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黄埔水务:提升管理水平 高质量打造“碧水之城”

来源:新快报     2023年03月30日        版次:A11    作者:

     ■水清岸绿,垂钓河上。卜泽森/摄

     ■幸福列车行驶在南岗河畔。贾自豪/摄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筑安全优质的供水保障网

  “时不我待,春光正好,我们要全力开创水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黄埔区水务局一位负责人表示。这里两岸绿树成荫,铺满青草的堤岸一直延伸到河面;潺潺的流水声、翠鸟和画眉的鸣叫声不绝于耳;时不时有几只白鹭飞来,在河道浅滩处觅食……如此“水清岸绿 鱼翔浅底”的景象,令黄埔区南岗河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水利部首批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南岗河是广州治水的缩影,也是黄埔区水环境治理的名片。黄埔区遵循广州市治水理念,将构建绿色生态水系网络与打造高水平国家级创新城区紧密结合,初步形成“水环境”“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水生活”五水共赢的格局。

  不久前,黄埔区水务局在水务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中强调:把高质量发展要求与水务工作实际深度融合。全局上下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践行“有呼必应 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推动“审批大提速 效能大提升”,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企业服务,全力保障全区重大项目落地落实;要牢固树立生态理念,提升绿化管养水平,既要重建设,更要重养护,助力全区推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打造“碧水之城”。

  ■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通讯员 冯祥枝

  深入挖潜,推广再生水利用

  落实节水行动,黄埔区开放50个再生水取用点。在推动节水型城市建设方面,黄埔区积极作为,主动深挖城市“第二水源”,向全社会推广再生水利用。目前,黄埔区再生水主要用于市政杂用、生态补水和工业用水等三个领域。其中,再生水回用于市政领域较为普遍。

  黄埔区在现有的水质净化厂周边开放了50个再生水取用点,免费向道路清洗、园林绿化等单位供应再生水,并投入了专项资金进行“专泵专管”改造,改造后再生水取水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取水用户数明显增多。以位于黄陂和萝岗的水质净化厂为例,再生水最高日取用量达到1500吨,再生水替代了自来水用于周边道路清洗、园林绿化作业,通过当地环卫公司、绿化保洁公司等用户了解到,再生水即取即用,取用水速度与原先取用自来水同速。2022年,黄埔区市政杂用再生水取用量达到了52万吨,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

  将污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城市绿化浇灌、道路清洗,大幅降低了自来水的取用量,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降低了企业用水成本,对落实国家水利高质量发展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管控,推进漏损治理专项工作

  黄埔区水务局下属单位水质监测中心以其调度系统作为管控平台,着力推进智慧水务信息化建设。该系统基于分区展示“一张图”、分区管理“一模式”、水量平衡“一报表”等功能模块综合应用,能够分区分层计算供水量、售水量等水量信息,并进行夜间最小水量分析,实现合理性分析模型、总分差分析模型、漏损控制排名等功能。

  对此,水质监测中心采取了“三优措施”:一是优化中心组织架构。强化属地责任,夯实抢修工作,落实30分钟内抢修人员到场,减少水耗。二是优化管网改造。根据施工条件、管道材质、埋设年限、漏点数、水压、水质问题及埋设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按照重要性、迫切性及改造条件相结合原则,制定旧管网及供水设施改造计划并实施。三是优化管理标准。根据拆迁地块现状、旧管网改造工作,专项拟定《拆迁地块管网漏损监控工作指引》《旧管网改造评价办法》等标准并开展工作,在对象梳理、检漏评估、方案制定、改造实施各环节严格执行。因此,控漏成效显著,漏损率指标较专项工作开展前下降约13%。

  近两年来,黄埔区损毁供水设施行为数量急增,很多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野蛮施工而损毁供水设施。为此,黄埔区水务局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打击损毁市政供水设施行为。自2021年至今,已对45宗损毁供水设施行为进行立案,罚款金额76.148万元,对供水类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走在全市前列,为市政供水管网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广大精微,科技赋能精细化管理

  借助无人机提升供水设施巡查质效。建筑工地的用水管理,是难点也是重点。为解决监管难题,水质监测中心创新采用无人机对在建工地进行巡检。无人机机身轻巧,巡查范围广,能够更加全面掌控工地范围内供水设施情况,不留盲区,这种巡检方式极大提升了巡查效率和巡查质量。到目前为止,水质监测中心已累计巡查12个重点工地,发现2处工地未进行供水设施交底。

  智慧水务建设全面铺开。黄埔区水务智慧化用水从规划到操作、服务等,都无处不在。比如,入户抄表工作量大,信息技术部门设计了一个方便线上申报的小程序,大大提升了效率。如今,32项供水服务事项办理微信小程序面向市民正式上线,市民办理用水业务更加方便快捷。供水加压站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持续推进,科学城加压站、萝岗2#加压站、永和1#加压站、永龙加压站、东区加压站等均能实现精准恒压自适应运行,实现泵站远程操控,实时监测各泵站设备运行状况。智慧消火栓改造工程也不断完善,至2022年累计完成2000座智慧消火栓建设,通过精准定位及用水监测信息,能分析出消火栓偷盗水黑点,精准打击市政消火栓偷盗水行为,开展“定点”伏击;通过对智慧消火栓的实时压力数据分析,科学研判各供水加压站加压运行情况,为片区供水管网和加压设施的优化建设和调度,以及漏耗管控提供有力参考,有效助力我市打造节水型社会和智慧化城市。

  高质优效,加压站建设跑出“加速度”

  黄埔区吃水告急!依赖东江水源的黄埔区受旱情咸情影响较为明显。2021年12月9日晚,广州市抗旱防咸保供水应急指挥部紧急部署,黄埔区需在2021年12月底完成新龙1#、2#应急供水加压站的建设,2022年2月底完成广汕1#、2#应急供水加压站的建设,将承接非东江水源,缓解咸潮的影响。

  黄埔区水务局下属单位水质监测中心接到4座应急加压站建设任务后,中心党总支立即召开动员大会,成立应急工程攻坚小组,中心领导带头,组织全中心的技术骨干投入到应急工程建设中。

  水质监测中心党总支副书记陆勤忠冲锋在前,被同事们誉为攻坚克难,处理疑难杂症的高手。水质监测中心技术信息部工程师易新兵是一位“老供水”,被任命为应急加压站调试的总指挥,他全程跟踪建设过程。建设管理部部长曾北燕,带领团队开展前期工作和办理工程手续,并组织制订了精确到时的施工节点计划。加压总站高级工程师刘武主要负责设备,他第一时间联系设备厂家明确设备选型以及供货时间安排,严格把好时间节点和设备质量关。水质监测中心建管部黄宇康,眼尖心细,是施工现场的“安全守护神”。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徐钰勋,负责处理现场突发的各种问题,他说,“既然干这个活,肩上就有一份责任。”

  最终,新龙1#、2#应急供水加压站从无到有,从动工到通水仅用15天时间,创造了供水加压站建设的“黄埔速度”;广汕1#、2#应急加压站工程也在2022年2月初提前建成,保证了增加水量的输入,确保了黄埔发展迅速的知识城片区和科学城片区的用水安全,为打赢抗旱防咸供水保卫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