生是“团购”的参与者之一。他告诉记者,通过小区业主组建的装修交流群中一名业主的推荐,成为“**电器团购群”的群友。

  “当时想买一套雅马哈音响,市场价18000元,但在这个群里报价只要8500元,于是就找群主下单了。当时与我一起下单的还有其他业主。不久后,下单的业主都收到了音响。但有业主音响有问题拿去维修时,发现收到的货品实际上是翻新机,序列号和机芯都对不上。”

  同小区的张女士则告诉记者,去年12月,她也通过“××电器团购群”找到群主,订购了一台“峰米激光T1主机”和一个“100寸硬屏”,并通过银行账户向群主提供的账号直接转账了1.18万元,但直到现在都没收到货。记者在某购物App上看到,陆女士下单的商品目前官方价格是19999元。

  家住隔壁小区的方先生目前也是钱货两空。他说,去年9月到11月,他陆续尝试着向群主下单了霍尼韦尔品牌的灯具和一台华为品牌的笔记本电脑,但至今没有收到货。“购买总价是1.28万元,我将付款信息发给群主后,她承诺这是普通团购,50天内到货,但现在已过了承诺时间,还是没有收到货,而且对方不退钱,不回复任何信息。”

  目前该群已经被群主解散,群主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各种联系方式都联系不上。

  如此组织团购但是又不发货的行为,是否涉嫌违法犯罪?甬泰律师事务所许静芳律师认为,从目前的资料来看,组织者或群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微信群、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向社会公众发布虚假信息或设置骗局,诱骗不特定的受害者产生了低价购买商品的错误认识,从而作出错误行为,后组织者或群主又以各种理由推拖,既不退还款项,也不交付货物,致使受害人遭受财产损失,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切勿将钱款打入私人账户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类团购还有一种更隐蔽的行为,就是明显存在“高买低卖”的诱导行为。主要方式就是预收全额货款,采购部分货物发给部分人,以此吸引其他人继续跟团付款。如有网友表示,他就曾以998元的超低单价“团购”到两只某品牌手表,随后其发现发货人居然是该品牌的“天猫旗舰店”,于是向店铺客服询问相应快递单号的商品价格,并了解到手表实际售价为1780元。

  记者调查中发现,还有一类家电“团购”由于团购组织者是专业卖场销售人员,因此消费者更易上当。近日,奉贤警方破获一起诈骗案件就是这类典型骗局。2022年12月末,奉贤公安分局江海派出所接到市民报案称,其通过微信向一电器商场售货员刘某购买了总价值19000余元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等家电,可对方却一直拖延不发货,要求退款也无果,怀疑自己遇到了诈骗。

  接到报案后,江海派出所民警立即展开侦查,发现该销售员刘某已经离职不知去向。而在民警的侦查中也发现,被刘某骗的顾客也并非个案。2023年1月16日,经过半个月侦查追踪,民警在广东将犯罪嫌疑人刘某抓获归案。

  到案后的刘某交代了自己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原来,早在2021年年初,刘某在电器商场内从事销售时,无意间发现可以通过私人账户收取客户购买家电的货款,便动起了歪心思。刘某通过虚构优惠活动,用拼单可以减免货款的说辞,哄骗顾客将货款暂时转给其私人账户,与其他顾客共同入账,实则刘某并未帮顾客下单购买电器,而是将货款全数用于还债和日常开销。随着被害顾客人数增加,刘某逐渐无力应付,便辞职一走了之。

  目前,警方查证从2021年起至今,刘某通过此方法共诈骗15人,诈骗钱款30余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刘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警方提醒,市民购买家电产品时,务必在正规商家,通过正规流程付款购买,切勿将钱款打入私人账户,以免因贪小便宜而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