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驻清远英德市西牛镇工作队队员陶钧:“完成这一轮帮扶,我就接家人来广州安家”

来源:新快报     2023年03月31日        版次:T09    作者:

     ■陶钧(右一)在田间地头走访调研。

     ■陶钧

  小镇的傍晚格外静谧,几声蛙鸣,几声犬吠,交织着父亲的温言软语,从清远英德传到湖南长沙。“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啊?我还想你带我去动物园玩。”4岁多的女儿瞪大眼睛询问,陶钧透过屏幕微笑回答,“放假就回去,爸爸工作结束就接你和妈妈来广州!”

  自2021年7月来到西牛镇,陶钧与队员们齐心协力促成24家增城企业同西牛镇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书,想方设法争取后方单位支持,帮助西牛构建“大农业”格局。“能参与西牛镇的振兴,我很荣幸!”他笑着说,若干年后,他会将发生在广州、长沙和英德的故事告诉女儿,“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故事”。

  ■采写:新快报记者 严蓉 潘芝珍

  “取经”破解麻竹笋发展难题

  增城区的组团式帮扶,让初到西牛镇,从无农村生产和生活经验的陶钧稍感宽心。“我们是一个集体,有队长和队员,大家共同面对挑战,在大后方的全力支持下群策群力,想方设法破解难题。”陶钧告诉新快报记者,工作内容的变更,身份转化的跨越,都曾令他“不习惯”,“这些困难,需要自己去‘恶补’功课,包括熟读政策、入户摸底、链接资源,只要用心用情,一定会被攻克。”

  工作队第一个攻克的难题,就是当年刚落选“省级”的西牛麻竹笋农业产业园。“麻竹笋是西牛的支柱产业,为产业园补短板提质效,是我们入驻后的首要任务。”陶钧记得,工作队会同镇政府组织西牛镇政府部门和企业前往揭阳市埔田镇“取经”,“我们去当地发展成熟的产业园学习,他们的种植规模比西牛镇小很多,但产值却超出一倍,大家都很震撼。”陶钧发现,埔田镇的地理标识上无不主打麻竹笋,路标、路灯、墙绘、展厅等等,都在为本地麻竹笋“立名”,“品质再好的农产品,也要有品牌效应的加持。”

  回到西牛镇,陶钧按照队长的要求做了一份调研报告,详解埔田的经验及西牛的不足,并提出多项新举措擦亮西牛麻竹笋名片,为清远市打造的麻竹笋百亿产业打牢基础。

  推动西牛农产品“出山入湾”

  “我们协助并扶持本地的笋企成为省级龙头企业。”陶钧说,工作队将建设麻竹笋镇域产业园作为配合麻竹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先手棋,通过整合驻镇帮镇扶村资金和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近8000万元投入产业园建设,完善从种苗供应、生产加工、技术服务到仓储物流、营销推介等关键环节的全产业链体系。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西牛麻竹笋脱颖而出。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位于金竹村的镇域产业园生产基地已动工建设,清远市英德市麻竹笋产业园已入围2023年广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入库重点推荐名单公示。力促麻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陶钧和队员们同心协力,链接24家增城企业同西牛镇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书。在工作队推动下,西牛农产品进入大湾区“菜篮子”名录、供港蔬菜名单。增城区粮食企业与西牛合作社达成粮食收购协议,农业企业与西牛合作社达成蔬果收购协议,年收购规模达百万元。

  陶钧的妻女还留在长沙,2021年,因奔赴英德成为一名工作队队员,他延迟了对妻女“买房迁居”的承诺。“我答应女儿,完成这一轮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就把家搬来增城,接她来广州读书!”陶钧笑着说,迟来的家庭团聚,会因西牛镇的振兴更美好。

  陶钧

  驻清远英德市西牛镇工作队队员

  派出单位:

  广州市增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只要用心用情,困难就会被克服。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故事。”——陶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