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信科技拟赴美IPO冲刺“中国催收第一股” 新快报讯 记者张晓菡报道 当催收逐渐成为一门“大生意”,催收公司离上市也就不远了。近日,承信科技拟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冲刺“中国催收第一股”。近年来,承信科技催收回款率显著提高,去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75倍。但其招股书也暴露出不少催收行业的问题,如催收过程中存在不合规行为,经营过程中可能违反劳动法规定等。 过度依赖大客户 招股书显示,承信科技是开曼群岛豁免公司,通过苏州承信及其子公司(北溟科技、上海宇壹和深圳市信德盛等)在中国开展业务,主要业务是提供信用贷款前置审批阶段的风险评估和偿付能力评估产品和服务,信用贷款贷后阶段的拖欠债务催收服务。客户主要为商业银行、持牌消金公司等金融机构。 从业绩来看,2020年-2022上半年,其营收分别为1599.8万美元、2065.3万美元、2456.1万美元,净利润分别为127.4万美元、40.3万美元及316.6万美元。其中,2022年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高达17528.9%,主要因为贷后业务毛利率大幅增长565.2%。据记者了解,贷后业务也是承信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2020年-2022上半年,其贷后拖欠债务催收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84.3%、82.8%和95.5%。公司催收回款率也在暴增,2020年-2022上半年催收回款总额分别为52.7亿元、110.3亿元、74亿元,同比增长1534%、109%、85%。 不过,承信科技存在过度依赖大客户的风险。截至2022年6月30日,其客户数量为64家,较2021年底减少11家。2022年上半年来自其三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79%、7% 和3%,而在2021年,其第一大客户带来的营收占比还不到50%。对此,承信科技坦言,如果客户决定在内部开发贷款催收方案或依赖其内部催收团队和其他服务提供商,将会对收债业务收入造成不利影响。 招股书暴露行业不规范行为 新快报记者注意到,在招股书中,承信科技坦言其从事的业务为“社会敏感业务”,易受投诉。 招股书中还透露了催收行业的一些不规范行为,例如尽管公司制定了合规政策,但员工在执行中可能会不遵守该政策并违反法律法规,可能会口头或书面威胁,冒用身份或伪造文件对借款人施压,非法获取申请人的个人信息出售给第三方获利等,尽管这些可能是员工个人行为,但仍会对公司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承信科技拥有约130名全职催收员工和600名外包催收员工,其中贷后收债业务主要依赖外包员工。承信科技称,无法保证雇佣行为符合中国劳动法。招股书还显示,2020年-2022年上半年,其中国经营实体没有为所有员工缴纳足额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未缴社保总额约392.89万美元(约2706万人民币)。对此,承信科技表示,如主管部门处以相关罚款,公司将予以赔付,并于2022年6月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
即时新闻
催收巨头要上市 净利暴增却欠缴员工社保款
来源:新快报
2023年04月12日
版次:A11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