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推开一扇汉代的窗 望向两千年前的广州街巷

来源:新快报     2023年04月30日        版次:A11    作者:

     ■2012年越秀区广州动物园工地M4出土东汉陶屋。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窗开了。潘玮倩摄

     ■陶坞堡。广州汉墓M5043出土,广州博物馆藏。潘玮倩摄于南汉二陵博物馆

     ■广州市启明学校学生作品

  “羊城烟火气——广州出土汉代建筑模型明器展”观看小感

  你知道两千年前的广州人,住什么房子吗?事实上,除了王的宫殿(南越王宫),我们所知甚少,文献鲜有记载。

  看过“汉代户型图”吗?人在上,猪在下,院子鸡飞狗跳,粮仓或圆或方。

  若有人来攻打,我们还有大坞堡,保护吾妻与吾财。

  广州出土文物,能让你“围观”这些汉代建筑部分真容:“羊城烟火气——广州出土汉代建筑模型明器展”,2023年3月29日-11月19日在南汉二陵博物馆举行。

  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展厅中绵延不断的镜子,实物和倒影,随着你的行进,真正成为一条喧哗不息的长河,让人以上帝视角,一窥“整条街嘅广州街坊嘅鸡毛鸭血”,噢不,是晨昏日暮和家长里短。

  展览的人文关怀也值得赞颂,它竟能让视障人士来“观展”。

  当然,还有好玩的新发现。四大名著中,某著名潘姓女子打开的那扇窗,一般认为是宋代物事,本次展览,居然发现了汉代同款。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1

  实物,超越文字

  从1953年至今,广州考古七十年,出土了约1800件/套汉代建筑模型明器。本次展览精选了其中169件/套,部分呈现出汉代广州先民的衣食住行。

  策展人、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展陈宣教部主任陈馨介绍:“明器是为往生之人制作的小型器物,常仿制各种礼器与日用器皿,还有人物、家畜、车船、房屋等。两汉时期明器盛行,是古人‘事死如事生’观念的体现。”

  因它们的外形和布局,充分模仿了当时的现实建筑,包括屋顶形式、房间布局、门窗样式、院落等,“这就为我们复原广州汉代社会的生活情景,提供了丰富而形象、立体的实物证据”。

  “为什么说这些文物珍贵,因为就汉代建筑而言,它们是对历史文献记载不足的一种实物补充。”

  如何让遥远的物件和今天产生共鸣?陈馨说,尽力复原生活场景,用类似如今的生活画卷打动观众,是策展思路。同时,大幅的背景墙镜,以及各个角度的放大镜,是用细节满足观众“好奇心”的绝佳手段。并且,现场还展示了特殊儿童的当代手工作品,稚嫩而充满生命力的当代“手作西汉建筑”,成为另一种深深进驻观众心中的感人藏品。

  展览分五个环节:“美家园”“安其居”“饮不竭”“甘其味”和“仓廪实”,分别对应明器组合、屋、井、灶、仓(囷,qūn,圆形的粮仓)。

  我们知道,北京有个“鸟巢”,然后超级古老之前有个传说中的祖宗叫“有巢氏”,历史学家曾指出:“到了有巢氏,我们的祖先才开始和动物区别开来——从此就开始了人类历史。”从像鸟儿一样依附树木等“筑巢”,到渐渐自己“挖坑”“立柱”、“上设茅屋,下蒙牛豕”——干栏式建筑,成为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重要建筑形式之一。

  2

  盖房,越来越炫

  在第一环节“美家园”,展方通过不同时期典型墓葬,结合出土的建筑模型明器组合、形制和出土位置,呈现出汉代随葬风俗的些许变化,以及古人对这些建筑模型的理解与重视程度。

  在建筑类明器中,井和灶出现较早,“或与祭祀有关”。“汉代的陪葬器物,由以礼器为主,慢慢转向生活用器及其模型类器物,从西汉中后期开始,陪葬器物多以生活用器、建筑及其仆从的模型明器为主。”

  独立展柜中的一件“阁楼式陶屋”,不容错过,特别之处,在于有马!有演兵场面!

  广州出土的汉代动物模型,极少有马出现,一般不过牛猪狗。这陶屋规模宏大,由两座悬山顶长方形屋、一座庑殿顶阁楼和一座悬山顶低矮栅栏合围而成,阁楼左侧长方形屋,马儿在,鬃毛都可见。“马的对面还有两个人俑,我们推测是饲养者。这件陶屋不仅具有一般陶屋的居住功能,还兼具防御、饲养等其它功能。”

  而“阁楼式建筑的出现和推广,也反映了中原建筑技术和观念在岭南地区的传播”。

  记者此前从相关展览了解到,广州先秦时期人类的居住遗址发现数量不多。人们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居住模式,形成了较强的地域特色。“2006年发掘的萝岗隔田山遗址, 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灰坑、柱洞及文化层,属于岗地居址,推测建造的应是干栏式建筑。”

  本次展览的第二个环节“安其居”,就从明器文物出发,梳理了一条清晰的房屋演进脉络:干栏式陶屋—曲尺形干栏式陶屋—曲尺式陶屋—三合式陶屋—楼阁式陶屋和陶坞堡,进步的表现大致就是,厕所独立了、房间渐渐多了、工作和休息的场所有别、格局和层高也越发讲究,庭院规划和功能设置日渐精细。

  我们可以看到,“两汉时期的房屋主次分明,房屋结构越来越复杂”。造型的变化,不仅是制作工艺的进步和审美趣味的反映,更是汉代社会制度和经济面貌的直观表现。

  集大成者或是陶坞堡。另一个独立展柜中的陶坞堡,上下两层,布局分前后且对称,四角的阁楼显露出防御和瞭望的气息,成为东汉后期广州地主庄园经济发展的一个实证。

  看展览,就是在读一部汉代房屋简明发展史。

  3

  提前千年,推开那扇窗

  围观了房屋的玲珑和绵延,现在让我们登堂入室看细节。为更方便“窥视”,展览设置了大幅背景镜子墙,以及前方的放大镜。

  两千年后的和煦阳光,照进当年半开的窗,人间风月四时同。展品中,屋顶、砖瓦、架梁、门窗、院落,甚至连铺首上那些迷你的纹饰都保存完好。仿佛,只差一个楼下叩门邀约赏春的人。

  上楼,开窗看看他来了没有。

  据介绍,多样化的窗,是广州汉代陶屋的特点之一,表现在窗户的各种样式和刻画纹样上。“广州汉代陶屋的窗户普遍比较大,单面墙往往有两个甚至更多的窗户,与广州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有关。”

  其中,几件陶屋展品上,出现了精致“支摘窗”。支摘窗又称“和合窗”,我们在古装电视剧中都看过,譬如,《梦华录》中,顾千帆升官后去找赵盼儿,赵盼儿便支起了支摘窗,两人窗内窗外对视。这种窗一般是横长形,从下往外推开,形成一定坡度,然后用采摘钩或木棒等固定。

  “很多人曾认为,这种窗在宋代后才出现。而我们如今从广州出土的汉代建筑明器实物上就能看到它。可见汉代时,这种可开合的窗,已经很普遍了。所以说,我们的文物,或把支摘窗的使用时间,往前推进了约1000年。”陈馨说。

  生活,不过一日丰富出勤、一夕休憩共伴,蔓延开来,无数人的无数时光,是烟火气的蓬勃与消散,也是凝结在地底被封印的永恒不竭。

  “饮不竭”“甘其味”“仓廪实”,展览接下来的三个环节,就分别展现了以水井、炉灶和粮仓为主的文物。井灶,人所饮食;积贮,天下之大命也。

  很多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能感觉到当年的温度。

  4

  温度,关怀视障儿童

  而且,我们也能感觉这个展览,对特殊人群的温度。即使有些人,视力稍逊常人,看得不太清楚,也能通过触摸、倾听,走近两千年前的广州街道。

  本次展览特别设置一条辅助展线:信息海报字体设计得更加大、八处设置了音频讲解、提供可供触摸的文物模型和五感体验盒等,并且专门铺设了盲道,安放了盲文解读。

  在这些苍古质朴的陶屋、粮仓文物隔壁,摆放着鲜艳灿烂的彩色塑料同款模型——“这是我们特别邀请广州市启明学校视觉障碍的同学,观摩展品后进行的创作。为了达到效果,我们让孩子们亲手抚摸了真正的文物,并为他们讲解故事”,策展人陈馨说。

  “近年来,南汉二陵博物馆在展览策划过程中,既注重对广州考古出土文物内涵的深入挖掘与呈现,也十分注重社会参与和人文关怀。”

  什么是我们的羊城烟火气?当回顾整个展览,就会发现,它不仅是和日常相近的那些生活场景,也是尽力让更多人感觉温暖的种种设计。

  这是生活和工作的其中一种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