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潭镇六甲洞村彭屋组整合村内土地资源,由村经济联社进行统一托管,打造特色康养民宿项目。 |
■石潭镇联滘村委会水西村小组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后,便有青年返乡发展种植业。 |
■清新区积极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双季稻试点轮作项目,支持丝苗米现代化加工等基础设施建设。 |
■浸潭镇六甲洞村从生态环境优势入手,蹚出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乡村运营升级的独特道路。 |
清远市清新区探索乡村运营发展路径: 近年,清远市清新区依托打造1个试点镇、20个试点行政村、8个试点村小组积极探索乡村运营“清新路径”,鼓励各试点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尝试联合运营、委托运营、集体运营、个人运营等多元运营机制,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宜游则游的原则选定运营方向,强调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村民受益,回答好运营什么、谁来运营、怎么运营关键三题,将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推动乡村发展从“建设”向“运营”转变。 镇村联合成立运营公司 统筹下好“一盘棋” 在清新区乡村运营试点镇三坑镇,其引导镇内14个村经济联合社(占股99%)与清远市泓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占股1%)共同成立的清远联兴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成为了统筹盘活各村资源发展区域农业产业、做大做强镇域“农业+文旅”产业链的有力抓手。 三坑镇率先尝试的联合运营方式,也为石潭镇引导清远市清新区农经联商贸有限公司成立“打了样”。 此前,石潭镇出于统筹全镇农特产业“一盘棋”考虑,推动22个行政村的村经济联合社成立了清远市清新区兴村旺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23年12月,在清新区农业农村局支持下,石潭镇又推动清远市清新区兴村旺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占股51%)与清远市清新区钲潭贸易有限公司(占股49%)共同成立了清远市清新区农经联商贸有限公司(下称“商贸公司”),专注石潭特色农副产品、区“2420”和市“五大百亿”产品的购销服务、技术服务、托管服务以及乡村运营要素资源整合。 石潭镇农办工作人员介绍,除了积极发挥商贸公司作用外,石潭镇目前正着力推动丝苗米、蒲坑茶、石湖“一点红”番薯、石潭腐竹等特色产业发展,“我们因地制宜引导发动村民以多种方式参与种植,并正申请石潭蒲坑茶等地理产品标志,将以此为抓手打造石潭稻—茶—果整体品牌,拓展助农项目和品牌化建设,通过联合经营实现石潭优质农特产品的产储销一体化运营。”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石潭镇借力商贸公司的市场化运作优势,不断促进丝苗米、蒲坑茶、澳洲坚果等优质产业生产基地完善建设。虽然成立不到半年,该商贸公司已开始展现联合运营的销售优势,“截至3月中旬,贸易公司已经实现50多万元的销售额,并让22个村集体收到分红。” 强化企业带动 盘活资源利用 鼓励统筹全镇农特产品资源的同时,清新区也支持各试点村结合资源禀赋,积极尝试乡村运营路径探索。在石潭镇联滘村,丝苗米和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正不断“反哺”这片大地。 联滘村素有水稻种植传统,近年,该村引进了清远市农业农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农业企业开展特色农业种植。3月中旬,联滘村委会旁的工厂化育秧中心内,循环立体运动式育秧设备正“蓄势待发”,准备迎接春耕。 新快报记者从联滘村委会了解到,该村位于广东省跨县集群丝苗米产业园范围内,“我们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机遇做好基础设施提升,引进来一家企业后,就陆续吸引到更多企业。”石潭镇农办工作人员表示,得益于清新区在基础设施改善提升、乡村整体规划以及推动土地流转等环节的支持,镇里的乡村运营工作如期顺利展开。如今,随着清新区大力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加快丝苗米产业现代化发展,联滘村丝苗米产业正持续提质升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也带动着当地村民的就近就业和集体经济提升。 清新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提到,联滘村除了引进企业力量运营好土地资源外,还通过水西村小组探索个人运营模式。 水西村在2021年率先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后,便有返乡创业青年租用种植大棚发展特色蔬菜种植产业,还以家庭农场为依托和起点带动乡村旅游。近期,水西村又引入乡村运营公司玉瑶山庄,通过“三地活化”进一步利用和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大力打造农业主题公园。眼下,该村通过盘活石板街、民宿,利用联滘小学打造活态农耕博物馆等,正加快打造具有研学、亲子、科普、购物游憩、观赏、环境保护等功能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多元并存 整合资源凸显优势特色 同样是以土地资源为根基,浸潭镇六甲洞村则从生态环境优势入手,蹚出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乡村运营升级的独特道路。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六甲洞村委会下迳村小组结合“三块地”(农村承包地、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土地整治整合、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租出让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持续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在清新区农业农村局指导下探索委托运营路径。 在下迳村,村民们在基层党组织引领下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和成立乡村旅游经济合作社,组织村民整合全村土地1600多亩,通过村民筹资筹劳、整合涉农资金、乡贤捐资等形式自筹资金约900万元,建成了下迳小华山风景区,初步打造了集农业观光、民宿、汤泉康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度假区。如今,该价值已达5000万元的小华山景区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8万元租金收入及景区门票收益的10%分红。 无独有偶,去年,六甲洞村又推动该村整合彭屋村小组宅基地、林地、田地发展七十三家房客民宿项目,尝试集体运营模式。彭屋村还以民宿项目为平台助农销售本地特色农产品,并整合村内中医康养、推拿、针灸、牙科等资源为村民和游客提供特色康养和医疗等民生服务。三月春光好,六甲洞村小华山景区和七十三家吸引了大量游客,也由此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发展农家乐、采摘园、家庭农场等,带动村民发展产业。 清新区 乡村运营机制探索 三坑镇:统筹14个村经济联合社探索联合运营,带动发展桂花鱼、冠鲫等特色农业产业,实现集体经济增收54万元。 浸潭镇:六甲洞村彭屋组整合村内土地资源,由村经济联社进行统一托管,打造特色康养民宿项目,探索集体运营。 石潭镇:以蒲坑村为试点探索集体运营和以联滘水西村为试点探索个人运营,推动丝苗米、蒲坑茶、澳洲坚果三大核心农业产业发展。 太和镇:新洲村采用“集体+委托混合运营”模式,由村集体为主体整合土地约2000亩后委托清远市农业投资集团等公司发展水稻、冬种马铃薯和“太和三宝”种植,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太平镇:山心村委会采用“委托运营”模式直接委托红映谷研学农旅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山心红色农旅项目,实现清远市秦皇山红色研学基地对外运营,2024年2月入选“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禾云镇:东社村选定发展种植产业为运营方向,整合整治300多亩土地委托广东粤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展设施农业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采写: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