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州对口帮扶梅州指挥部干部张森发:“队员的拼搏村民的认可,给我无限动力”

来源:新快报     2023年04月28日        版次:T22    作者:

     ■张森发在蕉岭县广福镇的百香果基地考察。

     ■张森发

  作为广州市派驻梅州市帮扶干部,张森发既是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的参与者,更是推动者和建设者。张森发坦言,在见证和协助广州市派驻梅州市30支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开展工作的过程里,他更加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势在必行,乡村情怀也越发浓厚:“当初和家人说是去做好事,来了以后才深深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和重量。”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农艳芳

  立足岗位上传下达

  防返贫动态监测、产业项目谋划推动、基层党组织建强振兴……张森发如今对这些帮扶工作已经熟稔于心。这是张森发第一次参与乡村振兴帮扶工作,虽然一开始有顾虑,但思考再三,他还是决定背起行囊到基层,“既然组织需要,作为党员就要冲锋在前,更何况乡村振兴肯定是很有意义的一份事业。”

  来到梅州后,张森发被派到广州对口帮扶梅州指挥部工作:对上反馈,及时反馈广州市派驻梅州市30支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推进工作中遭遇的困难;对下督导,将帮扶工作的最新指示和政策传达到工作队中;多方联系,畅通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各端口沟通交流……虽有时忙到“脚不沾地”,但在边学边干中,张森发也从懵懵懂懂到深感认同,再到干劲十足。

  张森发说,帮扶工作不同于以往在企业的工作,近两年下来,自己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协调矛盾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看到工作队员们拼搏敢闯、当地群众的信任认同、产业项目落地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这些都给予了他无限的动力,也激励他时刻履行好岗位职责、真心实意为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出力。

  见证助力荒地复耕

  广州市派驻梅州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有30支,工作队的高效运作也离不开指挥部的管理协助和监督。张森发介绍,进驻以来,广梅指挥部也结合彼时梅州耕地撂荒不少,农业产业“小、散、多、粗”特征明显等情况进行探索,逐渐探索出创新整治撂荒地方法、探索产业赋能模式、发挥园区联动效应联农惠农等可复制可推广的帮扶经验。

  张森发说,土地是农村、农民拥有的最大资源,让农民在土地上实现增收是他们瞄准的方向。其中,广梅指挥部经过探索研究,提出了“小块变大块、低值变高值、村集体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不仅助推撂荒地复耕复种,还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广梅指挥部始终引导鼓励各工作队因地施策,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代耕代种、托管经营等方式推动复耕复种。截至目前,广州对口帮扶的30个镇共计盘活撂荒地33982.31亩,形成了海珠丰顺“烟稻轮种”、荔湾梅县“稻蔬基地”、天河兴宁“稻鱼共生”、番禺五华“稻虾共作”等产业模式,初步探索出可推广复制的整治撂荒耕地经验。作为广梅指挥部的一员,张森发也始终不遗余力落实好相关的政策指引、主动协调助力相关项目落地、积极为工作队突破瓶颈排忧解难,“土地能实现高效利用,最终能惠及农户、助农增收,我们能参与到其中也感到与有荣焉。”张森发说。

  张森发

  广州对口帮扶梅州指挥部干部

  派出单位: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金邦液态模锻技术有限公司

  “当初和家人说是去做好事,来了以后才深深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和重量。”——张森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