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一组数据展现中国信心

来源:新快报     2023年03月06日        版次:A03    作者:

  数看政府工作报告

  释放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积极信号

  增速5%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亮出2023年我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这一目标高于去年3%的实际增速,释放出推动经济实现整体好转、回归潜在增长率的积极信号。

  保持5%左右的增速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好局起好步的要求,是开局之年稳经济强信心的需要,也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需要。

  保持5%左右的经济增速,我国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和可能。尽管受疫情冲击,我国在过去三年仍实现了4.5%的平均增速,远高于1.8%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明显回升。多家国际机构在下调全球增长预期的同时,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这充分表明,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当前具备合理增长的条件。5%左右的增速目标设定和现阶段经济增长的潜力相适应,今年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将潜力化为实绩,完成年度目标。(新华社)

  稳物价就是稳民生

  涨幅3%

  物价关系经济运行,影响百姓生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定在3%左右,这一预期目标充分考虑影响物价的各种潜在因素,留有一定余地,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有利于增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相对于全球高通胀的形势,物价涨幅定为3%左右,尤为难得。物价涨幅长期控制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为宏观政策调控留足空间,可以有效支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去年以来,我国精准把握政策保供稳价力度,物价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为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1月份,国内物价保持平稳运行,CPI同比上涨2.1%,大幅低于美国6.4%、英国10.1%的涨幅,继续成为全球物价的重要“稳定器”。(新华社)

  传递稳增长保民生的坚定决心

  新增就业1200万

  就业事关千家万户生计,是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支撑。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设置为1200万人左右,把解决群众就业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是稳经济惠民生的重要部署。

  在经济运行依然面临复杂形势的背景下,今年的就业增长预期目标较去年有所提高,体现对民生的高度关切,更透出稳增长的坚强决心。

  稳企业才能稳就业。量大面广的各类经营主体是稳经济的微细胞、稳就业的主力军。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助企纾困政策,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稳岗扩岗倾斜支持,为经营主体带来“及时雨”,也让劳动者吃下“定心丸”。

  促进青年等重点群体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这次两会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焦点。要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方向,拓展各类企业、城乡基层等就业机会,创造人尽其才的空间。(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