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让爱传递!志愿者暖心回访困难母亲地贫患儿

来源:新快报     2023年12月29日        版次:T04    作者:

     ■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广东省汇德慈善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和参与回访项目的部分志愿者合影。

     ■清远一位“农村母亲关爱工程”受助者与志愿者交流受助经过以及如何对抗病魔的心路历程。

     ■清远英德的地贫患儿杰仔在基金会的帮助和自身努力下做好了手术,他妈妈开心地与志愿者交流。

     ■志愿者走进乡村入户回访。

  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创新方式,调研两大自筹公益项目社会成效

  “感谢基金会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帮了我们的大忙,现在一切都过去了,日子会好起来的。”今年,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多位志愿者深入英德市九龙镇地贫患儿杰仔家回访,杰仔妈妈对志愿者们说出了发自肺腑的感谢。

  今年7月至10月,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创新自筹资助项目的回访方式,与广东省汇德慈善事业发展中心合作,组织26位大学生志愿者对40位“农村母亲关爱工程”“地贫儿童关爱工程”受助对象进行入户调研回访。既检验了资助项目的成效,也延展了两个品牌公益项目的服务,更吸引了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有4位志愿者还是受过基金会资助的大学生,他们的暖心回访让爱传递……

  多轮筛选+培训,26位志愿者参与调研

  “农村母亲关爱工程”和“地贫儿童关爱工程”是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的两个自筹品牌公益项目。农村母亲关爱工程项目主要面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韶关、清远、河源、梅州、揭阳、潮州、汕尾、云浮、肇庆、阳江、茂名、湛江、汕头、惠州14个地市农村人口中遭遇重大疾病(患乳腺癌、宫颈癌、胃癌、直肠癌、肺癌、白血病一种以上)的困难农村母亲进行资助。“地贫儿童关爱工程”帮扶对象是在南方医院、广州妇女儿童治疗中心治疗,14岁以下、来自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农村地区的重症地贫儿童,一类用于移植手术的地贫儿童,可获一次性帮扶5万元;另一类用于术后出现排异的,则资助1万元。

  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理事长赵松峰介绍,“农村母亲关爱工程”自2014年实施至今已帮扶1947位困难母亲减轻负担。目前,根据每位困难母亲的实际情况,资助8000元。“地贫儿童关爱工程”项目自2020年实施并逐步完善,至今已帮扶67名儿童减轻地贫重疾带来的生活负担。“为了更全面、更仔细地了解两个项目的帮扶效果,我们今年特邀志愿者上门调研回访”。

  为了做好这次调研回访,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和广东省汇德慈善事业发展中心2022年10月就启动了项目,经过两轮招募,首批招募了志愿者40人,以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等26所高校大学生为主。今年7月21日,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及4位专家为40位志愿者进行了专题培训,内容包括志愿服务通识、面谈沟通技巧、宣传稿件撰写、照片视频拍摄技巧、应急知识与技能实操等。综合各项情况,最终筛选出22位志愿者和4位服务督导,组成5支队伍参与调研回访。

  “对未来的志愿工作有借鉴意义”

  广东省汇德慈善事业发展中心理事长林朝晖告诉新快报记者,今年,5支队伍分批前往清远、河源、惠州、梅州12个县(市、区)32个镇街的40个村,历时12天对“农村母亲关爱工程”“地贫儿童关爱工程”资助的40位对象入户调研回访。

  新快报记者跟随由志愿者服务督导危更平带队的志愿者团队深入清远佛冈、英德、清新等地走访。记者看到,每到一家,志愿者都会送上牛奶等礼物,令受助对象颇为感动。在交谈中,志愿者细心地了解受助对象的家庭收入来源,发放爱心资金的数量、主要用途,家里是否还存在困难,以及对爱心资金申请条件和流程有什么建议等,并一一做好记录。

  在佛冈镇石角镇某村委会,受助困难母亲阿娣倾诉自身的不易,说到动情处忍不住落泪。志愿者暖心安慰,鼓励她积极战胜病魔。在英德市九龙镇受助地贫患儿杰仔家,志愿者除了跟杰仔的妈妈交流外,还单独与杰仔和他姐姐谈心。杰仔的妈妈介绍说,杰仔手术前要不断地输血、排铁,家庭不堪重负,最后来到骨髓移植这一步。“当时在医院里只是递交了一张申请,没想到就有人跟进,得到了基金会5万元支持。”今年10岁的杰仔恢复得非常好。“我现在碰到有人要结婚都会提醒他们去婚检,遇到重度地贫患儿也鼓励他们想办法做移植,争取早日治愈。”她说,家里正在努力还清债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近期,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和广东省汇德慈善事业发展中心联合一部分在调研回访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进行总结梳理。总结会上,赵松峰理事长表示,通过这次调研回访,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对大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社会、服务社会也是一种很好的历练和提升。这次调研回访,对未来开展自筹项目和公益志愿活动都有借鉴意义。

  @志愿者说  

  从“受助者”到“施助人” 她们让爱传递

  此次参与调研回访的26位志愿者中,有4是为去年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困难家庭励志学生关爱工程”项目资助的大学生。

  据了解,2017年以来,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先后在粤东粤西粤北的清远、云浮、梅州、河源、湛江、韶关、汕头、潮州、揭阳、茂名、汕尾等地市和新疆喀什地区开展助学项目,激励困难学生用知识改变命运。截至2023年,困难家庭励志学生关爱工程项目累计资助困难励志学生4451人次,累计善款约1870.86万元。

  从“受助者”到“施助人”,4位志愿者都认为这种让爱传递的模式很有意义。日前,新快报记者对话了陈珊珊、谢芊芊两位前往清远连南、连山调研回访的志愿者。

  陈珊珊 是帮人也是帮己

  新快报:你是怎么申请助学资金的?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陈珊珊:去年我考上了大学。看到高中班群有消息说,困难家庭可以向基金会申请资助上大学,我就主动申请了,获得了5000元资助。我们家孩子多,这笔钱帮上了大忙,是我主要的生活费。

  新快报:这次调研回访,你为什么要主动申请?

  陈珊珊:我一直挺感谢基金会的帮助,所以看到有机会帮助别人,就想贡献一份力。参加这样的活动,是帮人也是帮己,作为一名大学生,要不断地锻炼自己、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新快报:在回访中哪件事令你印象深刻?

  陈珊珊:轩仔家对我触动很大。他们家有四个小孩,其中两个患了重度地贫,都做了手术。我本来想这样的家庭应该很沉闷,没想到他爸爸非常乐观,谈话时始终脸上带笑,跟孩子有互动,对未来生活也有计划。我感受到他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积极面对生活的父亲。

  新快报:让受助者再助人,你认为基金会这种方式怎么样?

  陈珊珊:非常好。这是正能量的传递,我想这些孩子以后也可能会再帮助其他人。下一次有类似的活动,只要有时间我一定会再报名。

  谢芊芊 带着感恩的心去回访

  新快报:你当时是怎么申请助学资金的?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谢芊芊:当时家里经济情况不太好,听亲戚说可以通过教育局向基金会申请资助,我就试了试,经过审核得到了基金会5000元的资助。这笔爱心款,是我一个学期的生活开销。

  新快报:这次调研回访,你为什么主动申请?

  谢芊芊:我是带着感恩的心去报名参与回访的。

  新快报:这次调研回访你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谢芊芊:我真切地感觉到了帮扶的意义,基金会帮助他们减轻了因重疾带来的家庭经济压力,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安慰、力量和信心。

  新快报:让受助者再助人,你认为基金会这种方式怎么样?

  谢芊芊:真的很好,这样可以帮助到很多人,可以让爱心“1+1>2”。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 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