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学科专业改革方案来了 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学科专业结构和质量直接影响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直接影响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为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 ■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何悦桐 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 2035年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方案明确,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和基础医科本科专业点占比进一步提高;建好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专业点、300个左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在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重要作用的学科取得突破,形成一大批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建成一批专业特色学院,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 到2035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协调、特色更加彰显、优化调整机制更加完善,形成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有力支撑建设一流人才方阵、构建一流大学体系,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促进多学科交叉融通 方案中指出,高校应加强学科专业发展规划,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需要,做好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升级、换代和新建工作。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学前沿、关键技术领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学科,以及服务治国理政新领域新方向,打造中国特色世界影响标杆学科。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优秀青年人才团队,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完善多渠道资源筹集机制,建设科教、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 深化新工科建设、加强新医科建设、推进新农科建设、加快新文科建设。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对现有专业改造升级,加大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支柱产业等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力度,服务新业态,打造特色鲜明、相互协同的学科专业集群,大力推进各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培育新兴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促进多学科交叉融通,按照“强化基础、重视应用、特色培养”要求推进基础和应用人才培养,加大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学科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机制。 强化管理优化机制 深入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 方案提出,加强学科专业设置统筹,要求各部门做好学科专业设置工作,促进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严格学科专业检查评价,对所属高校新设学科专业的基本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招生规范度等条件进行检查,对未达到条件的要限制招生、限期整改,定期开展学科专业建设质量检查;开展人才需求和使用情况评价,建立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鼓励行业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及实施工作。 要切实发挥学科专业目录指导作用,实施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动态调整国家控制布点本科专业和特设专业目录;完善学科专业管理制度;加强学科专业标准建设和应用;强化示范引领,深入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树立学科专业建设标杆;深入实施“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建成一批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形成更加完备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显著提升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加强专业学院建设,推动专业性(行业特色型)高校进一步提高特色化办学水平;健全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需求联动机制;落实“一校一案”,各地各高校要根据改革方案,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研究制定学科专业改革实施方案,并结合学科专业设置,每年报告实施方案落实情况。 包括在学科专业基础好、整体实力强的高校建设30个左右未来技术学院;在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建设300个左右现代产业学院;依托有关高校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支持高校以特色优势学科专业为依托,建设示范性集成电路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一流网络安全学院、示范性密码学院、示范性能源学院、储能技术学院、智慧农业学院、涉外法治学院、国际组织学院等专业特色学院。推动专业性(行业特色型)高校进一步提高特色化办学水平;及时向社会发布重点行业产业人才需求,对人才需求趋少的行业产业进行学科专业设置预警等。
-
即时新闻
到2025年建好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专业点
来源:新快报
2023年06月24日
版次:T65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