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偿付能力承压 两家险企选择不赎回债券

来源:新快报     2024年03月05日        版次:A12    作者:

  新快报讯 记者林广豪报道 继百年人寿后,珠江人寿近日也宣布不行使债券赎回选择权。据了解,在资本补充热情高涨下,2023年保险次级债发行回暖。分析认为,当前中小保险经营压力较大,仍需防范次级债不赎回风险。

  2月28日,百年人寿公告,对其发行的20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券“19百年人寿”不行使赎回选择权。无独有偶,珠江人寿2月29日公告,对其2019年第一期资本补充债券“19珠江人寿01”不行使债券赎回选择权,发行总额为18亿元。

  记者梳理发现,上述两笔债券均为2019年发行,彼时票面利率是6.25%,公告均称未赎回部分债券利率为7.25%。

  国信证券金融研究团队指出,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是保险公司不赎回债券的直接原因。百年人寿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由2021年一季度的159.14%和146.93%下降至2023年一季度的102.59%和64.43%,接近监管“红线”(分别是100%和50%)。两家公司暂未披露后续偿付能力报告。该团队认为,负债端及资产端双向承压是包括百年人寿等中小险企偿付能力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

  从近几年来看,保险债选择不赎回并不少见。据国投证券分析师统计,截至今年1月,市场共发行180只保险公司债,其中具有“5+5”期限结构的次级债共157只,未如期赎回的保险债共11只,发行人涉及华夏人寿、太平洋人寿、天安人寿等。

  国投证券分析师表示,险企选择不赎回的原因各不相同,主要包括但不仅限于偿付能力承压、经营状况不佳、触发监管、融资成本变化等。

  WIND数据显示,除了前述债券,今年保险行业还有7笔信用债面临赎回。其中,中国人寿已宣布将于3月22日全额赎回“19中国人寿”;珠江人寿另有2笔资本补充债面临赎回选择权行使与否,发行规模共计13.5亿元;此外,发行人还有平安财险、中英人寿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偿二代二期”的施行导致行业偿付能力整体下行,险企近年纷纷通过资本补充债或永续债“补血”。从票面利率来看,去年发行的23笔信用债在3.34%-4.7%之间。

  国信证券金融研究团队表示,在保险公司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行业“马太效应”加剧,或加大中小保险公司经营压力。相较于头部险企,中小保险公司在负债成本、渠道优势、客户群体、品牌效应等方面存在诸多短板,因此预计未来行业格局或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