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好的教育”创造“美好生活” 2020年07月06日 汤小静、张新标

  □汤小静 张新标

  

  十九大以来,“美好生活”成为高频词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在党中央擘画“美好生活”的目标清单里,“更好的教育”始终居于首位。无论是从“美好生活”的价值内涵、人本向度还是实践形态来看,“更好的教育”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什么是更好的教育?如何以更好的教育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是全社会应当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应当肩负的使命。

  “更好的教育”应内蕴于“美好生活”的价值之中。教育是第一民生,是美好生活的第一要务。“民生”不仅是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更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活动。教育不仅是创造美好生活重要、基础、关键的路径,也是美好生活重要、基础、关键的组成部分。更好的教育,才能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才能增强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才能为经济转型、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更好的教育”应凸显“美好生活”的人本向度。人是“美好生活”的终极价值取向。人的需要,就是“美好生活”的内在动力和衡量尺度。教育是通向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其价值就在于维持与增进人类的幸福,满足人对“自由”的想象与追求。人是“美好生活”的力量源泉,教育则是人的再生产。当前我国已形成世界最大教育规模,但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要实现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历史性跨越,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教育不只是增长个人才能的基本工具,对个人的道德形塑、文化交融、阶层流动、社会安全的构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更好的教育”要求回归育人为本的教育,推动覆盖家庭、社会的全方位教育改革,形成向立德树人回归的教育合力,结合变动了和正在变革中的当代世界及中国社会的现实,着眼于健康生命与健全人格养成,以灵动的整全性生命、丰盈性的精神世界以及健康高尚人格的养成,完成个体教育过程的意义建构。

  “更好的教育”应引领“美好生活”的生产实践。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教育场景随之变化,教育已非由学校单一完成。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应用现代技术助力教育和学习革命,使教育现代化与学习型社会有机融合,实现教育质量与学习素养的“教学相长”,从而达到教育提升生命品质的“初心”:培养人性之仁,帮助个体实现生命安适、提升生命的品质,并通过扩展与他人的生命联结而实现“大我”。同时,警惕“技术”与“教育”的二元对立,从教育本源着手,努力实现技术属性与教育属性的深度融合,使技术服务于教育,并将其置于社会大系统里进行整体构建,促进教育与技术、教育与实践的统一。

  “更好的教育”应夯实“美好生活”的道德基础。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也是教育伦理的首项原则。“更好的教育”要求以美好生活为价值旨归,在德性教育中生成人的本质,成就成人之道,完善主体德性,培育社会个体“自律与他律”的认知、体悟与省察,不断强化个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共享文明的历史语境和社会格局中共建、共治并共享美好生活。

  “更好的教育”应提升“美好生活”的获得感。美好生活属于人民,为人民所创造,并为人民所共享。要筑牢教育公平的底线,让教育资源向困难群体和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倾斜,逐步补齐教育短板,解决教育机会、资源不均衡的问题,阻断贫穷代际传递。要提高教育质量的上限,加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力度,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教育品质。要提高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和感受美好生活的精神素养,使人民在“共享发展、包容差异、多样共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成长为主动担责、同舟共济、相濡以沫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唤醒受教育者的人类本性及作为全球公民的责任意识,培育受教育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的主流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作者简介】汤小静,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博士;张新标,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