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为生病父亲奔波却得不到理解 深陷中年危机的她该怎么办?

来源:新快报     2024年09月27日        版次:A10    作者:徐绍娜

    

    

  专家:拿出做大“自我”的勇气,学习“知行合一”爱自己

  人到中年,老人生病,谁该担责?本期给心事咨询室来信的是一名女性,人到中年,面对父亲生病,她事无巨细尽孝尽责,却在满身疲倦回过神时发现:在她为父亲的病努力奔走和付出时,她的妹妹基本不参与;在她疲惫尝试诉苦时,父母只会劝她“别计较”……

  面对来信者的委屈和困惑,袁老师首先给了她“父母没有给的肯定”,同时引用弗洛伊德的人格模型和其自创的“爱的三步曲”理论,指出她在“行为”上已是超人,在“认知”上还在“向外索取爱”。他提醒来信者在照料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照料瘦小的“自我”,鼓励她拿出做大“自我”的勇气,向王阳明学习“知行合一”,爱自己、照顾好自己。

  来信

  治愈系袁老师您好:

  脑海里冒出许多问题想问,但还是决定先感慨一句:人到中年,最幸福的,便是上有老下有小。尽管无数次委屈地感慨“没完没了”,但是此刻结束了。

  我是家中的长姐,还有一位妹妹。三年前,我三十五岁,父亲患癌,妥妥的中年危机。雨天、晴天和阴天,医院、单位和家三点一线反复跑了又跑;看见过希望,也经历过夜里独自绝望哭泣。第二天笑容满面再继续,因为白天跑医院耽误的工作,只能熬夜加班完成。与此同时,孩子的教育、家务以及和医院沟通都在同步进行。一天天过去,等我满身疲倦回过神,我发现整个家的年轻人,除了我,都在正常上班与生活。关于陪诊和药费,我妹的原话是“钱要用来理财”,“生活还要继续”。我不敢拒绝,也不敢停下。因为我的努力,治疗从未间断,家里人信心满满,以至于父亲倒下前,他和母亲压根儿没想过会“治不好”。

  时间久了,一种深深的疲倦感萦绕着我。父母在治疗上特别依赖我,妹妹倒是二孩以及各种安排一点不耽误,动辄就以“没学医,不懂”不参与(我也没学医呀)。终究,父亲还是走了。直到最后急救,我妹一家终于出现。如今,她正在特别积极地帮助母亲统计财务相关的事宜。我看着她,特别陌生。从小到大,我成绩和工作都略胜我妹,“能者多劳”四个字在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尝试说服自己,其他人也在努力,但微乎其微。比如,一家药店买不到那味中药,其他人都到此为止,我却骑着电动车把附近小区药房都跑一趟,诸如此类的场景不胜枚举。我也尝试过诉苦,可是父母只会劝我“别计较”,苦水只能咽下。

  袁老师,父亲的离开,我已经事无巨细尽孝尽责,无憾了。父亲顾家,母亲主内;父亲生病前,我们家尚且和睦。这几天,母亲反复念叨,希望我和妹妹能够关系和睦。但我清楚,一切早已经破碎不堪。到底哪里变了?变了什么?为什么会是这幅情景?

  ——雨中燕

  回信

  亲爱的雨中燕,

  你好!

  感谢你的来信,从你的信中得知,我们是同龄人。作为姐姐,你有一个妹妹;我有一个哥哥,还有一个弟弟。我能理解你的委屈和疲惫。

  你说,“我也尝试过诉苦,可是父母只会劝我‘别计较’,苦水只能咽下。”你这封信也是在向我倾诉痛苦,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不会像你父母那样劝你“别计较”,也不会说“能者多劳”。我知道,你父母这样的回应,只会让你的内心更加苦涩。

  我想直接地表达你父母永远都不会跟你说的话,“你做得真的很棒,你既是一个好女儿,也是一个好姐姐;你的妹妹做得很不好,她既不是一个好女儿,也不是一个好妹妹。”

  你父亲患癌的三年里,作为好女儿和好姐姐的你,风雨无阻地“医院、单位和家三点一线反复跑了又跑”,耽误的工作熬夜加班去做,孩子的教育和家务也得继续操持。夜里独自绝望痛哭后,你继续笑容满面去应对新的第一天。同时,你也描述了一个非常有画面感的细节,“一家药店买不到那味中药,其他人都到此为止,我却骑着电动车把附近小区药房都跑一趟。”你感觉到,“父母在治疗上特别依赖我”。你是如此努力,不觉间你发现,“因为我的努力,治疗从未间断,家里人信心满满,以至于父亲倒下前他和母亲压根儿没想过会‘治不好’。”

  你做得真的很棒,我承认我做不到这种程度。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你的努力奔走和付出,你父亲可能会走得更早。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女超人,同时,我也看见了“能者多劳”的女超人背后的艰辛。你“满身疲倦”,你感叹“时间久了,一种深深的疲倦感萦绕着我”,“无数次委屈地感慨‘没完没了’。”

  在你“满身疲倦回过神”的时候,你发现“整个家的年轻人,除了我,都在正常上班与生活”。你妹妹基本不参与,“钱要用来理财”,“生活还要继续”和“没学医,不懂”都是她的原话。你父亲急救时,她才出现;等你父亲走了之后,她开始“特别积极地帮助母亲统计财务相关的事宜”。你尝试说服自己,“其他人也在努力,但微乎其微”,你尝试向父母诉苦,但诉苦无门。你气不打一处来,看着妹妹觉得“特别陌生”。如今,你说,“母亲反复念叨希望我和妹妹关系能够和睦,但我清楚,早已经破碎不堪。”最后,你连着发出了三声喟叹:“到底哪里变了?变了什么?为什么会是这幅情景?”

  你的确是一个好女儿和好姐姐。同时,我看见了一个“沙漏型”的你。弗洛伊德的人格模型很著名,包含本我、自我和超我。我提出的“爱的三步曲”理论也可以与弗洛伊德的人格模型一一对应:爱的第一步“缺爱同时向外索取爱”对应“本我”,爱的第二步“向内爱自己”对应“自我”,爱的第三步“放下自己去爱他人”对应“超我”。在你父亲患癌的三年里,你的“超我”“不敢停下”,几乎以一己之力支撑着父亲的治疗,像一个女超人在爱的第三步“放下自己去爱他人”。你用“行动”在爱你父母,也在爱你妹妹,因为你在帮你妹妹分担责任。这是我看见的“沙漏”的顶部的样子,一个庞大的“超我”。

  同时,我也看见了“沙漏”中部的样子,一个很瘦小的“自我”。你扮演着“好女儿”和“好姐姐”的角色,但你几乎忘了你还有一个角色就是“自己”。根据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的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做自己是需要“勇气”的。在你妹妹拒绝承担责任的时候,你说“我不敢拒绝,也不敢停下”。如果你有勇气的话,为了不让自己“满身疲倦”,你的“自我”是可以选择拒绝的。在弗洛伊德和阿德勒之后,维也纳第三心理学派的弗兰克尔认为,人即便在艰难的环境下,哪怕是纳粹集中营那样的环境,依然都是有选择的。你可以选择从超人的位置上下来,鼓起勇气去照顾“满身疲惫”的自己。如今的年轻人流行三个字“那咋了”;你休息一阵子,“那咋了”,天塌不下来。如果找不到你,你母亲自然会去找你妹妹,哪怕赶鸭子上架也会把她赶出来。残酷的现实是,你一直忘了照料“自我”这个角色,“自我”一直很瘦小。换言之,你对父母和妹妹都很好,但对自己很残酷,你没有爱自己。

  如果有强大的“自我”做支撑,“一家药店买不到那味中药,其他人都到此为止”的时候,你也可以选择“到此为止”。当然,你也可以“骑着电动车把附近小区药房都跑一趟”,但那也是出于“自我”的选择。当缺少了强大的“自我”做支撑时,“满身疲倦”的超人就坠入了“沙漏”底部庞大的“本我”。你的“本我”一直在“认知”上暗暗与你妹妹做比较,想要通过“胜”过你妹妹来获得父母的爱,这便是在爱的第一步“向外索取爱”。有心理学研究发现,“社会比较”消解了原本应有的幸福感。“到底哪里变了?”其实并没变,你说“从小到大,我成绩和工作都略胜我妹”。你扮演超人,不服输的妹妹就扮演跟你较劲的反派。

  “行为”上你是超人,“认知”上你在“向外索取爱”。怎么办呢?拿出做大“自我”的勇气,向王阳明学习“知行合一”。

  祝心如橄榄!

  袁杰老师

  2024年9月26日

  来信参与方式:

  1 点击以下链接:

  https://act.xkb.com.cn/s/F6IR2NOr

  2 邮箱:

  xkjy202208@163.com

  3 扫码参加:

  主办单位:广东新快报社

  协办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晴热线团队

  广东省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总队

  承办单位:新快报教育研究院

  ■策划:林波

  ■统筹:王娟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